口岸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9 06:59 来源: 经济日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近日发布《国家口岸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全国将有95个新开和扩大开放口岸项目列入该规划——
2011年,有97万台笔记本电脑、20万台显示器通过重庆铁路口岸运向欧洲市场。不过,在重庆市口岸办副主任王济光看来,这个全程11179公里,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6国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基地的生命线,更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通道。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各地对于口岸开放的热情也日趋高涨。”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福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口岸作为一个地区对外贸易以及国际交往的必经通道,是通往国际市场的便捷渠道,随着我国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口岸在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两种资源融合互动中,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跳出口岸看“口岸”
“经济发展越快,对口岸开放的需求就越大,依赖就越强。”湖北省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豹对此体会深刻。
2011年,宜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近三成,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位居全省第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宜昌带来了不少“烦恼”:“经济上去了,口岸发展脱节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宋文豹举例说,宜昌航空口岸所在的三峡机场属内陆支线机场,目前只对中国籍飞机开放,国内航空公司运力投放十分有限,已无法满足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要求。
“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宜昌航空口岸对外开放的申请,希望国内外航空公司的飞机都能在此进出,这无疑将增加宜昌对外交往的空中运输能力。”宋文豹说。
许多沿海地区及欠发达地区对口岸开放均有着强烈的发展诉求。截至目前,我国共有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口岸284个,其中沿海地区146个、沿边地区111个、内陆地区27个。
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沿海水运口岸集中分布,各省(区、市)中心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空运口岸基本覆盖,沿边陆运口岸多点坐落”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口岸开放格局,但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海岸线、边境线长,周边毗邻国家多,无论是口岸的开放规模,还是口岸的通行能力,现有的开放口岸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据了解,在《国家口岸发展规划(2011—2015年)》编制期间,全国各地共提出207个新开或扩大开放口岸的申请,而最终经过论证列入规划的只有95个,比例不到46%。
“外向度高的地区,希望通过开设新口岸、扩大口岸开放,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而欠发达地区,也希望通过设立口岸,培育外贸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口岸办口岸一处处长钦明炜告诉记者。
“不过,口岸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科学设置口岸布点,优化口岸布局,使口岸资源投入发挥出应有的效益。”钦明炜同时强调。
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被动开放到主动谋划,从沿海沿边到内陆地区,从重数量规模到重科学布局规划,口岸开放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口岸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赵福地说,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海岸线资源开发力度增大,新建港口码头增多,一批沿海岸线分布的外向型高新产业区和经济带逐步打造成型;在沿边地区,向北、向西、向西南开放势头强劲;在内陆地区,长江干流黄金水道利用能力不断提升,一些外向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区域经济外向度高了,自然也给口岸发展创造了条件,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
口岸面临新课题
“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口岸发展也到了新一轮管理资源重新整合的时候了。如果不能科学整合,就会滞后甚至阻碍经济的发展。这是口岸发展需要面临的新课题。”赵福地对记者说。
这样的判断来自于国家口岸办去年以来一系列的密集调研。“每到一地,我们总能听到在地方口岸工作的同志抱怨:‘实在忙不过来了!’为什么忙不过来?实际上就是因为口岸管理理念、方法以及配套措施都已经落后了。口岸发展不可能在人力物力上无限制投入,而是更需要在管理机制、运行模式、调控手段上有所创新。”赵福地说。
据统计,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97万亿美元、进出口货物29.46亿吨、进出境人员3.86亿人次、进出境运输工具3005万辆(艘、列、架)次,分别较2005年增长109.15%、38.9%、24.12%和5.8%。在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口岸通关能力不足与口岸运量持续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一些开放较早的口岸在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和改造,以及查验人员编制的配备上滞后于口岸业务的增速,个别地方还存在片面追求口岸开放数量、忽视口岸运行质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口岸通行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口岸多部门管理的性质决定了口岸工作的整体性和联动性。据悉,口岸管理涉及海关、出入境边防检查、出入境检验检疫和海事等多个部门,每个环节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口岸的通行情况,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较好地实现口岸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对于前者,国家及地方各级口岸管理部门将从布局优化、设施改造和动态管理上加以提升。“具体来说,就是扩大沿海地区开放,加快沿边地区开放,促进内陆地区开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口岸退出机制,推进口岸资源的优化整合。”国家口岸办副主任白石说。
据悉,“十二五”时期,国家口岸办将对运行不达标、功能退减或布局不合理的口岸,进行必要的整合;按照转新开、并入临近一类口岸和撤销3种办法,继续对原二类口岸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对云南、广西等省区边民通道提出规范管理的方案和意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推动落实。
对于后者,则从完善口岸工作联络协调机制、强化口岸协作配合的角度加以破题,旨在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今年5月24日,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合作的“三个一”通关模式试点在广州南沙正式启动,这是继海关、质检部门全面实行旅检通道“一机两屏”查验方式之后,口岸查验部门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贸易便利的又一重要举措。
“口岸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后,企业录入数据从169项缩减到105项,通关时间节省了一半,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景深说。
“强化口岸管理职能,意味着对海关、质检、边检等口岸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促进。”赵福地表示,当前我国口岸的查验机构设置、运行模式、通关效率等与发达国家的口岸相比仍有差距,只有切实推动口岸通关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口岸发展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