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6月20日机构研报精华摘要(2)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0 14:28 来源: 一财网

  6月20日机构研报精华摘要(2)

  *东兴证券:北陆药业销售渠道下沉产品丰富有望迎业绩拐点

  北陆药业(300016.SZ)2009年营销人员为60人左右,2011年公司对比剂销售人员增加至110人。2012年九味真心颗粒营销人员将达到40人,对比剂营销人员达到150人,公司将继续在销售上加大投入,费用率短期看有可能继续维持高位,但随着公司对比剂产品规模的逐步放大,费用率有望呈现下降趋势。

  国内增强扫描使用比率大约为18%左右,与国外40%的使用率差距较大。综合影像设备市场的增长以及增强扫描应用的增加,国内对比剂行业增速在20%左右。公司在对比剂行业中市场份额约为8%,产品主要是CT对比剂碘海醇、MRI对比剂钆喷酸葡胺。公司2011年销售额约1.2亿,市场份额约为7%左右。钆喷酸葡胺生产厂家有3家,公司销售额约为0.6亿元,市场份额约为40%左右。

  随着新产品钆贝葡胺、碘帕醇、碘克沙醇注射液获批上市,公司营销体系建设以及渠道下沉,对比剂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对比剂销售快速增长,规模效应将显现,费用率有望迎来拐点。

  *中金公司:资金面短期重新趋紧

  由于季末理财产品回表导致融资需求上升,同时银行拆出资金的意愿也出现下降,回购利率在6月下旬仍将进一步上升,7天回购利率有望回升至3%附近,局部时点可能上行至3%以上。上周正回购利率降幅低于存款基准利率降幅,如果本周不继续下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回购利率的下行。前瞻性地看,6月末存款的大规模增长、7月财政存款的增加以及公开市场较低的到期量会使得7月份资金面进一步趋紧,因此7月央行再度下调法定比率的可能性较大。

  *华宝证券:新项目顺利进展未来两年金龙机电业绩将腾飞

  金龙机电(300032.SZ)从传统单价较低的微特电机业务逐步向单价较高的触摸屏、盖板玻璃、CCM摄像模组和VCM马达业务发展。

  公司盖板玻璃项目今年9月一期月产300万片项目将达产,全部销售给三星。今年12月二期月产300万片项目将达产。公司采用韩国进宇自动化生产线,预期良率将达80%,远高于同行60%的平均值,所需工人少,成本将极具优势。预期2013年盖板玻璃业务将给公司带来1.2亿以上的净利润.

  公司投产建设的年产1500万片触摸屏项目已经达产,主要用于平板电脑上,目前月出货量10万片左右。未来有望逐步起量,触摸屏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有较快的增长.

  公司投资建设年产3000万只VCM马达的生产线,在行业性缺货的背景下,该项目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13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4亿元。公司CCM模组已经完成研发和试制,由于单价远高于公司传统产品,未来如能突破大客户,公司业绩有超预期增长的可能。

  *东兴证券:恒顺电气投资领域亮点不断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恒顺电气(300208.SZ)是高压领域优秀的电能质量管理企业,主要产品覆盖3kv-110kv电压领域。公司技术实力突出,MCR型SVC电压等级可以达到110kv,为业内最高,SVG产品已经研制成功,预计产品销售即将实现突破。另外,公司是高压滤波行业的领先企业,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

  2011年12月9日,公司公告称,拟使用超募资金中的4200万元增资全资子公司恒顺节能用于腾达西北铁合金矿热炉余热发电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本项目将建设装机容量为6MW12MW纯中低温余热电站,建设期为8个月,建成后运营期为5年,在运营期内双方将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腾达铁合金项目将显著增厚公司2012年业绩。

  在努力做好电能质量产品业务的基础上,公司逐步拓展业务领域,未来投资业务将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在余热发电领域已经实现突破,同时,公司已中标印尼火电站项目,预计该项目自2014年起将大幅增厚公司业绩。

  *东莞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外需不振还看内需支撑

  纺织服装行业经营环境严峻。国内外棉价倒挂现象加剧,产品国际竞争力被削弱。截至2012年5月31日,国际市场棉价CotlookA(FE)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3116元/吨,报价低于同期国内328级棉花价格5615元/吨。国内外棉价持续大幅度倒挂,国内纺织企业被迫使用全球最高价格的棉花,其原料成本明显被推高,这势必会削弱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纺织主要用化纤价格持续弱势走势反映下游需求疲弱。

  出口增速同比大幅下降,行业出口下行压力大。从今年召开的第111届广交会的成交情况来看,纺织企业普遍反应出口成交不佳,成交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而且中短期订单占比接近九成,低端订单外流趋势明显。内销增速不断减缓。由于行业市场需求不旺,内需与外需均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导致行业内企业普遍存在订单不足、产品价格提升较难、库存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在行业需求无复苏迹象之前,在内需增速下降背景下,立足国内市场、能够实现持续健康成长的品牌服饰商有望获得良好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