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三板考验券商市场化实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1 01:2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今后我哪儿也不去了,就扎根北京。”近日,获悉证监会推出《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后,一位券商代办股份转让部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他打算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即将在北京推出的“新三板”交易所,暂时无法顾及区域性的场外市场。

  上述文件意味着股东人数超过200人、但是不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正式获得准生证,为其提供股票公开转让服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新三板”)也由此扫清了障碍。这个市场将为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方面耕耘多年、市场化程度更高的证券公司提供一个崭新的业务领域;而依靠政府关系、股东背景承揽大型项目的证券公司势必再次黯然无光。

  就在今年年初,上述人士和他的很多同行还都很悲观——原本以为去年就能实施的“新三板”扩容,却一直没有新的消息,这让他们产生疑惑——到底“新三板”还搞不搞了?

  现在,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监管层对于场外市场的整体思路已经非常清晰: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新三板”试点的基础上打造全国性的场外市场,为非上市公众公司服务;区域性的场外市场也允许其合法和规范发展,但是服务范围限定为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的非公众公司;此外,券商还可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优势,为企业和投资者牵线搭桥,发展更个性的柜台市场服务,为场外市场的前两个层次“拾遗补漏”。

  至少在初期,扩容后的“新三板”一定是那些“会吃市场饭”的券商主攻的方向。

  主板和创业板的IPO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券商都在争夺日益稀少的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一大批质地稍次的企业却如同鸡肋,上市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拿着这样的项目很有可能白白占用公司资源而不产生收益,但是放弃掉又可能意味着失去潜在的客户。“新三板”恰巧填补了这样的空白,券商可以将那些暂时上市把握并不那么大的企业推荐到“新三板”挂牌,同时提供做市商、定向融资等服务,一方面产生新的业务量,另一方面也为将来冲刺IPO奠定客户基础。

  两类券商将很有可能在“新三板”的大考中胜出。一是较早涉足“新三板”试点,并坚持下来的证券公司。这些券商除了申银万国之外,大多在IPO领域没有竞争实力,只能退到一个相对边缘的市场埋头苦干。虽然其综合实力较弱,但是得益于多年的业绩积累和在地方上的项目资源积累,将很快适应扩容后的“新三板”。

  申银万国很有可能在“新三板”扩容后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即使在试点期间的不利条件下,申银万国仍然保持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融资家数最多的纪录。

  二是在中小企业IPO业务上建树颇多的华南券商。这些公司拥有众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IPO资源,上市项目多,没有通过发审会的、没有通过公司内部审核的和培育中的项目更多。以“新三板”上市门槛和成本之低,客户说服工作应该不难。国信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此前就向媒体透露,该公司手中有超过100个适合“新三板”挂牌的项目。

  近年来,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了传统依靠大项目的券业“贵族”日薄西山、华南券商凭借中小项目崛起之外,近期中小企业私募债再次显示出区域性券商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场外市场则将是下一个分水岭,尽管暂时贡献不了太多的真金白银,但是长期来看,它一定将是那些市场化能力强的证券公司脱颖而出的舞台。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编者按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