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传奇不止步上海通用奇迹背后的原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1 05:39 来源: 成都商报“你没有把握中国的机会,你就会失去未来。”包括约翰·史密斯、瓦格纳在内的每一任通用高层都对这一通用汽车在华的杰作惊叹不已。
在迈入下一个15年之际,上海通用已经蓄势启动新航程,重新布局的产品计划、齐头并进的三大品牌和坚实的国际化步伐,上海通用已经做好制度创新、研发先导和市场优先等全方面准备。这是上海通用前15年屹立潮头的基石,也是迈向未来的原动力。
从15年之前的浦东金桥开发区荒地上打下第一根桩起步,到如今遍布全国四大生产基地、近600万辆的累计产销、创下令人瞩目的“上海通用速度”、“上海通用奇迹”的汽车合资企业翘楚,2012年6月12日,上海通用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
15年不长,但在中国这样的时代足以造就许多奇迹。每次呼吸之间就会下线一辆新车,每一秒间就会让销售曲线上扬一点点。从2001年开始,持续十年左右的汽车黄金时代,从10年之前不到200万辆到今年近2000万辆,推动这股成长的力量,一方面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老百姓对汽车社会和汽车文明的孜孜追求,更是无数璀璨的汽车企业百舸争流的强大推力。毫无疑问,上海通用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
身为中美最大的合资企业和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企业,15年来,上海通用汽车一直用速度创造神话,用规模创造奇迹,用效益创造辉煌,在产品与品牌、体系能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社会贡献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蓄了全方位的优势。
开创性的“上海通用合资模式”;“赛欧10万元家轿”和别克“心静 思远”的品牌精髓背后的营销案例;绿动未来的前瞻性企业战略,从首任总经理胡茂元、随后的陈虹、丁磊到如今的叶永明,他们缔造了一个后来居上的“上海通用奇迹”,也留下一段无法企及的传奇。
>> 确立全体系竞争力
自1997年组建之始,上海通用坚持合资公司利益至上的企业战略,迅速实现中外合资双方的融合。
在经营理念上,上海通用汽车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解读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推出“多品牌全系列”的产品战略;在未来战略上,上海通用从2008年开始推出“绿动未来”战略,以环保和节能为己任,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
合资15年以来,上海通用不仅成为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快速融合的典范,而且建成了制造水平、现场工艺、品质管理、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业内公认最优的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最佳的销售渠道等全体系竞争力。
创业之初,上海通用汽车仅用了23个月建成世界级汽车制造厂,并迎来第一辆别克的下线,而且在1998年投产的首年里就实现了销售额52亿美元,利润1.64亿美元的纪录,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奇迹。
2002年,上海通用汽车开创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兼并重组新模式,建立烟台东岳基地;2004年8月,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成为第三个整车生产基地。从上海到烟台再到沈阳,上海通用汽车的精益生产体系在成功延伸;2012年6月,上海通用汽车第四大生产基地在武汉江夏奠基,成为进一步开拓中西部地区市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使上海通用汽车从沿海向内地延伸的全国生产基地的布局更加完善。
2008年1月,上海通用汽车在业内率先提出“绿动未来”战略,成为国内第一家全面绿色转型的汽车企业。创新提出“绿动未来”战略,这不仅是一个始终以社会责任为先的企业的未来战略,亦是以环保、绿色发展为己任,为上海通用赢得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绿色车型已经成为市场表现支柱,占企业总销量的比例高达72.5%,引领中国汽车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合资的基准
在上海通用汽车成立之初,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就达成了“4S合作理念”和“以上海通用利益为先”的原则,并成为上海通用各项决策的最高原则。“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不仅为企业在发展早期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始终贯穿上海通用汽车15年的发展历程。
1995年,当上汽集团、通用合作项目签署后,如何成功运转一个中外双方股比都是50%的合资企业成为摆在项目负责人胡茂元面前的难题。
中外合资企业中普遍存在中外双方自利的行为,不断发生矛盾冲突以致出现严重影响管理效率的现象,上汽通用合作之初也是如此。所以,双方总结出了一套强化合资企业独立性的合作原则。从谈判期间开始,上海通用合资双方提出“合资公司利益是最高利益”的原则。
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两家母公司给予上海通用汽车充分授权和支持,向合资企业敞开全球品牌、产品、技术资源和本土人才、渠道资源。在双方母公司的支持下,上海通用汽车能够根据国情特色,顺利走上自我主导、创新发展的道路,在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得以贯彻“以市场为中心”和“以SGM利益为先”的原则,为中国合资企业树立了典范。
15年来的发展,上海通用还成功对双方母公司实施反哺,成立不久,上海通用就实现盈利,时任通用董事长史密斯也高兴地说:“我们把美国通用的管理和技术带到了上海通用,我们还要把上海通用的建设速度带回美国!”
>>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依托两个强大的母公司支持,上海通用15年来始终屹立在中国车市的潮头,2005年,在上海通用成立的第八年,上海通用销量成功登顶,2006和2007年销量又实现快速增长,维持领先地位。2010年和2011年,在2008年和2009年短暂回调之后,上海通用重回榜首之位。
从创业之初就开始确立合资模式标准,全面导入全球同步、国内领先的研发、制造以及销售渠道与服务标准,结合中国市场的现状与需求,上海通用如今在诸多领域遥遥领先同行,而且正在迈向更高的舞台。
15年来,上海通用携手泛亚,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走本土自主开发之路;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地参与通用全球平台产品的同步开发,或在设计早期输入“中国需求”,并凭借自己的工程强项参与全球产品项目的国际分工,标志产品包括新君威、新君越、科鲁兹等。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泛亚不仅发展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研发机构,而且已成为通用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
2012年4月16日,上海通用汽车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与澳洲霍顿公司(Holden)签署了设计与工程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澳洲霍顿(Holden)将会专门组建一支富有经验的设计与工程团队服务于泛亚,这将使泛亚在主导开发上海通用汽车后续新产品过程中,充分利用Holden的设计及工程优势资源,更好地满足上海通用汽车新产品开发的需求,保持产品市场竞争力。与通用汽车澳洲霍顿公司的合作将使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更好地融入通用全球设计与工程开发体系,有利于提升泛亚设计与工程开发能力,并培养国际化人才,开拓国际化视野,同时也是泛亚整合通用全球设计与工程开发资源的有益尝试。
在提升研发能力的同时,泛亚还培养了实力雄厚的本土研发工程人才队伍,并拥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硬件研发设施,包括车辆安全试验室、整车热力学风洞、愿景可视化中心、噪声振动试验室等等。这不仅为上海通用的快速成长提供了鼎力支持,更是上海通用抢占未来市场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泛亚目前拥有2600多名工程设计人员,其中97%为本土人才。正是依托这些本土培养的汽车人才,泛亚正积极地投入到通用汽车全球项目和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本土研发项目中去。(严旭)
记者评论
十五载,我是大路
很多年前,我在大学的周末影院看《廊桥遗梦》。主人公罗伯特·金凯驾驶着一辆雪佛兰小卡车四处游荡。他说:“我是大路,我是远游客,我是所有下海的船。”我被这句话深深打动。很多年过去了,总有一条通往天际的大路不时闪现在我闲暇时的脑海中。
大学毕业十多年来,因为工作缘故,我有幸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在或狂飙激进,或浅草缓行,或盘整下挫的不同历史阶段,能够真正冠之于“中国汽车产业引领者”的企业非上海通用莫属。
6月11日,上海通用第600万辆整车下线,以此标志着这家合资车企走过了15载春秋。在沉甸甸的600万辆背后,上海通用披荆斩棘开辟的那条“大路”清晰可见。
在所有合资车企中,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中外双方股权相等前提下的争执和内耗。至今为止,经历考验并运行流畅的,上海通用是唯一的一家。从1997年建厂初期确立的“以上海通用利益为先”的原则成为各项决策的最高标准。以此作为这条“大路”的路基,上海通用在多次高管履新和市场波动中,保持了决策效果和效率的不变形。
路基至上,上海通用的体系创新能力一直都是其他企业竞相学习的对象。从1999年第一辆别克新世纪销售至今,上海通用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26大系列的产品矩阵,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细分市场。
在传承中不断突破,在理念上永远站在时代精神的前沿。上海通用的15年是不断革新的15年。它的种种引领行业先河的举措为汽车这个传统的装备产业增加了技术含金量,尤其是在理念创新上摒弃了一味的“拿来”,形成了“上海通用式”的体系创新力。
站在上海通用的这条“大路”上,审视15载春秋的得失,或许我们能够得到一点启迪。(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