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推动IMF份额改革志在长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2 01:5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在本次墨西哥G20峰会上,中国承诺给IMF注资430亿美元,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是“花冤枉钱”,但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次增资实际上是纠正两大不匹配:一个是权利和义务的不匹配;另一个是新兴经济体对国际经济乃至IMF的贡献,与IMF最新改革的不匹配,中国推动IMF份额改革志在长远。

   按照通常情况,IMF成员份额是基于各国GDP、经常收支、外汇储备等经济指标来计算分配的。成员国需要根据成员份额向IMF缴纳资金,同时也获得相应比例的投票权、资金使用权以及IMF发行的国际货币特别提款权。

   一直以来,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着重大的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由“西”向“东”转移,权利并没有发生相应的转移,造成权利与义务匹配的失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最近五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其中金砖四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10年,随着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阵营,2010年五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

   近些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正在冲击原有的制度架构,现在中国等新兴国家提出要实行IMF份额的改革,也是希望IMF践行在2010年首尔峰会上所作出的承诺。2010年,G20会议同意对IMF现有的份额进行全面评估,也达成了协议,提出中国的份额从原来的3.72%提升到6.39%,投票权也由原来的3.65%提升到6%左右,成为第三大份额国。现在,中国希望能够履行当时的承诺,也希望推动IMF自身改革的进程。

   另外,从IMF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积极性,因为出让份额不失为摆脱财务融资困境的一种出路。IMF的基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普通资金和借款。普通资金包括成员国认缴的份额以及运用这部分资金所产生的未分配净收入。这些年来,随着传统西方大国经济实力的下降,IMF出现了资金难以满足潜在需求的情况,特别是欧债危机以来,IMF一直奔走于各国为解决欧债危机“化缘”,如今,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既能给IMF增资,又能为欧债危机储备后需救助资金,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次IMF增资,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却“一毛未拔”。一方面,是“不能”——美国自身财务能力和基金状况捉襟见肘。从美国自身的债务情况来看,2012年财政赤字有可能达到1.3万亿左右,连续四年突破万亿,而它自身的公共债务规模也达到了100%左右,债务前景恶化。同时,在下半年,很多前期的刺激性政策特别是减税政策到期,也面临着如何进行财政紧缩的困境。

   另一方面,是“不愿”——美国不愿意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造,而只想搞些“小修小补”的工作。美国有两条底线不可逾越:一是任何国家不得削弱美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控制权;二是任何改革建议不得动摇美元的支柱地位。因为美国不希望触及自身的核心利益,对这次IMF的改革并不是太积极。

   即便如此,美国还是把持着IMF和世行的制度红利,美国具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一股独大。美国16%左右的投票份额和话语权,实际上是能对所有的IMF金融决策和代表权进行一票否决。因此,新兴经济体国家话语权难以在短期内出现大的提升,打破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制度霸权道路依旧漫长。国际金融体系除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还涉及到国际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体系,国际流动性的创造和分配、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国际货币金融政策协调等各种制度框架,这些改革都会更加艰难。

   不过,从长期来看,改革进程的推进和权力的转移是历史的大趋势。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如美、欧、英、日四大经济体都被债务缠身,2010年主权债务的总规模已经达到84万亿美元,为GDP的2.4倍。从全球的债务分布来看,前十位都是发达经济体,所以未来发达经济体在整个全球经济当中,乃至全球治理当中的影响力,可能会有所下降。新兴经济体的优势是,外汇储备余额相对较高,资金比较充裕,新兴经济体整体处于上升的趋势,未来这种权力的移交是必然的。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霸权是影响深远的,在权力交接的过程当中,这种治理权和指导权的博弈一定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新兴经济体要立足长远,一步一步来,现在的一小步可能是未来的一大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