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追寻一名理论工作者的魅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4 05:59 来源: 经济日报

   6月14日,中央军委追授严高鸿“模范理论工作者”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隆重举行。

   同一天,在学院的教员办公楼前,矗立起一尊2.8米的花岗岩雕像,社会各界1300多名代表参加揭幕仪式。这是继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等8位人民军队英模人物雕像之后,树起的又一座“精神图腾”。

   雕像的主人公,是学院学报原主编、博士生导师严高鸿教授。

   2010年12月18日,在学院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严高鸿突发心脏病,坐在评委席上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

   有人说,严高鸿以这种方式告别,是偶然更是必然。在怀念严高鸿的日子里,很多人回忆起了那些倒在严高鸿之前的老师们——

   滕云起教授,弥留之际还惦记着自己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专著,告诉他专著问世后,昏迷许久的他竟露出了孩子般的笑意;

   苟家喜教授,患晚期肺癌,病床上还要求女儿把研究生李晓燕的学位论文《论农村股份制经济》一字一句读给他听,参加完这篇论文答辩后数小时,他便与世长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遗憾而去。即使只剩下最后一滴血,也要把它洒在教学岗位上。”徐学旺教授生前说过的这句话,成了他生命的写照……

   严高鸿是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群体的一个缩影。在追求真理、传播真理的阵地上,像红烛燃尽自己,蜡炬成灰。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经典原著导读》,是严高鸿生前与汪维钧教授一起承担的教学任务。严高鸿生前讲了两课,他去世后,给汪维钧留下厚厚一份讲义。

   翻开这份讲义,汪维钧不由感慨,“高鸿一节课要讲4篇原著,高度概括,如此精准,这是把他毕生研究所得的精髓传授给了学员啊!”

   2011年3月的一天,汪维钧走上讲台。正式讲课之前,他对学员们说了这样一段话:“当我接过高鸿教授的讲义时,我明白,我不仅仅要讲他没有讲完的课,更意味着我要接过他的担子……”

   在院长蒋乾麟、政委程建国看来,严高鸿没有上完的“课”还有许多,在学院培养新一代合格军队政工人才的路上,许许多多后人在追随着他……

   去年6月,学院党委研究决定,设立严高鸿基金。9月10日教师节,学院颁发了首届“严高鸿奖”。今年“五四”青年节,颁发了首届“严高鸿奖学金”。

   获奖当天,首届“严高鸿奖”获得者刘正斌教授从5万元奖金中捐出2万元,返还严高鸿基金。这位正在撰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历史担当》的教授说,“见贤思齐,我知道应该怎样做!”

   走进学院研究生学员七队,学员们把严高鸿生前的经典话语制作成书签,上面写着:“追求真理的过程之美,远远甚于真理本身”,“时间是一维的”……

   学员们对严高鸿的思念,远远超越了尊师的传统内涵。这是为什么?

   翻阅学员队《学习严高鸿精神承诺书》,其中一句诗歌似乎道出了答案:“苔花如米粒,也学牡丹开”。

   严高鸿的研究生徐军说,“我理解,当严老师走向生命的余晖,他最大的愿望,是身后站起具有创造和超越能力的一代新人。”

   “学严高鸿精神,做严高鸿传人”。近年来,学院先后有5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走进社区宣讲千余场,25名研究生学员被南京市聘为宣讲员。南京市领导评价说,“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活动,已成为和谐南京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