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谁是最可爱的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5 01: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王蕾

  如果在前来观赛的观众中,有人向你抗议邻座男子手拉手的行为,导致他们观赛情绪受到影响,你将如何处理?你是让抗议的观众不要对同性恋者这么神经过敏然后走开,还是想让所有观众都能平等地享受美好时光?你是叫停那两位牵手的男子,还是向抗议者解释来观赛的人非常多元化,这里有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

  如果有人向你询问厕所在哪里,而那个人看上去性别难辨,你如何指引?你是突然觉得尴尬回答不知道,还是将男女厕所和残疾人厕所的位置一一告知?或者礼貌地问需要男厕所还是女厕所?

  不要以为这是最尴尬的问题,请看下面。

  如果你首次向其他志愿者介绍远处一群人中的一位黑人志愿者的情况,你如何描述他的外貌?会指出是黑皮肤的那个人吗?还是会描绘说,就是那个有点像运动员的人?

  如果有一名男子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的残疾女子向你询问事宜,而她的声音很轻,表达又模糊,导致你无法听清楚或者明白她说的,你会转向推轮椅的男子来确认她的问题吗?

  如果你接到上级通知,需要将一些内容和强度不同的任务分配给团队中的志愿者们,而其中有一位志愿者的年龄比任何其他人都要大很多,你会给这位“长者”特殊待遇吗?

  以上这些,或许对许多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情景,但在伦敦奥运会志愿者们那里,却有可能成为“地雷阵”。因为这些被视为极其敏感的问题,容易造成“政治不正确”而被抗议,甚至可能因“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残疾歧视”、“年龄歧视”、“宗教歧视”等“罪名”遭到起诉。因此,这些问题便很自然地被设计在了伦敦奥运会志愿者培训项目“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板块中,无论来自世界哪个角落的志愿者们,都必须对此“小心谨慎”,否则很难说不会惹上麻烦。

  社交网络“禁令”,也是伦敦奥运会志愿者必须特别“严正以待”的。按照伦敦奥组委发布的规定,志愿者们不能在包括Facebook、Twitter、私人blog等社交网站上发布他们的具体任务、所处地理位置及与体育名将、明星、权贵人物等细节相关的文字、照片和影音录像等,也不能擅自接受自己所在的当地媒体的采访“报料”,更不能未经伦敦奥组委同意,擅自发布任何声明。事实上,志愿者的社交脉络被奥组委统一严格监管着。

  此次伦敦奥运会已选定了7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他们被称为“Games Maker”(奥运制造者);他们必须能够在奥运会或残奥会期间,总共提供至少10天的服务;他们都经过了严格“政审”,必须参加3天以上培训;普通志愿者们的主要任务包括机场迎候、查票、导路、驾驶、分发比赛成绩单等;专家志愿者则会工作于医护、兴奋剂检测和其他与技术相关的岗位中。

  按规定,志愿者们工作期间的住宿费用是自付的,而且还得自己找房。有志愿者反映,在伦敦“一房难求”,而且极贵无比,可能不得不“自动下岗”。据英国媒体报道,还有志愿者因须倒班,又无法解决凌晨回家的交通问题,从而被迫“主动下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