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富民与强省同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4:39 来源: 经济日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川西藏区、大小凉山片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曾经是四川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全省176个县有扶贫任务,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为1356.76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60%。
近年来,四川省对民生和扶贫的投入年年加码,2012年“十大民生工程”计划总投资1080亿元,同比增长28.6%。
加大民生投入收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实现了富民与强省同步的和谐发展。最近5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缩小了5.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缩小了7.2个百分点。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联动、城乡一体发展。”四川省委的这一战略构想,如今已结出硕果累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的跨越发展正成为四川经济腾飞的一个个新增长点。
“富民为要”:产业扶贫见成效
细看四川省地图,它就像一块厚实的盾牌屏立于祖国的大西南,饱经风雨而历久弥坚。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的发展基础受到了严重损害,如何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重建家园?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灾后重建民生为先,加快发展富民为要”的16字工作方针。
如今,踏进震中的映秀镇,看到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房舍矗立江边,一条条宽阔的大道连通南北……川流不息的游人在悼念遇难同胞的同时,也给景色秀美的“西羌门户”带来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契机。
在地震中失去了哥哥及外婆的沈秀娟,经过政府培训后在地震遗址当起了导游。每每讲到动情处时,她都会潸然泪下,“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要是哥哥和外婆还在该多好!”
“饮水思源铭党恩,感恩奋进创辉煌。”灾区人民与援建单位同心协力谱写了一曲华美的灾后重建篇章。重建后的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城乡布局全面优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实现了整体性跨越。老百姓“家家有房住、户户能就业、人人有保障”,20万因灾失地农民“洗脚上岸”,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那层层叠叠的天然屏障,曾经为保存红色革命力量立下过不朽功勋,但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却一度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障碍。四川实施“四大片区”连片扶贫开发之后,革命老区的民生状况现已得到根本扭转。
有“红区第一村”之称的通江县王坪村,曾经是灰头土脸的“赤贫村”,现在铺上了平整的石板路,配上了整洁的卫生室,建起了现代化的小学……信步村中大道,俨然进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小城镇。
通江县扶贫开发实现了村村都有1至2个致富产业,初步建成茶叶、干果、食用菌等3个特色产业带。2009年以来,全县完成土地开发4000亩,新植茶园23000亩、核桃1900亩,培训农民14000人次,当地农民年均增收550元以上。记者走访农户时看到,村民家家户户都在醒目处插上五星红旗,以此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今年,四川省安排专项财政扶贫资金6.7亿元,启动连片扶贫开发片区75个,涉及19个市(州)64个县,连片扶贫开发已经到了全面推进阶段。
红原县安曲乡下哈拉玛村村民甲洛一家,从前长年住在牧场,“雨里来雪里去”,全家人都不同程度患了风湿病。2010年,靠财政补贴大部分资金,甲洛建成了近200平方米的两层新居。当地政府帮助村民谋发展,利用高原的优势开发藏家旅游,还引来了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负责管理。现在,甲洛家除了放牧,还搞起了家庭式的藏家体验游,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根据规划,四川将从2008年起用4年时间在全省29个牧区县建设1409个定居点,解决10万户50万牧民定居问题。目前,各地已建成定居房91969户,完成进度达92.65%,1243个定居点和配套公共设施全面竣工。
民生工程:特色经济助致富
四川地域广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和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各地辩证审视这一区位特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千方百计帮助百姓致富。
阿坝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2个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旅游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了实现全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阿坝精心组织从乡镇到村寨的旅游梯级开发,2009年以来,当地全面实施以打造100个特色魅力乡镇、100个精品旅游村寨、100个幸福美丽家园为主体的“三百”示范工程,300个乡村因此驶上旅游“快车道”,实现了“一步千年”的跨越式发展。
松潘县川主寺镇传子沟村地处两个5A级景区九寨沟和黄龙之间,占交通必经要道之便,村里很早就有人开发了“藏家乐”旅游,但藏民们大多依然不敢放弃原始牧业,也不敢铁心做大做强旅游业。“三百”工程实施后,县里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学习,足迹遍布东部沿海和东南亚。镇里还下派了“大学生村官”包村入户,组织和鼓励村民发展旅游。村民逐渐看到了旅游业的巨大商机,纷纷“卖了牦牛搞旅游”。
经过几年的发展,传子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建在路边的“大食堂”拆除了,旅游团进来后被分散在各家体验特色服务,旅游接待量节节高;原来分散在路边的小摊取消了,统一规划成了一户一店面;村民集资300多万元建成了藏茶院,每年仅分红的直接收入就超过50万元;村里还成立了开发民族工艺品唐卡的红祥公司,投资数百万元的唐卡画院也在建设中……这个原来靠吃扶贫粮度日的贫困村,如今全村55户人家买了46辆小轿车,村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致富先要富观念,而教育是观念更新的重要手段。为了藏区的长远发展,近年来,四川省在藏区推行了“三大民生工程”之一的“9+3”中职免费教育工程——在普及9年义务教育之外,政府出资为入读中专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补助。职业教育大大提升了藏区青年的受教育水平,藏区基本普及了12年教育。耳濡目染之下,藏胞的思想观念变化,视野逐渐打开,涌现了一大批致富能手。
科技带动:转型升级惠民生
在立足区域特点谋发展的同时,四川省还在产业集聚区着力引进专业化合作组织和企业,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化提升产品价值,通过品牌化提升影响力,通过园区化带动整体发展。
5月26日,在广安市观塘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村民谢恒元正在科技大棚里忙碌着。自2009年鲲鹏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她就正式成为了这里的员工,每天“朝九晚五”,每周休息两天,月工资1500元。像她这样的合作社社员,全村共有1500多人。
目前,合作社拥有钢架大棚蔬菜基地500亩,高端生态水产基地200亩,优质龙安柚100亩,并带动农户发展优质蔬菜基地3000亩。为了提升产业科技实力,合作社还重金从山东寿光请来了高级农艺师。
合作社副理事长张家华介绍说,以前种植普通大棚蔬菜,成本高、效益低。在农艺师指导下,今年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高产高效有机高端蔬菜。目前种植的丝瓜、黄瓜和茄子,采摘期长达10个月,亩产3万公斤,产值6万元,并通过了省相关部门的有机转换认证。同时,合作社还与重庆大型超市签订了长期合同。“十二五”时期,这里的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将扩大到7000亩,产值达到3.2亿元,社员人均收入将突破3万元。
食用菌是巴中市通江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前几年,尽管政府逐年投入的项目资金有增无减,但通江的食用菌产业却一度面临“有名无实、有产无量”的窘状。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2009年以来,通江县实行了“政府投入建设施,业主租用搞发展,农民入股增效益”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经过几年的强势推进,全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在通江县周子坪村科技示范园区,山霸王公司技术员龙旭正在现代化银耳培养棚里采摘银耳。作为入驻园区的第一家企业,山霸王公司在周子坪租赁土地近13亩,建有钢架大棚38个、标准化耳房21间、生产车间1个、烘干房2座,还和华中农大、四川农科院等5所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出茶树菇、姬松菇、猴头菇等10多个新品种。
“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我们村实现了320亩土地的有效流转,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园区建设,通过务工和土地流转,今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不成问题。”周子坪村支部书记何维礼告诉记者。
四川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这一省情决定了扶贫开发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围绕国家新的10年扶贫开发纲要,四川省已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整体水平,2020年实现全省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