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产大豆:接好断开的产业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4:39 来源: 经济日报

   我国大豆总产量位居世界第四,消费和加工量位居世界第二。在我国,大豆一直被当作主要的油料作物,约有80%大豆被用来榨油,其研发、加工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大豆及其制品年需求量超过700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年产量15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为5500万吨。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我国大豆进口1814.9万吨,同比增长22.3%。说到国产大豆,有人忧心忡忡,有人信心十足,认为国产大豆虽面临多种困境,仍有巨大潜力。国产大豆出路何在?记者深入黑龙江省主产区进行了采访。

   说到国产大豆,不能不说黑龙江大豆。根据黑龙江大豆协会提供的数据,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了1000万亩。这对于国产大豆产业来说,不是一个乐观的数字。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黑龙江大豆主产区正在改变大豆传统种植模式,尝试通过实行规模化种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大豆种植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给产业带来的损失。

   种植面积减少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中国优质大豆之乡。在从哈尔滨去往海伦市的列车上向外看,道路两边的农田一望无际,记者发现,道路两边的庄稼地里,大豆的种植面积明显少于水稻、玉米的种植面积。

   海伦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豆一直是主栽作物,这里90%的农户都种植大豆,历史上大豆种植面积曾经达到260万亩,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2011年,全市种植大豆102万亩,平均亩产达到350斤,总产达3.6亿斤。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到了50万亩。

   “大豆种植面积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效益明显低于水稻、玉米。大豆和玉米比价目前为1.88,去年同期为1.92,处于历史低位。现在玉米每亩效益是大豆的2至2.5倍,水稻是大豆的3至4倍。”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志华说。

   据了解,黑龙江大豆单产较低,每亩产量在在320斤左右徘徊,比较效益低。在投入成本上,由于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民不愿意投入或不肯投入,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下降,今年,黑龙江一些地方出现有的农民不愿意购买大豆种子,却到处托人购买玉米种子的情况。

   “目前大豆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怕花钱,深松、整地、播种、施肥、化学除草等技术环节不投入、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王志华说。

   不仅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实际上,自2009年以来,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缩减严重,黑龙江省大豆协会数据表明,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又减少了1000万亩,种植区域已从第二积温带北移至第三积温带、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被压缩到高寒地区,未来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大幅度缩减。”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刘忠堂告诉记者。

   搞活加工企业

   “表面看,大豆种植面积下降是因为大豆种植效益下降,农民缺乏种植积极性,而深层次原因是整个国产大豆产业链已经失去了上下游互动的作用。”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

   大豆产业发展最终要靠企业拉动。但是,记者在黑龙江省宝清县、海伦市等地采访时发现,由于原料缺乏,大部分油脂加工企业已处于停工或基本停工的状态。大豆加工企业选择停产,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原料可以生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导致产量下降,农民惜售。一些榨油企业开始主动出门到外地采购,但是能够收到的大豆非常有限。

   加工企业是产业链的枢纽,是实现大豆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黑龙江省80%的油脂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统计,黑龙江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200吨以上有88家,年加工产能在1450万吨,但近年来实际加工数量只维持在200万吨左右,为实际加工能力的七分之一。

   与此同时,黑龙江每年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大豆要由国储收购。

   2008年,国家为了保护大豆产区农民的利益,实行大豆临储价格政策,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大豆产业链的加工环节遇到难题。当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家托市价格时,黑龙江省内的油脂加工企业面临高原料价格、低终端产品价格的尴尬市场局面,因为黑龙江的油脂加工企业生产的豆油都不用进口大豆,用的都是本地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在价格低廉、出油率高的进口大豆的冲击下,很多企业被迫选择长期停产。有的企业为了生存,开始转向玉米加工,有的在省外建厂,加工进口大豆求生机。

   “黑龙江大豆主要靠本地企业消化,只有企业发展起来了,才能盘活整个大豆产业链,农民种植大豆才能有效益。”刘忠堂说。

   提高大豆单产

   国产大豆竞争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田里的大豆单产低。在大豆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进而提高大豆的竞争力呢?刘忠堂认为,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大豆种植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大豆单产低的问题。

   海伦市海北镇长安村农民杜振涛站在自家500亩大豆种植基地地头,向记者介绍大豆种植情况。他家大豆种植基地位于海伦市国家级大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海北园区内。“今年我引进种植了北豆40优良品种,这种大豆品种的特点是秆硬,适合机械化收获。”杜振涛说。

   海北镇海伦市国家大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占地5000多亩,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地产量达到220公斤左右,基地实行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分户收获。由于采用大型农机具深松整地、播种,使用优良品种,进行科学施肥,基地较其他地块每垧平均增产500斤、增收1000元。

   杜振涛说,虽然大豆种植效益低下,他今年还是选择种植大豆,因为去年这块地种植玉米,今年要换茬轮作,改种大豆,换茬有利于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在海伦市,像杜振涛这样实行换茬轮作大豆的农户不在少数。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杜振涛在自己的大豆种植基地不仅引进大豆新品种,还采用1.1米大垅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增加了保苗株数,每公顷由原来的30万株增加到了40万株,大豆亩产量提高了15%左右。

   此外,杜振涛还在部分地块应用大豆根瘤菌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王志华告诉记者,使用根瘤菌剂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表现为大豆长势健壮,根系发达、根瘤菌明显增多,同时株高增高,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增加,增产抗逆境效果显著。大豆根瘤菌的使用,在发达国家已达到65%以上,而在我国只占1%左右,这是发达国家大豆种植成本比我国低,单产却比我国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形象地描述大豆根瘤菌技术的作用,王志华特意从地里拔出了两株大豆苗给记者看,一株使用了根瘤菌,一株没有使用根瘤菌,使用根瘤菌的大豆苗的根系明显比没有使用根瘤菌的株高根长增加、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使用根瘤菌每亩可以增产20%左右。”王志华说。

   大豆并不是低产作物,从2006年到2010年,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连续5年,在8片试验田里做试验,大豆平均产量达到381.5公斤/亩。

   因此,通过科技提升种子质量,创新栽培模式,通过增产来降低成本,提升大豆种植效益,完全能够实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