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负责续写青岛新的百年辉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西海岸经济新区”,这是去年以来青岛乃至山东媒体出现得最多的词汇之一。这个“西海岸”指的是胶州湾的西海岸。
说西岸还得先说东岸。
公元1892年,当清政府登州总兵章高元令人在胶州湾东海岸为修建海军码头———也就是今日青岛栈桥的前身———打下第一根桩时,他肯定不会想这也为百年后的美丽港城青岛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而5年后德国人由此登陆后,强盗们恐怕也不会想到,在给中国人带来耻辱的同时,他们继而强租的这块土地,会成为今日中国沿海最具欧陆风情和开放潜质的城市之一。
为什么是东海岸?决定的因素是地理位置
研判地图不难发现,这里是由海路转陆路前往山东省会济南、继而进抵天津北京的道路的最佳起点。
德国人后来从栈桥不远处开始修建的那条影响了山东半岛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胶济铁路,和其后不断发展以至成为中国北方最大港口的青岛港,都印证了此地这一重要的经济地理禀赋。也正基于此,才有了后来青岛开埠后的百年繁华。
直到今天,多数游客来青岛,总要先逛逛栈桥欣赏“长虹远引”、“飞阁回澜”的景致,走走中山路看看洋房教堂领略异域风情,接下来向东向北戏水汇泉湾,看石老人逛啤酒城登崂山访道士,这几乎是一条经典的路线,也是早些年被同城不靠海的内陆市民艳羡之后戏称为“抹布镶金边”的“金边”。
环顾胶州湾,百年风情,东海岸青岛独占。
西海岸并非空白,而且有了不错的基础
指完“东”,再道“西”。现在媒体上提到的“西海岸经济新区”,范围涵盖青岛下辖的黄岛区、胶南市全域。说是新区,但并非待开垦的处女地。改革开放之初,已感觉发展空间逼仄局限的青岛市,在向东向北拓展的同时,也已将目光盯在了胶州湾的西岸特别是黄岛。
198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青岛开发区即在黄岛动工兴建。1992年,山东省和青岛市更将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同年还在区内兴建了国家级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随后又先后在黄岛区域内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和青岛前湾保税港区。
2000年后,青岛市提出产业战略重心西移,青岛港整体西移至黄岛。在大港口的支撑下,一批临港大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临港而兴。
家电电子产业,形成了以海尔、海信、新都理光、瑞智精密机电等大项目为龙头,中小型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具备年产30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整车生产突破35万辆,一批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基地。
造修船和海洋工程产业,总规划面积超过8平方公里,总投资逾300亿元。有大型造修船坞7座,其中50万吨级船坞1座,30万吨级船坞4座,15万吨级船坞1座,10万吨级浮船坞1座;海洋工程滑道10条;大型龙门吊11台,已形成年造船500万载重吨、修船200余艘、海上石油生产平台16座的生产能力。
石化产业,1000万吨大炼油、总投资6亿美元的丽东化工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海湾高端化工在董家口港区全新布局,这里正形成企业数量最多、产业规模最大、拉动力最强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
而2011年夏天同时开通的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更从根本上改变了因海相隔“青(岛)黄(岛)不接”的窘况,东西海岸得以进入同城时代。
成就不等于没有问题,关键在空间和体制
正如专家分析那样,青岛在早期开发中,随机式被动招商、滚动式地域开发,导致了布局的专业化程度偏低,园区内产业间缺乏明确的关联,项目布局混杂。
现在开发区已经布局的家电电子、石油化工、造船、汽车、海洋工程、港口物流和贸易六大产业集群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就受到了产业配套率的提升的限制。比如汽车产业,目前配套率大概有50%,家电电子产业配套率只有40%,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就地配套率只有30%。而国际公认理想的配套率应在60%以上。“只有这样,外部的龙头企业才会因为你的产业环境好,到你这儿来发展和 聚 集 。 假 如 说 我 们 的 产 业 配 套 老 是 达 不 到50%,我们的龙头企业就会跑到配套率好的地方去发展,这是区域经济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一个规律。”开发区的同志说,“就像我们养了一条鱼,但是我们的水不够,这条鱼迟早是要死掉的。”
从40%提升到60%,综合配套率要提高20个百分点。这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和要素集合,需要大规模的企业,需要绵长的产业链,需要更发达的城市功能。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是必须拥有足够的空间,但是开发区已无地可寻。
再比如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政策最优、功能最强、层次最高、手续最简的开放高地,保税港区独有的八大功能,即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令其它区域艳羡不已。但由于青岛保税港区是依托原有的保税区和港口整合而成的,而原保税区经过近20年发展,空间早已饱和,这直接导致独一无二的政策优势受制于空间,无从释放。保税港区8大功能,现在最多发挥了一半。
此外,由于传统行政格局形成的人为壁垒,还造成区际之间产业雷同、自成体系、同城竞争,重复和低档次布局的现象,造成产业资源、空间资源的浪费。
实践表明,打破行政壁垒,在更为阔大的空间里全新运筹,整体性的统一规划,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优化既有产业布局,将成为青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构建战略性经济增长极,推动城市跨越式增长之必须。而“西海岸经济新区”浮出水面,可谓生逢其时。(下转第七版)
■背景链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起源于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山东时对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高度关注和重要指示。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9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相关部门制定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这意味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东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 .95万平 方 公 里 , 陆 域 面 积6 .4万 平 方 公里。这个区域也是海洋生物、能矿资源的富集区。
《规划》明确要求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根 据 《 规 划 》 提 出 的 目 标 , 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 提 升 , 海 陆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明 显 改善 , 海 洋 经 济 对 外 开 放 格 局 不 断 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