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84小时多空对决 中国房地产的自卫反击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1:4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徐学成 发自广州

   6月21日,如果不是美国研究机构香橼(Citron)一篇长达57页的调查报告,恒大地产(03333,HK)员工将进入端午节假期。

   6月21日至6月26日上午的3个半交易日里,恒大与香橼,这两个未曾谋面的对手开始了一场多空对决。

   恒大员工不知道的是,这场对决并不只是恒大和香橼之间的战役。如果恒大失守,那么接下去也许会有更多的地产公司被“做空”,6月可能会成为地产行业,尤其是在香港上市在“内房股”的噩梦。

  端午节前的“炸弹”

   虽然香橼早在6月21日凌晨就发布了一则长达57页的“调查报告”,但如果不是恒大股价出现狂跌,恐怕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只在一个“小网站”上发布的报告。

   6月21日上午10点半,恒大股价开始风云突变,沽空大增,曾一度下跌19.64%至3.6港元。截至当日中午收盘,恒大股价下跌幅度达到17%,创下该股历史跌幅之最,而成交则猛增至3.86亿股。

   香橼的报告显现了威力。这份用英文撰写的,长达57页的研究报告,即使翻译成中文也要花上一番工夫。在这份报告里,该机构抛出了一个极具“爆炸性”的结论:“内房股中规模最大的地产公司恒大集团其实已经资不抵债。

   资料显示,发布报告的机构香橼没有办公场所,创始人莱福特一个人一支笔,在1998年曾被美国期货协会禁入该行业三年,原因是他发布虚假误导性信息欺骗客户,违背公平公正交易原则,并涉嫌多次欺骗留学生为其工作而拒绝支付工资。

   香橼的报告用大量所谓的“研究结果”证明自己的结论。

   6月21日中午,恒大发布简短的澄清公告,这两个素未谋面的对手开始了一场多空对决。

   恒大在澄清公告中表示,“本公司谨此澄清该报告中的指控乃属失实。本公司会稍后进一步发出澄清公告”,并告诫“股东及投资者于买卖本公司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21日下午1点30分,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紧急召开电话会议,并针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应。随后,许家印即从广州赶往香港,为反击香橼作进一步的部署。

   截至6月21日收盘,恒大的迅速反应让股价止跌并逐步回升,最后收盘报3.97港元,跌幅收窄至11.38%,当日成交37.14亿港元,创下其上市以来最大成交金额。

   对于“进一步的澄清公告”,恒大的很多员工即使在深夜12点,依然在办公室里工作。

  恒大第二波反击

  香橼针对恒大的上述研究报告,触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恒大及其同业股票。八大内房股中有7家的平均跌幅达到了4.8%。

   6月22日早间开盘,恒大继续低开,开盘跌4.28%,报3.80港元。

   当日午间,恒大的第二波反击宣告来临。相比前一日简短的澄清公告,此次公告中,恒大逐条进行回应,这被外界看做是强有力且十分迅速的行动。

   恒大股价开始出现起色,截至22日午间收盘,恒大微涨2.02%,报4.05港元。

   伴随着这份更为详细的澄清公告的则是恒大于22日召开的全球投资者大会,一向幽默和儒雅的许家印显得有些愤怒:“这是和平年代的战争!他们是侵略者,是土匪,是强盗!我们一定要彻底打垮这些掠夺者,捍卫东方企业的尊严!”

   22日下午,恒大连续遭遇大手卖出,14点11分:成交量为300万股,成交价3.9港元,涉资1170万港元;15点41分:成交量为291.2万股,成交价为港币3.83港元,涉资1115.296万港元。

   在香橼的报告突然“空降”的21日,投行们似乎显得“措手不及”,但与前一日恒大“孤军作战”相比,来自多个投行6月22日的“力挺”则让此番对决峰回路转。

   包括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美银美林、摩根大通在内的九大行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最新的声音发自高盛,其认为香橼做了很多不合逻辑的假设,且不了解会计准则,对行业运作缺乏足够的常识和调查。花旗认为香橼的报告绝大多数观点并不属实,且“已经不是新闻”,同时呼吁外界深入观察事情的本质。美银美林则对该机构报告中的会计误解逐条进行了回应,认为恒大“有充足的流动性,无偿付能力的问题”。信用与评级机构惠誉则指出,香橼研究对于恒大地产集团的指控对于公司的流动性或信贷评级不会产生影响。

   有机构出面力挺,香橼的“炸弹”效力开始下降。周末休市结束后,从6月25日开始,恒大股票在波动中保持上涨;6月26日,恒大股价呈现出止跌反弹态势,当日微涨1.27%,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

   无人知晓恒大与香橼的这场多空对决是否将告一段落,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外资“做空”中国房地产可能还只是开始,如果不给予类似香橼这样的海外资本以更大打击,未来还会有其他的“牺牲者”步恒大后尘。

   事实上,此前海外机构“做空”中国地产公司已经尝到甜头。绿城中国去年9月被做空后,股价曾暴跌30%至3.2元/股。根据港股的做空机制,杠杆率高达4~8倍,做空带给这些投行的收益可见一斑。即使跌幅并不大的恒大,其收益也足以让那些投资机构赚得钵满盆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香橼也许不会继续做空,但是其他的海外机构依然不会放过中国房地产这块“香饽饽”。等待海外资本市场上中国房企的,依然是艰辛与挑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