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契机:上海金融中心弯道超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1:4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曹金玲

  [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储备货币以及实现可兑换,三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上海则可以先行先试,比如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中,上海可以做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以及未来要推的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等。” ]

  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为主线,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否能够走出上海特色的金融中心道路?

  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的话说,下一步上海要成为有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伴随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储备货币;反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得越快,人民币国际化也会推进得更迅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跨境人民币结算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上海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达到4080亿元,其中2011年业务量突破3300亿元,约占全国当年总量的16%。

  境外主体在境内开立人民币账户则显著增加。截至2011年末,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参加行在上海开立同业往来账户700余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境外机构在上海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近800个,使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触角伸向全球。

  而在人民币回流渠道方面,境外主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也稳步推进。截至2011年末,已有40多家境外商业性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QFII获准参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ODI)和外资人民币直接投资(FDI)业务有序开展。

  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筹建工作也进展顺利。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首期资金募集取得成功。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新了解到,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正式启动,允许经认定的合格境外投资者申请资本金结汇,用人民币投资于其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截至3月中旬,已有6批17家企业在沪获得QFLP试点资格,基金总规模大约150亿元人民币。

  接下来,与QFLP相对应,上海方面拟允许海外避险基金通过在沪注册的基金募集人民币,并投资于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即所谓的“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这也将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

  此外,在沪港金融合作方面,跨境ETF产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目前汇添富、海富通、华安、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等上海本地金融机构在港子公司获得首批RQFII试点额度,总额达60亿元。

  同时,境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股票、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在北京签署中澳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00亿澳大利亚元,有效期三年。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有意义的进展。”徳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如是表示,中澳协议是继中国与多个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签署类似协议之后,第一次与主要发达国家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这表明了部分发达国家对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需求和对人民币本身的信心。

  马骏表示,通过中澳的本币互换机制,在必要的时候,澳大利亚央行可以为本国的商业银行提供人民币的流动性,来支持人民币贸易信贷。“目前,中澳之间的贸易多数还是以外币计价和结算。今后,人民币应该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进口的结算货币。”他认为。

  “如果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更多地用人民币结算,也将有利于推动大宗商品的人民币计价。一旦人民币成为几个主要大宗商品(尤其是中国为主要消费国的大宗商品,如铁矿砂等)的计价货币,在中长期就能扩大人民币作为第三方使用的空间,即两个非中国的交易对手用人民币交易大宗商品。”马骏指出。

  但马骏同时指出,目前海外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其他国家央行对人民币的潜在需求都还面临一些瓶颈;最大的瓶颈还是中国资本项目的管制。许多跨国公司还不太愿意接受人民币,是因为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离岸市场的规模还很小,在岸市场还处于基本封闭状态。因此,推动资本项目和资本市场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个关键。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大路径、大框架基本已经搭建,下一步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汇率机制改革如何同步,二是资本项下货币可兑换如何实施。

  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连平认为,小步放宽也并非不可,比如加大企业走出去步伐等。

  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郑红5月底则在“复旦金融高端圆桌会议”上指出,应该主要从几方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加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企业走出去;二是培育人民币国际定价载体,可以是一些海外基础建设工程、海外并购项目等,慢慢变成人民币计价;三则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如何适应人民币逐渐向国际化货币的方向转换。

  上海可先行先试

  方星海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储备货币以及实现可兑换,三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上海则可以先行先试,比如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中,上海可以做QFLP以及未来要推的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等。”他如是说。

  在方星海看来,《“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有一条“主线”,即是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历史机遇,在“十二五”期末把上海打造成人民币定价中心;而在这个大框架里,囊括着证券市场、债券市场、金融期货市场等多领域的产品创新。

  同时,要成为全球人民币清算结算中心,上海会成为境内外人民币流动的重要节点;而要成为定价交易中心,上海也必定是一个金融资讯中心,这就给上海金融行业以及金融相关的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行业发展提供非常大的空间。

  “上海的优势在于人民币产品,比如人民币股票、人民币债券等,在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方面都有优势,”连平则对本报记者表示,“而香港则在人民币离岸中心上有优势。”

  连平还指出,除了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应配以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改革、资本项下货币可兑换、债券市场统一等多项金融领域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伦敦表示将积极发展成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而此前伦敦已经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上海方面则希望与伦敦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合作。

  上海与伦敦之间的金融合作非常紧密,主要包括:支持金融和专业服务机构在对方市场设立机构、拓展业务;继续合办上海市-伦敦金融城高端对话系列活动、加强陆家嘴论坛等高端会议的合作、加强高层互访和交流等。

  此外,《规划》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发展沪港金融的互补、互助、互动关系,完善沪港金融合作机制,加强沪港在金融市场、机构、产品、业务、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沪港金融市场产品互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