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加快提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04:39 来源: 经济日报以沈阳为中心,在一条条如蛛网般遍布沈阳经济区的高速公路上,车来车往,车流如织。日前,记者前往沈阳经济区采访,在经济区内的冀东专用车公司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刚刚下线的翻斗车。该公司于2009年6月成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已具备年产1万辆专用车的生产能力。冀东专用车公司只是沈阳经济区中高速成长的企业中的一个。自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许多沈阳经济区内企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1年,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48亿元,同比增长13.3%,占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3.3%。
在沈阳浑南新区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的实验室里,各种工业机器人正各司其职,“忠实”地进行各类检测实验。置身这个“机器人世界”,记者感受着自主创新为企业带来的不竭发展动力。今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新松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及装备引起广泛关注,产品开始批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用创新求发展,是我们公司立足沈阳经济区,走向全世界最为关键的理念。”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告诉记者。
与自主创新相伴进行的是机制体制创新。沈阳经济区在实现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搭建起一个个新经济发展平台,让经济发展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记者走进抚顺望花区居民王刚家时,他的爱人正和沈阳的亲戚打电话聊天。“024”区号沈阳、抚顺、铁岭共享,虽没改变3座城市的地理距离,却拉近了他们的心理距离。“俺们觉得现在和沈阳的亲戚就像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王刚说。每年可节省6.9亿元通信费的“024同城”,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发展理念的变化。与“024同城”同步推进的,还有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以及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工商管理、人才教育等领域的一体化改革试验。一系列“同城化”举措,正在为新型工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沈阳为中心,一座座功能齐全、生态环保、善于创新的卫星城正在迅速崛起。辽宁省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经济区开展新型工业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以来,在消除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沈阳与铁岭间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蒲河新城和凡河新城已拔地而起,这里不仅具备一切新兴城市的功能,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更使这里成为最佳的定居地。在沈阳经济区内,与这两座新城同步进行建设的共有38个新城,截至2011年,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6亿元。目前,一批新城已成为经济区连接带上的新“地标”。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始杰表示,沈阳经济区的改革和发展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连接带新城新镇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使之早日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