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王兴业:“桃花源”里种下“常青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15:28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周来 宋玉泰 本报记者靳生

王兴业:“桃花源”里种下“常青树”

企业制度不仅是约束员工的,也是约束法人的。在企业管理中,王兴业杜绝"一言堂"

  事业永无结局,因为人生永在路上

  "四分之一上缴税收,四分之一回报社会,四分之一付给职工,四分之一用于企业再发展。"对企业收入,王兴业如是分配。对顾客热情服务,对员工关心爱护,对社会无私赞助,对自己严格刻苦。四个四分之一,王兴业找到了企业经营长盛不衰的不二砝码。

  今年6月11日上午,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出现在记者镜头前。按动快门,透过取景框,一副平和而安详的神态在“咔嚓”声中定格。

  21年国企经历,33年民企之旅,26年工商联之缘,让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多了一份历尽沧桑、老而弥坚的执着。

  30年前,全中国老百姓都在梦想致富的前夜,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航行艰难起锚。今天,仍坚守一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健步如飞的民营企业家显得格外令人尊敬。

  安徽省总商会副会长、安徽桃花源工贸集团董事长王兴业无疑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拓荒“桃花源”

  1979年夏天,烈日炎炎。一位带着一壶水、两筒麻饼的中年男子坐在荒草丛中,目光盯向旁边的合安路。当时,合安路是合肥连接省内主要城市的道路,是合肥通往皖南地区以及江西等省的交通大动脉,为206国道的一段,车流量非常大。只见他一边看着手表,一边数着过往车辆,并快速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这一记就是两天两夜。

  这个中年人就是王兴业,一分钟有几辆车,一个小时有几辆车,这一计算不打紧,一天从此路过的车辆高达3000多辆。这么多车,只要有1%停下来在这里食宿,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啊!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王兴业心中诞生了。

  “办一个餐馆兼有停车的综合商场?”王兴业的想法遭到了身边人的强烈反对。因为之前的王兴业是全国小化肥明星企业肥西化肥厂车间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企业效益好,又是中层干部,工资月月不愁,与周围人相比虽不算富裕,但安逸轻松,“这岂不是自讨苦吃?!”亲戚朋友很是不解。

  王兴业没有退缩。1980年,在一片质疑声中,王兴业拿出了全部积蓄,然后东借西凑,在工地旁边搭建了一个棚子,在肥西桃花这个地方开启创业梦想,并取名“桃花源”。

  1983年,合肥大雪。在寒冷的冬季,经历了种种磨难的桃花源商场终于开业。开业时没有举行任何庆典,也没有剪彩,不是不想创造热闹的气氛,而主要是缺钱。最困难的时候,王兴业连10块钱都借不到,以至于赊账。王兴业自嘲地拟了一副对联以表达心声:赊酒赊烟赊豆腐,借盐借油借生姜。横批是:凑乎开业。

  艰难中起步,起步中发展。开业由于酒店规模小,停车少,每天营业额仅在两百多元。除去开支,他把每一分盈余都存入银行。正是靠这种数着钱花、数着钱攒的精神,以少积多,逐步发展。一年之后,他手中的盈余已达到数万元,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经过多少次纵横捭阖,多少次沧桑历练之后,一颗小草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如今的安徽桃花源工贸集团已发展成为占地800亩,总资产达6个亿,拥有了7个子公司和两个分支机构并设有党支部、工会、团委的大型综合性工贸集团。

  植下“常青树”

  从白手起家,到总资产数亿元的桃花源工贸集团,30年前,与王兴业一道起步的民营企业家,今天很多都已经销声匿迹,惟独桃花源这颗企业明星还在熠熠生辉。探索其发展奥秘,不难发现。正是王兴业与众不同的管理之方植下了桃花源这颗安徽民营企业的“常青树”。

  1984年起步的桃花源,当年1号楼仅盖了一层,直到1987年,才加盖了第二层,1988年,才加盖了第三层。5年完成一幢楼,速度是慢了点,但可见创业之初的王兴业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

  10年之间,王兴业在手中余资不多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本用在刀刃上,先后5次加盖了4幢楼,扩了3次围墙,做了两次停车场的地坪,办了一个商场,一个汽车修理厂,初步形成了桃花源的规模。王兴业硬是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完成了一个私营企业的资本积累。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王兴业发展企业的劲头更大了。这年,他用手中所余资本征了数百亩地。当时,合肥经济开发区还没有起步,大学城尚未成为规划,位于省城和县城之间的桃花源周围更是一片荒地。见王兴业花钱买地,许多人不理解,认为他买一片荒地毫无用处。但王兴业笑了笑,不置可否。但在他的心中,对这片土地的价值是十分清楚的。他看到了合肥新城向西南发展的趋势,他有信心将这片土地推向增值的方向。

  最初,王兴业在这块土地上修渠挖湖,栽树插花,筹建一个花园式的娱乐中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大更好的机会终于来到了。2000年,大学城开始动工,而桃花源恰恰处于大学城的中心。

  世纪之初,王兴业最大动作是开发了占地600亩的“翡翠花园”住宅小区,这个小区紧靠大学城,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宾馆、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性小区。小区东边近40亩的水面,波光粼粼,购置出亲水情结,宜人空间。小区内精雕细作,户型经典,特别是智能化管理和专业性服务,在合肥地区都是一流的水平。“翡翠花园”小区因其造型新颖、功能齐全、质量可靠而获得顾客的青睐。

  王兴业凭自己的眼光和胆识,购地筑巢,置土生金,进行第二次创业,使自己跨入了“安徽富豪”的行列。

  王兴业在企业管理上有“三个一点”的经验之谈。所谓“三个一点”,即国企的经验保留一点,外企的做法学习一点,私企的管理创新一点。

  为了体现“三个一点”管理办法,王兴业还亲自起草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如干部的十大工作作风,归纳为十个字:一要诚,二要快,三要准,四要实,五要细,六要透,七要精,八要担,九要通,十要变。对各种管理制度,王兴业不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还落实在行动上。1995年,一位姓马的职工提了一条扩大业务方面的建议,王兴业一次性奖励他4000元,并晋升一级。

  企业制度不仅是约束员工的,也是约束法人的。在企业管理中,王兴业杜绝“一言堂”。力戒家族式管理,按现代企业制度办事,是桃花源能够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

  王兴业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他的主持下,提炼和制定出桃花源企业文化文本。桃花源的企业文化从职工教育入手,所有刚进厂的新员工必须接受为期3天的企业文化培训,主要内容就是企业的创业史、企业理念等。

  桃花源先后成立党支部、团委、工会等群众组织。在桃花源,这些组织并不是虚设的,而是真正发挥着应该发挥的作用,尤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劳动竞赛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来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年来,桃花源先后投入20多万元,兴办了图书室、阅览室、员工舞厅,让员工可以有书读,有报看,自娱自乐。每逢法定节日或传统节日,桃花源都要举办联欢会、舞会等。

  实践“出真知”

  “合安古道出新葩,环水临山朴无华,诚招海内天下客,不愧庐阳第一家。”这是一位司机写给王兴业感谢信的一句话。1991年安徽大水,部分道路被淹,滞留在桃花源的司机达100多人。这时市场副食品价格陡涨,但王兴业的饭店宾馆不但不涨价,对确实手头紧张的顾客还免费供应饭菜和住宿。大水退去,有的司机没钱,无法上路,王兴业就派专人登记,根据情况每人借给200-800元。

  1993年,女职工刘良梅下班后去县城办私事被车辆撞伤。其家庭十分困难,无钱医治,而肇事单位又濒临倒闭,无力理陪。王兴业立即派人把刘良梅送进医院,除医疗费用全部承担外,还派专人护理,送菜送饭。不单对刘良梅如此,凡是公司职工生病,都能及时送医院治疗。对于需动手术治疗者,如无特殊情况,王兴业都会亲自守护手术室门前,直到手术顺利结束后才离开医院。

  公司附近的肥光乡田埠、吴郢、李河等四村不通公路,王兴业一次性拿出40万元,修了一条长11.5公里的乡村公路。当地派河治理工程、马路拓宽、残疾人福利院、幼儿园、学校的危旧房改造、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文化活动等等,他都倾囊相助。30年多来,王兴业累计赞助社会福利事业近千万元。

  对别人一掷千金,但对自己和家人,王兴业却极为苛刻。王兴业的大女儿结婚时,他送的嫁妆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还不如他送给普通职工的礼重;他的大儿子上大学也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按月寄给几百元的生活费,没有丝毫特殊;他的老伴和儿女们非因公外出,坚决不准使用公司车辆。王家在公司工作的子女,包括他本人至今没有一分钱个人存款,全都和普通员工一样按月拿工资。

  “四分之一上缴税收,四分之一回报社会,四分之一付给职工,四分之一用于企业再发展。”对企业收入,王兴业如是分配。对顾客热情服务,对员工关心爱护,对社会无私赞助,对自己严格刻苦。四个四分之一,王兴业找到了企业经营长盛不衰的不二砝码。

  2003年初,桃花源组织管理人员、老员工开展了关于“桃花源精神”的大讨论。通过大家对桃花源2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深度挖掘桃花源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并结合时代特征,最终提炼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精神——桃花源精神,即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顾客至上的诚信精神,创新求上的开拓精神,全面向上的团队精神。

  情系“工商联”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全省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家,王兴业就和工商联结缘。从1986年和工商联的最初接触,到任合肥市工商联唯一企业家副主委,再到省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王兴业和工商联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成长。

  凭着对工商联事业的满腔热情,担任工商联领导职务期间,王兴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尽管自身企业工作非常繁忙,但只要接到工商联活动通知,他总会按时出现在会场,认真记录,用心思考,积极为工商联事业发展和安徽非公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他的多个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

  和工商联一路走了26年,王兴业那热爱工商联组织,关心支持工商联工作,为工商联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精神也深深打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他和工商联几届领导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安徽省工商联第一任主委潘锷鏱,还是现在的省工商联领导班子,无论是省工商联(总商会)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还是会员企业,提起王兴业,无人不竖大拇指。王兴业也经常对身边的人讲:“工商联是我们民营企业的娘家,工商联的同志来我这里,就是看大门的也要热情接待。”

  新时代,新跨越,工商联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王兴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王兴业说,加入工商联的时间越长,与工商联的感情就越深,更加深刻感到这种大家庭的温暖感,工商联事业今天发展的局面有目共睹,来之不易。现在工商联队伍在不断壮大,人才在不断增多,无论从精神面貌、自身建设还是从工作力度、社会影响力,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上,工商联做了不少实事。“体现了工商联想企业家之所想、急企业家之所急、反映企业家诉求、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良苦用心。”这是作为省总商会副会长,王兴业从企业家角度的亲身感受。

  艰苦一生,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王兴业对民营经济的贡献以及和工商联组织结下的深厚情缘远远没有终点,“桃花源”里奏响的和谐兴业曲远远没有停歇。因为,事业永无结局;因为,人生永在路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