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日欧发难我国稀土政策 专家:行业应苦练内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30 11:49 来源: 中国网

  近日,多国正在对我国稀土政策发难。6月27日,日本、美国、欧盟就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问题共同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设置专家组进行审理的要求。

  日本早在2011年下半年就开始急剧减少从中国进口稀土,今年前4个月同比减少了69%。此外,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在2011年也只使用了61%。

  从减少稀土进口到贸易争端,一些发达国家为何就稀土问题不断找中国的麻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景春梅对此进行解析。

  景春梅:事实上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限制几乎是所有WTO成员的一致性行为。许多发达国家对本国的战略资源都会采取各种方式加以保护,比如美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从不轻易开采,而且还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从别的国家大量进口。为了保护资源,日本也几乎关闭了自己所有的生产型煤矿,大部分依赖进口。

  从今年1月份的九种原材料案到现在的稀土案,美日欧等国家一再向我国配额分配管理、出口许可、配额招标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发起挑战,事实上是在限制我国工业原材料资源类产品的出口管理模式。从原材料输送到稀土输送,表明了世界各个国家间对战略性资源的博弈正在加深,多国向我国稀土发难,目的在于破坏我国的战略资源防护墙,对此我们应该尽快的加以应对。

  工信部日前印发了《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将禁止无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企业从事稀土生产,违反规定的将予以处罚。工信部出台这一政策出于怎样的考虑,这是否和多国发难我国稀土政策有关?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景春梅认为,我们应该“苦练内功”。

  景春梅:我国为稀土开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其成本远远超出稀土开采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为保护我们的稀土资源和环境,治理稀土行业曾经存在的乱象,工信部出台了生产办法。这对于国内的稀土行业来说无疑将起到推动作用,也是对其他国家质疑我国稀土政策的另一种回应。

  欧美日等国家发难我国的稀土行业,为我国稀土产业敲响了警钟,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不仅是正面的回应质疑,更应该苦练内功,加强我国稀土资源的开采、投资以及出口的全面管理,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的稀土产业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