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奥运式”环保无可复制 “绿色北京”道阻且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2 08:2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在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涛看来,在诸多环保议题中,北京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大气污染,“无论是传统的氮氧化物PM10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还是新型的PM2.5,任重而道远,其治理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北京的绿色程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对本报记者表示,但由于区域联动机制的缺失、经济结构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北京的空气质量在未来二十年之内不可能得到解决。

  在大气污染之外,“垃圾围城”成为北京市环境治理的另一大挑战。

  告别“保奥运”式的治染模式

  在过去的五年,对改善环北京境质量而言,除了北京市政府一以贯之的努力之外,奥运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由于奥运会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较高,北京调整搬迁了首钢等高污染企业,加快了“煤改气”的速度,淘汰更新黄标车,油品提前实施了国四标准,周边地区都为奥运会采取了一系列的联动措施。

  而这些区域联动措施对保障空气质量贡献甚巨。比如在奥运会期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的某些地区要据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适当限制,通过与北京的联动来保障北京的空气质量。

  受益于奥运,北京的空气质量大为改善。北京市环保局的公开数据显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2005年的234天(64.1%)增加到2010年的286天(78.4%),达标比例提高了14.3个百分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

  柴发合分析,而当年那些区域联动措施,都是一些非常态下的行政命性质的强制措施,已不可能继续沿用。

  对“十二五”的大气污染形势,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曾指出,大气污染呈现出压缩型复合型特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浓度处于高值水平,而且以PM2.5等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呈加重态势。

  这意味着北京在大气污染治理上不能独善其身,北京需要与周边省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尽管国家在制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但是真正的区域协调机制很难建立起来。”一位天津市环保局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空气质量达标至少还需要20年

  根据北京市政府通过的《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了PM2.5治理三步走的时间表——到2015年PM2.5的浓度相较2010年下降15%,2020年相较2010年下降30%,2030年空气质量达标。

  对上述目标,中科院可持续发展专家组组长王毅对本报分析,从国外经验来看,治理大气污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很难一蹴而就,因此上述目标实现并不容易,即便是在2030年空气质量达标也是一个乐观的估计。

  本报记者获悉,北京市政府依据《清洁空气计划》又按年度进行了细化,比如今年年初北京市又出台了《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2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在《清洁空气计划》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北京市率先提出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计划,把全市燃煤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核心区将被打造为“无燃煤区”。其中燃煤消费总量控制的目标在随后发布的《工作方案》中再次下调,降低到了1500万吨。

  垃圾新难题

  “在大气之外,北京水环境的问题中,因为北京的很多污水都排到天津去了,所以水质问题并不突出,主要是供水水量能否跟得上的问题。”胡涛表示,和水的问题相比,更大的挑战是垃圾围城。

  近年来,北京的垃圾量持续快速上升,不但占据了城市周边的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着土壤和地下水,甚至有人称之为“七环”。

  根据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邓俊的介绍,2009年,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已达到了1.83万吨,如果用载重2.5吨、车长7米的卡车来装,所需车辆能把47.8千米的北京三环路停满。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一共有17个填埋场和5个生化处理厂,固体垃圾以填埋为主。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规划,到2015年焚烧、填埋和生化的比要调整为40:30:30,也即“433”的处理模式。

  “焚烧在垃圾处理中占到40%的比例很难。”一位垃圾处理的企业负责人对本报分析,目前社会各界对垃圾焚烧的争议远未平息,新建垃圾处理厂能否顺利建成,建成之后能否正常运行,也充满疑虑。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中东迷局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