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里约+20”落幕:“用辞藻堆砌的文学作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07:3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赵川里约热内卢报道

  默默地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会不会像记住1992年6月的地球高峰会一样铭记2012年6月的“里约+20”峰会?即便记住,20年后,你对“里约+20”的印象会不会和1992年地球高峰会印象一样?

  2012年6月22日,长达9天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201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落下了帷幕,但这次并没有像20年前那一场地球高峰会一样获得一致的掌声。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主席尤兰达·卡卡巴德斯(Yolanda Kakabadse)女士在“里约+20”峰会闭幕前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显得非常失望,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曾作为非政府组织的联络人参加了1992的地球高峰会,也担任过厄瓜多尔环境部部长的尤兰达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与20年前的地球高峰会情况完全不同。”

  她回忆说,“1992年各国在谈判桌上也像今天一样出现了许多争论。但与‘里约+20’峰会最大的不同是,在1992的地球高峰会上各个国家都愿意去积极争取对未来的承诺,而不像今天各方都不愿意去积极争取而是不断的妥协。”

  “文件就像一部文学作品,用了大量没有实际意义的辞藻,而且缺乏资金和技术这一系列对地球的承诺。” 尤兰达表示, 6月22日与会各国领导们一致通过49页《我们憧憬的未来》成果文件,根本不及在1992地球高峰上所取得的成果那样丰硕。

  另外,她也表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在此次“里约+20”峰会上的领导力越来越突出,在未来这种领导力会逐步提高,推进国际发展议程。然而与20年前相比,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显得非常弱小。

  49页文件像一部文学作品

  6月22日“里约+20”峰会上,100余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93个国家的代表结束了三天在里约会展中心(Rio Centro)的轮番演讲,在闭幕式上通过了会议最终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

  据了解,通过的《我们憧憬的未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肯定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决定建立高级别政治论坛;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帮助加强能力建设。

  此次大会主席、巴西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在会上表示,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中,大会达成了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做到的最大的一致,产生了一个历史性的文件,同时本次大会也将因促成一个繁荣、公正和环保的世界而载入史册。

  而非官方发出的声音却与此恰恰相反。

  尤兰达对本报记者表示,“49页的文件就像一部文学作品,用了大量没有实际意义的辞藻,缺乏具体资金和技术这一系列对地球的承诺。而就在此前6月18-19日G20墨西哥峰会,各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承诺资金为4560亿美元,扶持欧洲经济复苏。”

  此次峰会与20年前硕果累累的地球高峰会相比有太大的不同。

  尤兰达表示,各国对达成承诺的决心根本不强、对关于20年前就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回过头去看1992年我们取得了多少成果,你再看看今天,就知道有何不同了。”

  1992年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第一次确定了“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1世纪议程》第一次确定了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多边合作框架模式;达成了关于采伐森林的《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确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启了气候变化谈判;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问题有了积极的应对。

  她分析说,“欧债危机以及在保护地球问题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是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原因。”

  她表示,大部分领导人都没有一种能把危机和自然资本管理不善联系起来的视野。而20年前,各国都一致把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与未来发展联系起来。目前,尽管多数国家都提出可持续发展,但是很多领导人也只关心与他们政绩相关的短期4-5年的利益,因为好的政绩会增加下一轮选举的筹码。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角色互换?

  此次大会与20年前的大会相比还有一处非常明显的不同就是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为积极。尤兰达表示,这种积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全体会议的谈判期发展中国家的领导力;二是最后领导人到场的情况。

  此次“里约+20”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分别以总统选举和欧债危机为由集体缺席“里约+20”峰会,包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是在首脑峰会第二天6月21日才姗姗来迟,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而与此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南非、巴西)的领导人都积极参与。

  “发达国家领导人之所以不太关心此次大会主要是由于欧债危机,欧洲此刻确实也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尤兰达表示。

  除此之外,在前期的谈判中,基础四国都一直坚持体现出了雄心勃勃的谈判意愿并且都能够有一个对未来10-15年清晰的图景,而工业发达国家却显得并不那么积极。

  尤兰达表示,在当时全体会议时,我在内部座谈会议上时一个深深的感触就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有引领全球议程的趋势,而欧洲国家在谈判时总是退缩,而20年前发达国家总占上风。

  6月20日,“里约+20”峰会开幕当天,大会特意安排了九大群体(妇女、儿童、NGO、土著民、地方机构、工会、工商业、科技行业和农民)的代表在各国首脑发言之前先向大会提出意见。

  尤兰达表示,“你认为给九大群体的代表人一两分钟的发言就比1992年的会议进步了吗?”

  “这仅是一份政治宣言。姑且不说内容,我认为大会口号以及文件的名字‘我们憧憬的未来’(The Future We Want)就不准确,应该为‘我们需要的未来’(The Future We Need)。因为‘憧憬’的事物并不都是正确的,而‘需要’则能够让大家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包括能源消耗的限制、自然资源的限制、发展的限制。”尤兰达在采访的最后用了这样一句话向本报记者概述了此次大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