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去看外面的世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08: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去看外面的世界

每年有数千单车爱好者来千岛湖体验在风景中穿行的乐趣。(浙江省淳安县旅游局供图)

  曾几何时,外出旅游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走出家门大多是为了谋求生计,至于旅游那不过是人们利用出差的机会顺路玩一下而已。今天,这个看似烧钱的活动已经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乡村游、休闲游、体验游……各种新鲜的旅游方式纷至沓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拓展了大家的视野。

  10年来,随着百姓收入的不断增加,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住宿条件的多样化选择、旅游服务的便利智能,大众化旅游时代悄然到来,渴望了解外面精彩世界的人们正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梦想。

  时间的力量:

  旅游走进寻常百姓家

  家住北京的小关夫妇最近一直很兴奋,因为说到就到的7月份,他俩将第一次飞往遥远的英国,更值得期待的是,伦敦奥运会正向他们招手。“一年前,我就开始张罗了,伦敦奥运会的门票很紧俏,幸亏我早早和旅行社联系,才办妥了所有的出行事宜。”小关的妻子张茜告诉记者,“现在,一想到我能亲眼看一看伦敦碗和安赛乐米塔尔轨道塔,就恨不得年假早一点儿到来。”

  小关夫妇一个是陕西人、一个是四川人,身在异地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北京安家这几年,除了有空回乡探亲,在更多的休闲时间里,就利用周末到郊外走一走,有3天至5天的时间就会计划外省旅游。两个人不仅去过东北、山东这些比较近的地方,也曾去过海南、云南等省份,从去年开始,两个人的脚步踏出了国门,前往东南亚,参加海岛游。而到了今年,他俩选择了去伦敦观赛。

  每当感慨未来的旅行时,小关总是会说,“过去有首歌唱的是:没钱的时候有时间,有钱的时候没时间,现在有大把的假期,我们就不想荒废,渴望了解更多不同的风土人情。”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旅游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999年开始的黄金周点燃了人们的旅游热情;2002年,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假期让人们逐渐开始规划自己的闲暇时间;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同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施行。到了2012年,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全年大约有115天左右的休息时间。国家对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高度重视,让越来越多像小关夫妇这样的职场人获得充裕的时间走出家门,用旅行来丰富自己的阅历。

  一组数据佐证了时间的力量——2002年,国内旅游人数8.78亿人次;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28.6亿人次。宽裕的时间直接影响着中国旅游者的流向、流量以及传统的旅游版图,人们渴望旅游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文化的魅力:

  寻找下一站精彩人生

  旅游的意义因人而异,有人为了寻梦,有人为了解压,有人则为了充电。而旅游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旅游地和居住地之间不一样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

  每到节假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就不像是寻常的农家村落。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就被苗族姑娘跳起的芦笙铜鼓舞和苗家的古老吊脚建筑群深深吸引。

  随着山寨开门迎客,50多岁的李友根经营起了农家乐,“来这里玩的人,天南地北哪儿的都有,他们对我们这里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好奇。”老李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更成为旅游的灵魂,成为生活中的时尚元素。

  10年前,旅游带给人们的是一张张“到此一游”的合影。今天,人们之间交流得更多是异地那些自己最感兴趣的风土人情。汉诗旅游、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让人心生向往。

  2012年,乌镇是年接待人次近500万、旅游收入增速达30%以上的全国10大景区之一,并已名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获得了“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但在2000年前,乌镇旅游几乎是一片空白,一年的游客总数仅有茅盾故居的3万名参观者。是什么让千年乌镇重现生机?乌镇镇长陶咏椿说,是文化,“以文化为灵魂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让乌镇有了影响力,给乌镇带来了财富。”

  “这是一个有故事、有文化的地方。”走在乌镇婉转清澈的小河边,山西游客王文清说,“这里最值得人留恋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文化气息。”

  今天,渐渐从睡梦中苏醒的乌镇、同里、束河、白沙……这些古老的城镇正在因旅游焕发新的活力。今天,安阳殷墟、福建土楼、山西五台山,以及6月29日刚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元上都遗址,正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品质的未来:

  让游客玩得更好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现,全国大约68%的出游游客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苏浙沪一带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所以出现和通常认为西部是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观点相悖的现象,“是因为旅游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常态化生活方式,经济发达、文化普及度高、公共服务相对完善的区域,游客在其中行走也好,居停也罢,都会感到很舒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解释说。

  游客们早已厌倦了景区人堵车堵,在故宫门票10年不涨、布达拉宫限流、杭州西湖免费开放等措施实施中,如何保证旅游品质已引人关注。

  北京故宫被网友们赞为全国“最厚道的景区”。自2002年至今,一直保持着淡季40元、旺季60元的价格。对此,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解释说,门票对故宫的意义在于调控客流,保护遗产,2011年故宫接待中外游客1400多万人,门票收入共6.5亿元,全部上缴国库,日缴日清。同时,故宫获得了3.2亿元专项经费,用于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等。

  高品质、更舒适的旅游走进百姓生活的背后,是国家对旅游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2011年,全国旅游项目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67万亿元,当年实际完成投资2064.26亿元。海洋旅游、高山滑雪、温泉康体等旅游新品种正成为新的投资领域。

  对游客满意度、旅游舒适度的重视,更被各地前所未有地提到新的高度。今年端午小长假,北京市专门对故宫、颐和园等6个景区人流量进行试点监测,并发布游览舒适度指数。以端午节上午11点为例:故宫及周边地区1.76万人,游览舒适度指数3;颐和园1.53万人,游览舒适度指数4;等等。这样,一些游客就可以根据人流量提示,尽量错开游览高峰,安排好出游时间。

  10年来,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和高速增长期,有力地推动着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越来越庞大的旅游大军,为我国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梁靖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