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与泼彩并融 传统与现代相携—访当代著名画家徐葆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20:47 来源: 上海侨报7月4日,当代著名画家徐葆欣绘画作品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他在国内外举办的第三十一次个人展。此次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澳亚俱乐部、上海市收藏协会共同主办,筹办期间又得到了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馆、上海市侨办、上海市侨联、泰中艺术家联合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上海市文广局的指导。
年近古稀、旅日十年又沉潜十年的画家徐保欣,携自己的五十余幅近期佳作在展览上与观众见面。
墨色田园,信手拈来是神笔
回溯徐葆欣的艺术之路,是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家乡上海青浦开始的。
徐葆欣1943年出生在上海青浦,自幼喜欢绘画。1960年,他参加上海美专的考试,成为几百个郊区考生中唯一被录取的青浦区考生。在画坛众多好友的眼里,徐葆欣为人谦逊严谨,这与他早年求学于堪称上海美术人才摇篮的上海美专,受教于唐云、应野平、俞子才等诸多名师,耳濡目染前辈们高洁的品行和操守有关。与他同届的美专学友,后来大多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里成为佼佼者。如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旅美画家吕吉人等。徐葆欣在特殊的年代里执着求学、负笈海外探求艺术突破的故事和很多老美专同学的经历一起,很快在后来的学子中不胫而走。
徐葆欣的山水艺术大致可分为二类:第一类带有通俗意味,是来自于现实的写生山水;第二类是近十年来创作的,集抽象与意象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的泼墨山水。
徐葆欣的写意小品里,流动着童年对乡村的美好记忆,充满人间情怀的恬淡。村口的嬉戏,夏日的小憩,暮归的羊群,过年的鞭炮……正如画家所言:“这些都是我童年时农村生活的场景,因为打动我,我就用画笔去记录,那时,我从来不画那种浮在表面的形式感的东西。”这种发自生命本源的生动质朴,促成了“信手拈来是神笔”的佳作,也是画家对于人生和生命的真诚体悟。
上世纪八十年代,徐葆欣追慕中国画大师傅抱石、高剑父等人的学艺之路,希望能东渡扶桑继续深造。已经在深圳、广州成功举行过画展的徐葆欣获得时任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西山畅一的推荐,前往著名的日本皇家高等学府庆应大学学习。
东瀛十年,徐葆欣潜心于思考、寻找、选择——思考着已有千年文化积淀又面临时代挑战的中国画向何处去,寻找着自己艺术创作的新的突破口,选择着自己艺术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并创作出集抽象与意象为一体、在平凡的景色中传递出幽深内涵的徐派泼墨山水。而如何传承其师俞子才、应野平的艺术,尝试如何融入异域元素,与同道中人拉开距离,也正是画家海外学艺后自然产生的泛文化思考。
泼墨山水,融贯古今有新意
归国后,徐葆欣从市区移居郊外,告别喧嚣,远离浮躁。他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而是沉下心来,潜心作画,重新调整人生坐标,埋首于泼墨挥毫,不断探索,迎来了艺术上的一次全新裂变。
徐葆欣的山水除了笔墨以外,最令人瞩目的是泼彩和泼墨的和谐结合。他的作品颇得张大千晚年在泼彩山水中“气傲烟霞,势凌风雨;槎枒之形,麟皱之状;随意纵横,应手而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的幽深意境。但徐葆欣并不满足于对大师的深悟,而是以此为突破口,继续大胆尝试,反复探索,终于创作出既现代又颇有古意的泼墨山水。
中国水墨本不以形全、形似为标准,“神似”即佳。徐葆欣在东方人文精神内涵的表达上,借古开今,创造出自身“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元素”的山水画世界。
对传统的笔墨,徐葆欣具有海派画家求实求新的现代观念。他的泼墨写意山水画,是一种现代观念和着灵性对传统山水的创新,其抒情与表现合一、大写与精当通融,为当代海派山水平添华彩。
徐葆欣以大写意表现诗境的文人画,其画笔在画面信步游来,如入无人之境,满目清辉,水墨一清如水,隐约透心,墨与水的相互渗化作用,呈现出奇幻莫测的效果,墨色之变幻和浑然一体的笔墨结构,处处着意又处处率意。在可控制和不可控制之间蕴藏着向外的张力,达到笔墨浑沦的效果。不难看出,画家是在一种宽泛和谐、悦乐的精神状态下挥写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山河美景。
徐葆欣的作品透现出画家艺术气质、精神品格、思想高度、笔墨技能、人生道路的不寻常,彰显出特殊的灵动、厚重与禅意,形成了泼墨与泼彩并融、传统与现代相携的独特风格。
艺无止境,面壁十年再突破
与徐葆欣的绘画艺术息息相关的是他在推动中日艺术交流上做出的努力。从庆应大学毕业前夕,两名日本教授分别邀请他到大阪美术电影厂和美术大学当教授,徐葆欣婉言谢绝:“我已经在贵国创办了中国水墨画教室……”
在庆应大学研修期间,徐葆欣在东京创办了第一所中国画教室,那段时间,他“把时间剪碎了安排一天紧张的生活”。值得欣慰的是,几年后,一批学生相继成才。其中,有的日本学生成为职业画家,有原先开办书道院的学员增开了绘画课程,还有一个印度留学生,学成后回国成为专业美术教师……
1989年,一个由中国画家创立的书画团体——“欣成会”在东京成立。在日本各地的会员达到两百余人。除了日本会员,还有来自法国、印度、夏威夷、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侨民。四年后,全日本水墨画协会会长、日本炭火会会长先后拜访欣成会会长徐葆欣,希望“欣成会”集体加入他们的协会。徐葆欣婉拒并说:“我尊重日本画。我是来传授中国画的,我有我的办会宗旨,愿意同贵会多交流,但仍然保持自己的特点。这样不是更好吗?”
《东京新闻》在名流版以“草根一样的日中文化交流”为题报道:“日本学生在正宗的老师那里学到了正宗的中国画艺术,来描绘灿烂的世界美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东京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报道了徐葆欣的艺术活动。
对于艺术,徐葆欣兼收并蓄,不断融合中日传统绘画的技艺与风格;对于未来,徐葆欣坦言艺无止境:“‘十年磨一剑’是我的宗旨。我还会面壁十年、默默耕耘。不管成功与否,但终会有一批画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