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FD I面临流入流出双向挑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6 01: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内瓦时间7月5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TA D)发布《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全球FDI流入量有所下降,预计全年FDI增长速度将放缓。贸发组织最新的世界投资前景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仍然是对FD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

  但报告同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带来了挑战。2011年中国FDI流入量增速低于全球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水平。今年1至5月,中国非金融领域FDI流入量下降了约2%。2011年中国FDI流出量减少5%,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中国的全球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6位降到2011年的第9位。

  预计

  今年全球FDI增速放缓

  《报告》指出,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出现动荡,全球FD I流量依然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平均值,达到1.5万亿美元,但仍比2007年最高水平低约23%。

  “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主要新兴市场出现低增长率可能性再次抬头,将有可能影响到2012年的FD I。”《报告》指出,从主要的指标中可以看出这一趋势,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金额在2012年前5个月首次下滑,2012年第一季度FD I流入量也有所下降。因此贸发组织预测,在2012年全球FD I增长速度将放缓,流量约在1.6万亿美元的水平上下浮动。与此同时,长期展望则显示全球FDI增势稳健,“如果不发生宏观经济动荡,全球外资流量将在2013年达到1.8万亿美元,2014年达到1.9万亿美元”。

  从投资流向的区域来看,《报告》指出,2011年发展中经济体的FD I流入量仍然接近全球FD I流入总量的一半(45%),增长11%,达到6840亿美元,再创新的纪录。2011年,流入转型经济体的FD I另占全球流入总量的6%,增长了25%。

  值得关注的是,流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FD I增长了14%,达到3360亿美元。该区域占全球流入总量的比例已经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2%提高到2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的FD I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流入东盟的FD I达到1170亿美元,增长了26%,增长速度远高于东亚的9%。

  在投资政策方面,2011年许多国家继续对各行业的外国投资实行宽松化政策和促进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新的规制和限制性措施继续出台,包括以产业政策方面的理由出台的措施。

  报告还指出,跨国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新高,但是对外投资的意愿似乎并不强烈。报告显示,跨国公司的现金持有总额预计为5万亿美元,但最近的数据显示,这些公司持有的额外现金储备仍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当前这种现金“过度”储备的现象有可能会在未来推动FDI大幅飙升。

  除此之外,2011年全球FD I还呈现以下主要趋势:就价值而言,已经连续两年呈下滑趋势的绿地投资项目在2011年稳定在9040亿美元水平;流入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的FD I在下滑两年后开始止跌回升,与此同时,制造业的FD I有所减少;所有主要的国际生产指标均显示,外国子公司的经济活动愈发活跃。

  压力

  中国FDI面临流入流出双向挑战

  据贸发组织统计,2011年中国FD I流入量增长8%,达到124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2269亿美元);FD I流出量降低5%,至651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九,居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香港、比利时、瑞士和俄罗斯之后。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向FD I存量估计约为7120亿美元,外向FDI存量约为3660亿美元。

  此外,中国吸引FD I的结构开始向服务业倾斜。由于流入服务领域的FD I增加,流入制造业的FD I减缓,进入服务业的FD I首次超过了制造业。在服务业中,房地产、贸易和商业服务一直是吸引外资的重要行业。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继续开放金融市场,外国金融机构通过并购和内生增长扩大市场份额,流入中国金融业的FD I有望增长。

  “当前世界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带来了挑战。”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指出,2011年中国FD I流入量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8%)低于全球水平(16%)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水平(11%)。今年1至5月,中国非金融领域FDI流入量下降了约2%。

  詹晓宁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指出,从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吸收外资的连续下降,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2011年全球FD I在第二、三季度大幅增长,四季度开始下降,今年前五个月全球FD I也仍然是下降的,因此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球的趋势。其次,从中国国内来看,效率导向型的吸收外资在减少,即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资在向东南亚转移,因为东南亚低要素价格对外资的吸引力在上升。此外,前几年中国吸收外资一直大幅增长,基数比较高,这也是造成当前下降的原因。

  研判全年中国吸收外资形势,业内普遍认为总体上比较严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分析说,国际和国内双重压力使得今年吸收外资形势严峻。从国际来看,欧洲债务危机还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欧洲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下降。美国政府倡导“制造业振兴”、推出“选择美国”等计划,鼓励资金回流。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还借欧债危机之时加大了对欧洲的投资。另一方面,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的新热点。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全球直接投资流向发生变化。从国内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供应趋紧,融资困难等多重压力仍然并存,外国企业扩大在华投资的意愿受到了一些影响。

  对外投资方面的情况也值得关注。贸发组织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FD I流出量减少5%,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中国的全球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6位降到2011年的第9位。“中国对外投资的下降是没有料到的”,詹晓宁说,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这样的下降值得重视和思考。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造成中国对外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投资环境的变化,一方面部分国家地区政治动乱,使得企业海外投资会遭受损失,另一方面,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尤其是部分针对中国的投资保护,是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原因之一。

  转型

  吸收外资重点应从“量”到“质”

  无论是在总量方面还是结构方面,中国吸收外资近年来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来自联合国贸发组织的专家和国内的专家均认为,中国吸收外资的相关政策应该做出适当调整。

  贸发组织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外部资金流入放缓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增长和就业方面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从这一点上讲,外资的数量仍然重要。因此,保持相对稳定的外资流入水平仍然是合理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看到FD I流入带来的资本之外的效应,特别是在研发、技术转让、竞争、示范效应、关联及溢出效应等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就这一点而言,应更多地强调外资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梁国勇认为,外资政策应实现从以数量为主到以质量为主的根本转变。高科技行业、跨国公司总部职能、研发、品牌管理等都值得特别重视。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服务业发展对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升级和增长的重要性,在服务业领域外资方面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与国家推动企业海外投资和服务贸易出口的战略相辅相成。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FD I流入减缓加大了中国经济短期下行的压力,但长期中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持续性的减少会带来负面影响。政策着力点应该在给出优惠的办法吸引技术更高的企业进入沿海地区,或吸引FD I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詹晓宁指出,中国目前采取的产业政策导向的吸收外资政策是正确的,拉美一些国家也开始纷纷效仿中国的政策。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全球产业链发展的趋势和活动的形式,要注意区分产业内的高低端环节,不要将产业的高端和低端一概而论,因为即使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产业内也是有高端环节的。

  而在对外投资方面,詹晓宁表示,欧美经济的困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中国企业应抓住欧美经济和债务危机的机会扩大海外投资的力度。与此同时,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特别注意实施严格的社会责任标准,在投资东道国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从而为企业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来自新兴经济体竞争和发达国家资金回流的挑战,但中国仍然是对FD 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贸发组织2012年进行的世界投资前景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东道国排名中,中国排名第一,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美国和排名第三的印度。中国在此项调查中一直排名首位,显示中国仍然是对FD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