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回收新政:拆解商的春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6 04:57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回收新政:拆解商的春天?
楚天金报讯 图为:旧家电看着不起眼,实则关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记者邹斌摄)

  文/本报记者乔奇 图/本报记者邹斌

  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中,废旧家电拆解企业或可觅得“金矿”。7月1日,备受瞩目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按照规定,废旧家电拆解企业,能够从基金中获得彩电、电脑85元/台,洗衣机、空调35元/台的定额补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5月底,我省数家拆解企业都已接受了检查。业内估计,该《办法》的管理细则最早或在7月出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具有资质的拆解企业60%处于半停产状态。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回收基金的征收与补贴的发放,短时间内也很难扭转当前正规回收拆解企业开工不足的尴尬现状。

  “以旧换新”结束

  “回收新政”本月起实施

  7月3日中午,来自罗田的赵师傅骑着电动车奔波在武昌街头,电动车的篮筐上挂着“高价回收旧冰箱、旧洗衣机”的牌子。一个上午,他只收到了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空调窗机,这两台废弃电器如果卖给他位于司门口的上家,“最多能赚20元”。

  老赵收旧家电已有好几年。他告诉记者,收货越来越困难。2010年他和表兄刚来武汉收旧电器的时候,最多一天曾经收过70台。现在,一天收个七八台已算很走运了。

  老赵知道家电业的“以旧换新”政策已经结束。他不知道的是,新的替代政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已于7月1日起实施。这个新《办法》,对于他所在的这个似乎不太起眼的行业而言,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家电拆解行业等待此次“新政”的出台已逾半年。

  去年12月31日,持续了两年之久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正式退出。两年中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迅速膨胀的家电拆解产业,随即出现“无米下炊”的尴尬。而另一部分曾经靠回收旧家电后套取补贴资金的灰色商家,亦偃旗息鼓。

  湖北于2010年纳入家电“以旧换新”第二批试点。此后,具备家电拆解资格的企业,从先前的“格林美”一家,发展到包括金科、蕲春鑫丰、大冶有色、武汉博旺兴源物业、东江环保等6家企业。今年初,好几家企业都传出了暂停家电拆解业务的消息。

  受制于技术、物流和回收成本,长期以来,家电正规回收拆解企业一直入不敷出。此次“新政”,采用“一征一补”的办法,一方面对生产企业和进口企业征收回收处理基金,征收标准为彩电13元/台,冰箱12元/台,洗衣机、空调7元/台,电脑10元/台;另一方面对家电回收拆解企业采取补贴政策,由上述基金给予彩电、电脑85元/台,冰箱80元/台,洗衣机和空调35元/台的定额补贴。

  行业怪圈待破解

  拆解工厂出钱收不到货

  新政无疑是回收拆解企业的一剂强心针。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家电回收拆解,以一台废旧27英寸CRT彩电为例,收购价一般为70元,拆解后废旧品可卖约60元,加上每台20元的拆解成本,企业可能亏损约30元。但是,如果补助85元,企业则可获利约55元。

  然而,新政出台后,拆解企业靠着政府的补贴,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当前“吃不饱”的现状,业内人士仍存疑虑。

  洪山广埠屯一带是目前武昌最大的旧家电回收集散地之一。

  在洪山电脑大世界做了10年回收的老板王辉(化名)告诉记者,2006年前后,武汉回收旧家电的大老板约有两三百号人。但目前人数已锐减。“家电产品升级太快,导致新品价格下降。新品价格下降,旧货市场就不好做。”王辉说。

  根据多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的估算,真正进入正规拆解工厂的旧家电不到四成。“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后,拆解厂商开始求助于个体商贩,收货价格略升,但四成这一比例应不至有太大变化。原因是个体商贩转卖给正规工厂所获得的利润,远小于“许多人走地下工厂的利润”,因此,个体商贩收货再转手卖给正规厂家的动力明显不足。

  据了解,前些年,业内有老板一年可以收10万台旧货,然后以“快甩”的方式直接卖到广东番禺一带的地下翻新工厂,做得好的话一台可以净赚50元。

  关于旧家电地下翻新工厂的猖獗,老式CRT彩电是最典型的例子。CRT彩电最值钱的部分是显像管。“在许多地下工厂,显像管用国内的旧货,电路板从国外的洋垃圾里面淘。再定做新壳子,就可以做成翻新机。”王辉说。其他类似电脑、冰箱、洗衣机的翻新机也大同小异。据介绍,这条家电地下产业链在国内已存在多年,销售途径目前甚至已转到了网上。个体商贩因此获得的利润,要远超直接转手给正规拆解工厂的利润。

  一面是游击队大举收货流入地下渠道,一面是正规厂商网店有限、出价又低,正规拆解工厂有钱也收不到货,属于“情理之中”。

  来自供销系统的数据显示,当前我省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银行、学校等电器使用大户及家庭使用者所保有的旧家电数量,约为600万台。按照业内四成旧家电进入正规拆解厂家的估算,不过240万台。问题是,仅“格林美”一家公司在湖北的拆解产能,即达到一年8万吨,约合200万-300万台废旧家电。

  拆解企业已在行动

  企业版“以旧换新”呼之欲出

  除了拆解亏本外,明知有货源却收不上来,导致产能剩余。这是国内正规拆解工厂一直以来面临的两大难题。新政的推出,在弥补拆解企业亏损的同时,也给了拆解企业完全不同的回收议价空间。后者或可缓解拆解工厂收不到货的尴尬。“以旧换新是临时性的政府行为。但此次新政以行政立法的方式将资源再生利用中的利益确定下来,无疑是一大进步。”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

  对此,“格林美”湖北公司的老总王健颇为赞同。据介绍,在“以旧换新”取消、新政出台之前,该公司已开始着手与家电生产商和销售商合作,联手对旧家电换新家电进行补贴。目前,该公司已与苏宁、国美等销售商合作,采取三方共同出资补贴的方式,吸引居民“以旧换新”。“新政实施后,最高85元每台的拆解补贴,将极大扩展我们与家电生产厂家和销售厂家的合作空间,同时也增强我们与个体回收商的议价能力。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以前的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王健说。

  这一“企业版”的“以旧换新”效果显著。“格林美”计划今年回收家电150万台,但6月一个月即回收旧家电20多万台。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资源再生行业而言,与其让政府直接补贴“以旧换新”,不如让拆解企业自身成为“以旧换新”的主体,后者可能更有效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