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乱象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10:13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持续上升的物价指数终于在今年7月见顶,可是之前多次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的上调让市场的流动性颇为紧张,一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就此显现。持续上涨的融资成本让企业想尽各种方法“找钱”,通过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进行银行贷款的现象弥漫开来。继温州借贷危机问题出现后,很多市场人士开始担忧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过多的问题。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激增,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计有840家上市公司披露担保事项,合计提供担保8978.8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合计净资产为26088.9亿元,担保额占比34%。而2010年全年也只有809家公司披露了担保情况,合计担保金额7061.8亿元。

  对外担保数额巨大 次数增多

  有媒体统计,今年有13家公司的担保额过百亿元。其中深国商的净资产只有3879.02万元,而今年已披露27亿元的担保金额,是其净资产的69倍。另一家对外担保大户是位于重庆的房地产公司金科股份,以4.7亿的净资产,也担保了42.29亿元,担保额是净资产的近9倍。

  今年以来,对外担保次数增多的公司有很多,比亚迪、众合机电的担保次数都达到101次;景兴纸业的担保次数达到81次;建发股份合计提供了30笔各类担保,担保额超过净资产的5倍多。申华控股今年共计披露了50笔担保,平均每周都有一笔担保情况披露。今年还有21家公司披露的担保数量在20笔以上。

  据统计,今年担保额大于净资产的公司有83家,担保额为净资产2倍以上的公司有25家。

  一些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金额巨大,担保风险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承受能力。2003年末发生了轰动证券市场的“啤酒花”事件,董事长失踪,股价连续13个跌停,致使广大股民深受其害。最后查证在一系列问题中最具杀伤力的便是数额巨大的违规担保,啤酒花隐瞒了近10亿元的对外担保。

  为子公司、关联企业担保,互保现象普遍

  近一个月,香溢融通三次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永泰能源两次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贵州百灵和西部材料也多次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新湖中宝与绿城中国先后两次互相提供担保。

  从今年披露的信息来看,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主要形式是为控股子公司担保;此外,还有部分为关联方担保和互保现象。

  如果企业资金面紧张,担保逾期、甚至无法还款的情况发生,而上市公司又多是为子公司、关联公司担保,一旦发生风险,均在内部消化,将无法有效转移到外部。

  早在1996年前后,证券市场首批退市的上市公司之一的粤金曼,被拖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股东粤金曼集团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9.95亿元,这其中,粤金曼仅为粤金曼集团的所属企业水产发展总公司提供的担保就高达2.7亿元。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违规对外担保现象也有所抬头,9月末,由于巨额的对外担保未经过合法程序审议,ST海龙包括原董事长在内的多名高管遭到了深交所公开发文谴责,其违规担保涉及的金额超过8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总额的近九成。

  不管怎样,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或互保,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融资。宏观来看,这种操作有利于调剂短期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的。但是从各个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本身的目的来看,就并非纯粹地简单为了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了。

  现在宏观上流动性紧张,市场上资金炙手可热,如果监管不严、风控不力,上市公司担保为企业从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贷来的资金被挪为他用,风险将无法估量,正如上述所讲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数额都比较大。

  随着上市公司担保数量的增加,担保链也将形成。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滥用,会使得巨额资金被占用或逐渐蒸发,同时也是企业之间风险的相互转嫁,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到的不仅是某个上市公司,而是对整个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冲击,身在其中的所有投资者都无法独善其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