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苹果确系自作自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22:49 来源: 新浪财经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高德(Howard Gold)撰文指出,苹果对于自己目前遭遇的公关危机是有很大责任的,正是他们向供应商施加的持续压力,留给供应商的已经很薄的利润使得后者基本不可能改善工厂的环境和提高工人的待遇。
以下即高德的评论文章全文:
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的iPad就摆在我眼前不远处。它确实非常出色,线条简洁,操作便利——我想,不久前去世的乔布斯(Steve Jobs)肯定会愿意听到人家这样称赞他的作品吧。
无论是阅读杂志,玩“愤怒的小鸟”,共享家庭照片,观看电影,还是派作许多其他的用途,这都是相当不错的。这是个设计领域和工程领域的双重奇迹,为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带来了愉悦和启迪。
至iPad问世,一系列精彩之极的产品达到了高峰,而在过程当中,苹果也成长为我们这个时代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他们还超越了美孚,成为世界上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总身家超过了4000亿美元。在第一财季当中,苹果(AAPL)售出了3700万部iPhone,营收和盈利都超过了分析师们的预期。
不过,这愉悦,这启迪,这成功并非全无代价:iPad和iPhone都是在一些堪称全球最可怕级别的血汗工厂制造出来的。
近期以来,《纽约时报》的一系列报道将之前鲜为人知的事实逐渐呈现在了美国公众面前,让大家了解了苹果在过去十年当中是如何绕开了美国的劳动力,在亚洲建立起庞大的供应链,生产出数以亿计的新产品的。
可是,他们所依赖的中国工厂,尤其是台湾电子制造业巨头富士康,却充斥着种种问题——低工资,长工时,还有糟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这一切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为数众多的自杀,以及生产事故造成的伤亡。
不错,最近几年,苹果已经试图影响自己的供应商,要他们做出改进,提高员工的待遇,但是我所采访的两位专家都认为,苹果所做的远远不够。苹果的批评者们指出,苹果为了自己获得更高的利润,一直在压低供应商的利润率,而且他们持续不断地向新产品进行转型,这也同样意味着供应商很难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
时报的文章和其他的讨论或许会成为变化的催化剂。在这些报道问世之前,苹果就史上首次公布了自己几乎全部供应商的名单,而且还静静地加入了一个以工厂安全标准严格审查闻名的组织。
投资者也开始关注了。所谓社会责任基金的经理人们现在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买进苹果的股票,而另外一派则是杯葛的态度,不过即便买进者现在也有所担心,担心消费者的反应可能会影响到苹果的利润,还有股票的价格。
Calvert Investments的社会责任基金就持有苹果的股票,其资深副总裁弗里曼(Bennett Freeman)强调:“这肯定是他们(苹果)目前最重大的挑战。”
“因为史诗般的产品创新,苹果已经赢得了历史性的名誉。苹果不可能两面都照顾得很好——他们既要对股东负责,又要对消费者负责。”他接受采访时对我表示,“时报的文章……清楚地暴露出了问题,暴露出了他们面临的巨大风险。”
这些文章介绍,苹果正变得愈来愈以来自己的全球供应商链条,尤其是富士康,这家台湾公司在若干中国城市都建立了巨大的厂区,每一处工厂都雇用了成百上千的人。通过为苹果、戴尔、惠普(微博)、微软(微博)和索尼等公司代工,富士康现在已经成为了40%全球电子消费产品的生产者。
这些工厂的状况简直可以用野蛮来形容。工人十二小时一班,每周工作六天,而每天的收入不足20美元。许多工人都居住在极端拥挤的集体宿舍,好几个人分享一个小房间,而且还没有空调。还有很多报道披露,富士康雇用了童工——尽管苹果最近的一次供应商审查显示,童工的数量已经有所减少。
工作是高度机械的,而且压力巨大。过去两三年间,就有十七位在中国富士康工厂工作的工人自杀。于是富士康装上了巨大的安全网,以防止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工人们的工作环境还充斥着有毒的化学制剂,以及达到危险程度的粉尘——去年,在中国成都的富士康工厂,粉尘还导致了重大爆炸事故。
既然富士康同时扮演着那么多公司,那么多产品的供应商角色,为什么大家要单单拿苹果出来说事呢?
“理论上说来,苹果已经制定了计划,而这些计划在我们看来应该是属于比较好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的资深环境、社会及管理分析师伊斯特曼(Meggin Thwing Eastman)是一位科技和电信行业的研究专家,她表示,“可是,对于执行情况,我却有所怀疑。我们对苹果的问题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其他公司的还不得而知。”
伊斯特曼解释道,苹果历来就有保密的企业文化,这就使得他们对外界的反应较为迟缓。可是,关键其实在于,苹果在不断挤压供应商,使得后者的利润率变得非常微薄,这样供应商自然也就很难有愿望和能力去提高劳工的报酬,或者改进工厂的安全。“只要你愿意,你当然可以制定任何的规则,但是只要你不肯给供应商足够的利润来提高劳工待遇,一切都没有意义。”时报的报道中,一位前苹果高层直言不讳,“你压缩他们的利润率,其实就等于迫使他们牺牲安全。”
伊斯特曼进一步解释说,对于市场对于苹果产品的巨大需求,以及几乎每年都要一次够“酷”的产品升级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她说:“几乎无论任何时候,劳动条件改善在日程上都会和必须完成的生产额度形成冲突,而每一次,自然都是保证产出占据了上风。”
“对产品创新的需求是一方面,对于不断转变的需求也非常迫切……一切为了销售额。”Calvert的弗里曼补充指出,“苹果现象级的商业成功,其实都使得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了。”
现在苹果可谓是如坐针毡,我向他们发去了两封采访邮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们的《苹果供应商2012进展报告》发布于1月13日,宣称去年对供应商的审查力度加大了80%。该公司说,他们已经“扩展了我们的年龄确认程序”,以消除工厂使用童工的情况。他们还颁布了新的要求,以杜绝供应商工厂再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
同日,公平劳工协会(Fair Labor Association)宣布,苹果成为了第一家加入该组织的科技公司,这一组织创建于1999年,旨在对全球工厂的工作条件进行监控。弗里曼告诉我,协会历来都会对供应商的工厂进行严格的独立审查,“苹果在加入协会的时候,对此肯定是了解的……他们将服从要求”。
希望是如此,但是苹果其实不难想点别的办法么?比如说,他们有1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他们完全可以拿出一点来改善那些工厂的条件,或者干脆收购一些关键供应商的股份。不然的话,他们留着这些钱干什么,难道还要收购雅虎不成?
我个人并不持有苹果的个股,但是确实通过自己持有的共同基金和指数基金投资了苹果股票。目前,我还不打算放弃这些投资。在近年以来糟糕的股市背景之下,苹果却为许多投资者带来了亮丽的数字,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人们对该公司采取“疑罪从无”态度的可能性。
可是,苹果的消费者对于产品升级的持续需求,对于新产品的高度期望,这些最终都对苹果的供应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制造出更廉价更优秀的产品。这自然会推动创新,但是也会造成种种无意识的后果。
我的手机合约今年晚些时候就到期了,我原本的打算是买一部新型的iPhone,根据我的预期,iPhone 5那时候应该已经出来了。可是现在我却改了主意,我想要等等看,看苹果是否能够在那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如果他们做不到,我还将继续使用安卓手机。归根结底,一切都取决于消费者的陶都,在这个领域,我想我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要求苹果按照正确的方式行事。(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