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2012年是结构调整之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14:22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2年1月7日,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蓝墨水新年论坛”隆重举行。本次新年论坛以“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为主题,立足回顾2011全年经济情况,展望2012宏观经济趋势。图为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发言。
王小鲁表示,2012年是结构调整之年。如果经济增长率在8%-8.5%之间,那么这样一个增长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在结构不平衡的条件下。我们不应该过度的追求经济增长,不应该继续实施财政扩张政策来保增长,我认为应该重点放在结构调整,推进改革,为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以下是发言全文:
谢谢主持人,谢谢蓝墨水,也谢谢到场的各位。我想还要感谢没有机会到现场,但是通过视频关注这个论坛的观众们。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2012及未来宏观经济的展望。我谈一下我对近期宏观经济的看法,也想谈一下中长期经济的一些问题。我的看法也可能和各位一会儿要讲的嘉宾的观点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会后会很认真的听大家对我的批评意见。
我向第二场的几位嘉宾道歉。因为我知道他们会点评我说的话,但是我因为下午还有另外一个活动,所以没有办法听完这个讨论。会后我会通过视频来关注。我不在各位嘉宾也可以放开了对我进行批判。
先说一下我对近期宏观形势的看法。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渐走低,前三个季度分别是9.7、9.5、9.1,四季度我想会在8.5左右。全年增长率略高于9。第二,出口增速放缓,全年货物贸易顺差可能会收窄到1600亿,这个数字是最近商务部长陈德铭讲的,我原来的估计是1500亿。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会降到3%左右,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过去一年诚然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扣除价格因素之后的实际增幅可能会降到17%左右,比2010年降2.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增长仍然快于2010年,但是现在看来,居民消费的增长还不能完全补偿由于投资和出口放缓带来的影响。过去几个月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我们的货币政策在收紧。这个收紧的货币政策也带来了资金的紧张。总的来看,这是2011年我们经过的整个事情。2012年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我的看法总的来说是由于需求约束,会导致经济下行,这个看来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的事情。首先是因为受到欧美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出口增速会继续放缓。进出口恐怕会收窄。
我估计2012年,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是负贡献。长期以来,投资率已经过高,过高的投资率导致了持续的产能过剩。2012年如果我们继续实施刺激性的政策来推动投资,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我想这方面过去已经产生的副作用已经很大了。所以2012年恐怕不太可能用一个扩张性的政策来推动投资。
在投资需求方面有两个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个方面是房地产投资,一个方面是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方面,由于房价下行的预期会导致房地产投资放慢。但是因为我们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加快,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房地产投资下降对增长带来的影响。
消费投资方面,这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需求方面的因素。过去一年,消费增长总的态势还是可以的,今后我想2012年,这个增长态势有可能继续保持。但是不一定能够根本扭转消费力持续下降的局面。所以概括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我想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会低于2011年,我个人估计可能会降到8.5%或者是以下。CPI会进入回落期,2012年可能降到3%以下。这是我个人的估计。房价已经进入了拐点,所以我觉得2012年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房价下降。
货币政策有适当松动的条件,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货币政策仍然应该基本保持中性,不应该再度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这方面也许一会儿沈建光博士还会讲他的观点,也许我们之间的观点有一点不同。正好,这也是一个大家讨论的机会。
我觉得现在非常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政策过度宽松导致的通货膨胀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教训。我觉得这个教训是需要认真吸取的。总的来说,我认为2012年是结构调整之年。如果经济增长率在8%-8.5%之间,那么这样一个增长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在结构不平衡的条件下。我们不应该过度的追求经济增长,不应该继续实施财政扩张政策来保增长,我认为应该重点放在结构调整,推进改革,为长期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为什么我讲我们的经济存在结构失衡,我想具体解释一下。首先这张图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大概60年期间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和储蓄率的变动情况。大家可以看到这60年当中,消费率是持长期下降的趋势,储蓄率则是长期上升的。特别是最近10年,消费率的下降加速,储蓄的上升加速。现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已经换位。也就是说最终消费降到GDP50%以下,而储蓄率超过50%。这十年当中,尊重消费率从GDP的62%降到47%,居民消费从46%降低到34%,而储蓄率从38%上升到53%,资本形成率从35%上升到49%。GDP已经有了差不多一半用于投资了。
再有就是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在本世纪初的时候,2000年是2.4,这中间一度上升到8.8%,金融危机以后有所回落。总的来看,我觉得我们的经济已经形成了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格局,而这个格局是对长期增长不利的,我们有一个初步的研究,我们发现过低的消费力实际上不利于经济增长。
比较利用的消费率应该是60%-70%之间,而我们现在的消费率不到50%。而且这个下降过程似乎还没有结束。因此我个人看法,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长期持续。第一个理由是巨额的外贸出超无法长期维持,特别是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第二过去的高投资导致生产能力扩张过快,而较慢的消费增长不协调。因此就导致了产能过剩和无效的投资。
大家都知道当投资迅速扩张的时候,我们会迅速大量的生产能力而这样的生产能力需要迅速扩张的消费需求来吸收。如果说没有相应的消费增长,就会形成长能过剩。也就是说东西生产了卖不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无效投资。所以继续扩张投资,只能在短期内拉动内需,但是在长期会进一步的导致内需不足。因为你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一旦他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之后,投资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之后,就会需要更大的需求来拉动。
在这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稍有不同。因为他们不形成工业生产能力,但是这两方面的投资,也不能无限制的扩张。一个例子就是前一个阶段出现的房地产泡沫,再一个例子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高铁已经出现的高铁的过快的扩张带来的一些问题。所以无论是房地产投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我认为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最后过高的投资带来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环境破坏,而且使增长收到了国际资源类产品供应的严重制约。我们知道国外铁矿石市场价格最近几年中间已经翻了好几番,大量的是因为中国需求的拉动。国际市场上价格居高不下,很多资源类产品更是如此,这和我们的巨大需求有着巨大的关系。而资源类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增长带来的收益大量的外流,所以也是对我们未来增长的一个制约。
接下来我想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调整结构转换发展方式。假设我们最终的消费率可以从47%提升到65%,而且和需保持同步增长,同时资本形成率降低到35%左右,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我们仍然可以保持9%-10%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同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可以大幅度的下降,全民的福利水平应该比前一种情况提高1/3左右。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应该能够更可持续。因此我们现在恐怕是面临一个紧迫的结构调整的任务。讲了这么多关于结构失衡的问题,接下来我讲一下结构失衡的内在原因在什么地方?首先是很长时间内,政府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这张图是从不同口径计算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最下面的是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上面的是加上了政府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和社会保障资金收入结余部分。加上这些资金收入之后,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大幅度提高了。
而且三条曲线都表现了同一个趋势,就是从78-90年代中期,政府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而在90年代中期税制改革之后,政府收入持续上升,现在政府收入至少已经占到了GDP的1/3。和政府收入迅速增长同时存在的问题,就是政府的支出结果亟待改善。首先大家都知道,大量存在的腐败导致了公共资金的流失和不合理的分配。第二政府自身消费,特别是三公消费居高不下,行政管理成本不断上升。第三各级政府过份热忠于投资,缺乏监督,导致了大量无效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所以我们迅速上升的政府收入使用状况是不乐观的。近年来的亮点和积极方面是民生支出上升比较快,但是总的来看,这方面的欠帐仍然很多,特别是2亿农民工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大部分人仍然没有解决。
第二个方面,企业的资源性和垄断性收入分配失当,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是企业和金融部门的收入,上升的部分,我想主要来自资源性收入和垄断性收入,比如说石油、煤炭、金融部门收入等等,这些方面的收入比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收入上升的要快得多。由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特别是企业垄断性收入的上升非常迅速,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会出现持续的下降,这个图中用了不同的数据来计算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家都可以看到三条曲线,从30年代以来都是下降的趋势。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居民耨内部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我想这也是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开始改革,经历的短暂的收入差距减少的阶段,但是从80年代中期来看,基尼系数一直上升,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目前达到了0.47。在居民收入的分配体系当中,我们看到居民储蓄呈现上升姿态,这个图中分别计算了城市和农村的平均储蓄率,总的趋势是居民的储蓄在上升。
这和更遭一些时候,有一些数据告诉我们说,居民储蓄率没有上升,上升的只是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现在来看不是这样的情况。三种出现都在个接下来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我们目前面临的结构失衡和中等收入眼睛事实关系。
我们现在面临的储蓄和消费失衡,首先是分配失衡的反映。我们看国际经验的话,收入分配适当与发展停滞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拉美国家,我们看到这些国家过去很长时间内,收入差距非常巨大,特别是上世纪70-90年代,很多拉美国家的收入差距达到了高峰。同时他们也经历了增长停滞和社会动荡。
这种情况和和国家和地区有着鲜明对比。中国从基尼系数来看,已经超过了多数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我们把八个拉美主要国家和东亚的五个国家和地区做成两种数据来做对比,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还有中国的香港和台湾,拉美国家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从上世纪69年代以后,我拉美国家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稳步缩小。
拉美这八个国家,人均是东亚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倍。而到了2008年整个情况倒过来,也就是说拉美国家和地区,按照同一个价格水平计算只是东亚五个国家和地区的1/3,这当中特别是在拉美这些国家收入差距达到峰值的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他们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停滞的。我们看到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与社会分化、收入等等有关。而东亚国家的发展,得益于体制也得益于社会比较公平和比较小的收入差距,所以实现市场条件下的公平分配是跨越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最后我谈一下通过改革实现结构调整。我觉得有几个突出的问题要提一下。一个是关于土地出让制度,目前的制度是需要改革的,我们的房产税改革需要推进,还需要推进更加全面的财税体制改革。第二是改善资本市场监管,改革资源和垄断性收益的分配方式。第三是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第四实现基本社会保障的全社会覆盖和公共服务的全民共享。第五我们要进一步改善医疗和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安全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如果可以维持现有增长方式不变,未来10年平均增长率可能会降到6.7%,高速增长期可能结束。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说我们可以改变几个关键性因素,一个是改善消费合储蓄结构,第二通过改革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我们仍然有可能保持经济增长率在9.3%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可持续的增长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将得以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