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沈建光:人民币从国际化到储备货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15:09 来源: 新浪财经
图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沈建光发言。 图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沈建光发言。

  新浪财经讯 2012年1月7日,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蓝墨水新年论坛”隆重举行。本次新年论坛以“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为主题,立足回顾2011全年经济情况,展望2012宏观经济趋势。图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沈建光发言。

  沈建光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最根本的核心是中国使人民币成为一个可兑换货币。接下来成为一个储备货币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中国越来越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经济体量非常大,出口贸易是世界第一大国。财政政策比较稳定,通胀平均20年只有2%-3%。

  以下是发言全文:

  非常感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我的邀请,可以分享一下我对2012年的看法。刚刚我听了王小鲁老师的发言。我发现其实我们没有什么分歧,我非常同意王老师对长期结构性问题的看法。其实我短期的预测和你也差不多。我很羡慕王老师可以作为学者,可以说政府应该怎么做。我以前在央行做了很多年,我也是这样的风格的。而现在到了投行之后,我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了,每天就是接触金融界,就是现在的金融界会发生什么,而不是政府应该做什么。这是我对2012年的判断,经济会不会硬着陆,政府政策可能会调整,但是他会不会做。第二个就是对一些中长期的判断。这非常的重要,当然我觉得现在可能资本市场今年其实关注的,其实是非常悲观的。如果说你在投资界,我们的股市连跌了2年内,国内的基金经理有的时候比海外的基金经理对中国经济还要悲观。所以我想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讨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今年会不会像现在投资界或者是各个层面上对今年的情况的担忧。这个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一个欧债危机越来越厉害,而且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美国又是大选年,美国债券下调评级。今年达成的协议,到了三月份国债上限又到顶了,又要重新调整。美国经济增长现在看起来不错,但是这建立在大幅度财政刺激的情况下。而欧洲在紧缩,所以美国看起来比较乐观的情形是建立在财政放松和他的居民收入持续下降,他的收入根本跟不上消费。这是海外的风险。国外房地产,房地产拐点出现了,价格还是下降了,现在的调控力度是最严的房地产政策,去年这么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你要是维持一年多才看到了房价拐点。而地方政府因为去年土地出让下降了几千亿的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以及现在货币的紧缩,企业没有钱,信贷卡的非常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投资者也非常有理由去悲观。所以我想今年我的判断,其实今年经济可能就是前低后高。如果要后高,一定取决于政府其实要调整现在的政策,这样才可以避免硬着陆。

  刚刚王老师谈到对货币政策的看法,您觉得是中性的,我认为应该是放松的。后来想想其实也没有矛盾。我觉得有的时候不要给政府忽悠了。你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其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年底提出的这些对下一年经济的判断,实际上做的和这个调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去年,09、10年当时对全年的判断叫做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当时的判断是不需要收紧的,只要中性就可以了。对通胀的判断是4%。结果通胀贯穿了去年一年,最终我们看到货币大幅度收紧,加了6次息,准备金一共上调12次。而且广义货币增速的目标本来是定的16,现在最新的数据是12.7,所以他是一个非常紧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如果说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我想他即使要达到中性的货币政策,他也意味着要放松。因为现在的货币政策其实是非常紧的。去年的货币政策不是中性的。今年我认为可能的情况是名为中性,实质是放松。不仅是政策,而且实际也会发生变化。围绕这些话题,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我们每年去定一个今年的展望。我觉得现在的市场这么悲观的情绪,还是我并不悲观,我最后的基调和王教授非常的接近,还是可以避免的还是可以软着陆的。那么多悲观预测,我这几年看下来,大家年初做的预测,几乎都是错的。去年的时候,大家认为欧洲危机不会出现,美国会复苏。去年上半年我就在说,接下来是第二波欧债危机,结果到了7、8月份,欧债危机爆发了。所以我想,对今年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我想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我们担心什么样的问题,就是在软着陆、硬着陆上。现在有一些问题是不用担心的反而去担心,有一些是要考虑的,反而没有去考虑。

  这是我的一些感想,我07年从国际货币组织到重金公司,08年我觉得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国内对海外的判断。比如说当时认为美国要完蛋了。我记得08年的时候,大家说美元已经走到头了。美元兑欧元1:6的时候,很多人说要把中国的外汇储备换为欧元。我当时在中金跟员工说,警惕美元反转。在现在的货币体系当中,美元肯定不会玩,因为他是国际储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性改革,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再今后十年,从金融方面来看,我觉得应该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推动基本项下逐渐有序的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汇率的灵活浮动,制度的建立等等的问题。如果朝这个方向走,中长期有很多值得乐观的东西。

  时间的关系,我想很快的把刚刚的一些观点回顾一下。2011年是欧债危机,去年年初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欧债是会愈演愈烈,美国当时的繁荣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去年的货币是非常紧的,广义货币只有12.7%,社会融资重量一个季度也跌了很多,而且这也是为什么货币政策会放松。现在经济放缓了,有没有必要维持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还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去年我也提出这个观点。我提出房价有六大重压。我觉得在六大重压之下,我的这个在当时基本上是不被认同的。当时我很吃惊,大家都认为中国的房价会永远涨下去的,我一听这个观点我就很担心,美国06、07年也是这样的看法。最后不断的价码,政府的政策是把房价的打压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所以我通过一个问题是房价不跌,调控不停。现在正好处于一个关键点,如果说现在看到一个房价下降趋势的形成,他只有看到即使放松也不会反弹的情况下才会放松。今年房地产市场如何调控,其实可能是决定中国经济能不能软着陆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因为房地产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也是各方对消费投资的拉动。还有这个是社会负责从09、10年政策的目标是适度放松,最后我们看到不是适度放松而是快速放松。广义货币到20%,去年是非常严的,从高位跌到12.5%。

  结构调整是我刚刚提到的,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块其实做的很快,值得欣慰的是很多改革都在推进,汇率的灵活性也在进行。我觉得现在正好是汇率走向浮动的时候,因为海外看好中国的思潮进来,现在在香港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消失了。这个时候是最好推进汇率浮动的机制。如果看2012年的展望,我觉得还是从海外的形势来看,这是美国的情况,基本上美国现在从08年开始大衰退之后,基本上三四年还是很低迷的增长。美国最大的问题,我认为他是缺乏一个经济模式,供给、生产方面很难看到一个新的增长点,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苹果,这么好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你想想看他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带动他的就业。在美国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两极分化。他现在1%的人收入在上升,大部分的美国人收入都在下降。这个问题很难改变,这就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背景。现在两党越来越走向极端,一个是民粹主义,一个是极端保守主义。这反映在上一次美国要增加国债上限的争议上。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情况。当然美国从长远来说还是有很强的增长潜力。有一点,他的人口增长率是1%,而我们中国只有0.5%,他的人口结构是很好的。包括创新、制度稳定等等的优势,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所面临的问题。这是美国的失业率,他是居高不下的。这一次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到09年美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得到改善,这两年又在恶化了,所以他又走回了老路,就是靠消费、借贷去刺激经济。欧债的情况,我们看一下西班牙,我去年为什么提出欧洲会出现问题,因为欧洲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他是货币同盟,但是他没有财政同盟。希腊出现问题。按理说希腊这样一个国家,非常的小,他的债务对欧债其他债务来说也不是很大。而且要把货币同盟作为一个国家,他的问题就来了。因为他们没有在统一的财政当局,除了问题谁都不愿意承担。而德国的情况是最好的,他最后可能要负担的最多。确实,很多的风险不在经济,而是在其他的方面。这个也可以用在欧洲。这里有一个争论,我最近看了鲁宾尼的论断,他说欧债如果说不解决根本问题,他就完蛋了。所谓的根本问题就是财政,你要把财政同盟做到,第一步是要削减开支,其实欧洲就是这样做的。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各个国家都在大幅度削减开支,欧洲央行也不敢做量化宽松。08、09年对美国很悲观,人民美元一搞量化宽松马上美元超发,全球美元大幅度贬值,而实际上实施了三年来看,美元的汇率还在升值,通胀也没有那么厉害。最终担心的是流动性陷阱的问题。所以很多事情最后的结果和想象的还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看到这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我们的国际收支失衡也有了一定的缓解。但是我们现在要靠过去的出口拉动型的模式,现在也不能持续了。你必须要靠内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政策,要转型转结构,就是转型到国内,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所以这逼着我们向前走,一个是海外动荡的危机,对出口商来说,确实很难,他必须要转型。第二个是中国自己的刘易斯观点也会到来了。所以工资上涨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去年通胀是不能受控,是一个工资推动性的通胀。我们看到农民工收入在改善,而现在最难的是大学生,我看了最近的数据,工作的工资其实这两年没有大的改变,而农民工的工资每年以20%、30%的熟读上涨。而且大家学生刚刚毕业第一年就业率只有85%,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过去担心的是农民工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现在有知识的人反而没有工作机会了。因为过去以制造业低端为主,而现在要转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为主,这也是调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点。我认为中国是可以防止硬找路德,但是条件是政策要放松,政策不放松还是很难的。现在可以看到企业的利润在下降,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的压力是五重大山,不仅是汇率,央行做过一个调查,现在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二是原材料成本上升,第三是银行信贷过紧,第四才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所以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公司上涨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房地产投资在中国经济当中也是非常关键的。出口我们相信接下来肯定是往下走的。通胀肯定也会下降,但是要做09年那样的刺激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也不应该。今年全年CPI为4%左右,但是要下来也很难,因此今后我们看到通胀可能过去十年要高,4%左右会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回归中性,但是要承认他是偏紧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减利率。存款利率现在还是负利率。这也是房地产泡沫的根源,但是你只要把准备金率下调,贷款利率自然就会下来。现在银行基准利率是6.5水平,但是实际上企业拿到的实际贷款利率都在7%-8%,甚至是10%,民间达到了20%,你把准备金下调,自然就是在调实际的利率。

  这是对政策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新增贷款的结构。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情况是过严的。从各种指标来看,去年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中性而是偏紧的货币政策。所以我认为,接下来看,今年可能上半年至少要有5-6次大幅下调准备金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这才会回归中性。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是增加转移支付,增加低收入人的税负,这样的手段是促进内需的发展。

  最后我想提一提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其实最根本的核心是中国使人民币成为一个可兑换货币。我觉得接下来成为一个储备货币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三个条件中国越来越具备。第一个是中国经济体量非常大,出口贸易是世界第一大国。财政政策比较稳定,通胀平均20年只有2%-3%。我们看到韩国、马来西亚都把人民币作为他的储备货币了。如果说你把货币作为一个硬通货,这个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做到了。我们是一个回归正常的举措。我觉得这方面可以做的更快一些。但是如果要成为可兑换货币有一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是市场准入,一般是流通贸易如果说你到了固定汇率,还是跟着美元这在很多过程是非常危险的。最后是利率市场化,这样慢慢的一步一步推进,到2015年我们可能做到基本可兑换。央行认为,人民币可兑换可能就是人民币离岸市场跨境使用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样去理解的话,一些批评就很有道理了。现在境外流通使用是建立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但是如果说整体考虑其他,这都是有机的一体。

  最后希望政府政策可以做到这样的调整,而且今年是一个政治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样比较重要的周期,相信政府会非常的敏感。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货币政策尽管现在说是中性,他还会放松,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一种软着陆的目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