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17年两会期间14涨3跌 分析指资金流动性无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17:41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又到两会时,“听风”炒股票。

    在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日子里,对于A股而言,市场将再次沉浸到鲜有利空消息的蜜月期。

    成都商报记者统计显示,1995年以来的17年中,两会期间的A股“12涨5跌”,上涨几率超过70%。在此背景下,在过去的17年里,A股在整个3月份更是录得“13涨4跌”,上涨几率高达76.5%。

    值得注意的是,两会后的A股市场同样蕴含机会。在过去的17年中,两会结束后的十天共录得“13涨4跌”,两会后的二十天里共录得“14涨3跌”。

    显然,从历史经验看,两会期间,乃至整个三月份,持股待涨是明智的选择。

  成都商报记者 赵笛

  政策转暖

  市场对两会期间可能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有着很强的心理预期,从而造就了A股独有的“两会行情”。而在两会前,消息面已经提前进入到了“听闻”利好声的阶段。

  政策基调转柔和

  临近两会,政策调控之声逐渐柔和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的两会前消息面有着不同寻常的动作。

  从往年来看,决策层往往选择4月、7月和10月份来作为比较重要的政策调整时点,进而也对市场走势产生相应的影响。而今年的情况则不太一样,早在2月13 日,温总理就表态“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随后,包括存准率下调、落实“新36条”、地方债展期、确保保障房资金、“放权”地方铁路、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一系列的“预调微调”政策的讨论和实施陆续出台。

  莫尼塔分析师张志洲认为,维稳政策已经从之前的金融领域扩展到了经济领域,力度也显著强于往年。正是由于“强于季节性”的维稳力度,A股在经济基本面“弱于季节性”的背景下仍走出了比往年同期更强的反弹行情。

  资金流动性无忧

  除了政策松绑以外,市场的资金面也在“降准”后逐渐“活”了起来。

  3月1日,央行执行正回购操作,以3.16%的利率回笼资金200亿元,期限91天。统计显示,本周央票继续停发,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九周停发央票。

  而就在当天,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1周、2周报价较上周高点大幅回落271、222、241个BP,分别降至2.5067%、3.2642%、3.8217%;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周高点亦是大幅回落222个BP至3.28%。

  显然,银行间利率的下降趋势,以及央票的连续停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当前货币市场流动性正渐趋宽松。

  而实际上,从整个三月份来看,流动性的宽松都是可以预期的。有统计显示,3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2440亿元,远高于2月份120亿元的到期规模,甚至高于1~2月份合计1400亿元的到期量。

  国海证券分析师邹璐指出,预计2、3月新增信贷状况相对较好,2月新增信贷在7000亿元左右,3月预计能达到8000亿~9000亿元,甚至不排除更高些。此外,再加上3月份上缴的财政存款较2月份明显减少,同时叠加外汇占款增长等因素,银行间流动性在三月份将迎来难得的宽松。

  在两会前,流动性宽松已经给市场的信心面以强有力的支持。

  先行景气指数继续好转

  除了政策“松绑”和流动性宽松以外,市场还面临先行景气指数的持续走好。

  数据显示,1月PMI为50.5%,相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月回升,季调后的PMI亦明显回升,PMI下滑趋势亦趋稳。分析人士认为,1月 PMI并没有因春节因素出现回落而好于预期,这反映制造业在经历前期快速下滑后正逐渐企稳。虽然,PMI难以像往年节后快速反弹,但仍预计可回升至 51%~52%左右。同时,由于企业开工的逐渐启动,从往年情况看,预计3、4月PMI亦有望延续回升。

  长城证券分析师向威达指出,整体来看,一季度或将是全年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经济的黎明即将来临,未来PMI指标有望筑底回升。

  和PMI类似,PPI环比继续回升,预示着工业企业未来收入改善。

  数据显示,1月PPI环比为-0.1%,虽然仍是负增长,但相比上月的增速继续回升,而且环比季调后的趋势已出现回升,显示工业企业价格继续走稳。

  邹璐指出,由于PPI环比领先同比约6个月,预计PPI同比增速将于二季度逐渐止跌回升,工业企业收入增长也将有望改善,二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有望出现好转。

  俗话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在经济好转的背景下迎接两会,市场的心情自然会更舒畅一些。

  IPO发行减缓

  相比外围市场,A股本身的变化,也构建起两会前的和谐之声。

  首当其冲的便是IPO发行速度的减缓,金额的减少。

  记者根据巨灵数据统计显示,今年2月份,A股只有三只股票发行,即吴通通讯(300292)、中科金财(002657)、卡奴迪路(002656),总募集资金10.77亿元。

  而就在今年1月份,当月发行的股票就多达11家,仅吉视传媒(601929)一家就募集资金19.6亿元;而在2011年12月份,当月发行的股票数量多达19只,仅卫星石化(002648)就募集资金20亿元。

  其次,对于A股一系列的制度性建设,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态度也是十分坚定。

  比如,对于投资者一直诟病的新股发行价格过高的问题,郭树清表示,要进一步改善市场价格结构不合理状况,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和恶炒绩差股问题。

  而就在3月1日,有媒体报道称,郭树清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完善发行、退市、分红制度。显然,两会前,证券监管层正加强对股市的呵护,这也利于两会期间股市的红火。

  数据给力

  17年14涨3跌 会后行情更趋暖

  2012年的两会共计11天。这11天的行情究竟会如何运行呢?两会结束后的行情,是好是坏呢?成都商报记者统计17年来的历史走势后发现,两会期间、两会之后,A股都是涨多跌少。

  三月可持股

  3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指出现小幅下跌,跌幅0.1%。虽然并没有迎来开门红,但投资者无需介怀,因为,从历史数据来看,整个三月份,市场上涨的几率更大一些。

  记者统计显示,在过去的17年里,A股在整个3月份录得“13涨4跌”,上涨几率高达76.5%。

  这其中,涨幅最大的年份是2009年3月份的13.94%,其次是2007年的10.51%;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3月份,跌幅高达20.14%,其次是2005年的3月份,跌幅为9.55%。

  虽然17年来有四次下跌,但2003年和2006年的3月份跌幅分别只有0.09%和0.06%,将此归纳为“横盘”更为妥当。那么,17年中,A股的3月份行情仅有两次下跌。

  由此可见,将3月份称为“维稳月”并不为过。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的3月份之所以大涨13.94%,主要因素还是经历了2008年后的报复性上涨;2007年3月份大涨10.51%则是正处于大牛市的高潮期。2011年、2010年的3月份,沪指分别上涨0.79%和1.87%,上涨的幅度均不大。不过若考虑到这两年沪指均录得下跌,2012年的 3月出现报复性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小。

  两会期间A股涨跌小

  记者统计显示,1995年以来,17次两会行情共录得“12涨5跌”。只要不是大熊市,投资者就无需担心会大跌。

  统计显示,1995年以来,两会期间的五次下跌依次是在2000年、2003年、2006年、2008年、2010年。这其中,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当年的3月3日~3月18日,沪指跌幅高达15.63%。跌幅第二的是2003年,当年两会期间,沪指下跌3.44%;2006年,沪指在两会期间下跌 2.07%,位列跌幅榜第三名。

  两会期间涨幅较大的年份是在2002年以前,比如1995年、1997年、1999年、2002年,沪指在两会期间的涨幅依次是5.83%、9.14%、5.79%、7.88%。2002年之后,涨幅最大的是2007年的3.49%。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三年来,两会期间的涨跌均不大。2009年上涨1.69%,2010年下跌1.94%,2011年上涨0.82%。

  对于近年来两会行情涨跌幅明显缩窄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回归理性。两会更多的是政策导向,而不见得是实际影响;二是2008年后,国内外经济环境仍处于恢复期,上涨动力并不足。受累于自身的情况,比如年报不够理想,行情自然不太给力。

  而对于今年两会期间的行情,从历史经验看,大致可获得三个方面的提示:一是大跌的可能性很小。显然,2012年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08年那样的大熊市;二是上涨的概率较大。过去17年“12涨5跌”的数据足以给予市场信心;三是整体涨幅不会太大。

  两会之后上涨更猛

  如果说两会期间,行情很可能维稳的话,两会之后,行情势必会充分演绎两会中的各种内容。

  成都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三月上半月的行情一般振幅较小,后半个月,则会出现大概率性的上扬。

  以两会结束后10个交易日来统计,过去17年的行情呈现出“13涨4跌”,比两会期间的“12涨5跌”更好了一些。这其中,跌幅最大的是2005年和2007年。

  2005年两会后,沪指在十个交易日下跌7.22%;2008年两会后,沪指在十个交易日下跌9.26%。此外,另两个下跌的年份1996年、2002年的跌幅分别只有1.07%和1.5%。

  在上涨的年份里,2009年和1995年是上涨最大的两个年份,两会结束后十个交易日的涨幅分别为11.54%和9%。而17年来,两会结束后十个交易日的平均涨幅高达2.81%。

  而以两会结束后20个交易日来统计,过去17年的行情呈现出“14涨3跌”,这其中,2008年,在前10个交易日下跌9.26%的情况下,后10个交易日大幅上扬,致使“后20天行情”跌幅缩小至1.13%;2005年,在前10天下跌7.22%的情况下,后10个交易日惊天逆转,致使“后20天行情”上涨了3.4%。

  统计显示,在过去17年中,两会结束后20个交易日行情平均涨幅为3.33%。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不是大熊市,两会后就不会出现大跌。数据显示,2005年和2008年均是熊市,2005年全年下跌8.33%,2010年全年下跌65.39%。在连续两年(2010年、2011年)下跌的情况下,2012年股市走熊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为何两会行情会出现“前平后高”的走势,有机构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时指出,两会期间,股市涨跌不大源于维稳的需要。两会闭幕后,随着相关政策的“显山露水”,压抑许久的资金开始“有的放矢”地出击受益板块,从而推动股指上扬。

  潜在热点

  四大热点或影响A股走向

  实际上,“两会行情”涨多跌少,都是过去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投资。每年两会时期都会有新的热点出现,那么,2012年的两会,有哪些新热点足以影响市场走向呢?

  货币政策哪边走?

  目前,几乎所有的市场分析人士都认可,货币政策正在放松。不过,就货币政策未来到底是继续放松,还是适度放松或重归稳健,各方看法不一。

  从需要继续放松的角度看,由于今年保增长重要性较为突出,预期货币政策放松,甚至降息的观点也在大幅升温。根据央行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看,2012年的年M2同比增长或将为15%~16%,这表明存准率仍有下调空间。

  从不宜放松的角度看,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创出9个月来的新高,在全球经济复苏,欧美等国宽松的货币供应下仍将上行的情况下,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又将卷土重来。

  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涵指出,流动性过剩一旦叠加,风险偏好上升将再次推升大宗商品价格,资金会快速流进新兴市场,新兴市场或再受高通胀之苦。同时,价格的传递机制使通胀压力最终传至发达市场,或引起滞涨。

  面对上述问题,两会或许能够给出一个方向,这势必左右A股市场的走向。

  养老金能否入市?

  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后多次提到鼓励养老金入市。市场预期,在两会期间,其仍然会重申这一观点。

  实际上,养老金入市并不是证券市场的一厢情愿,也是养老金运作的需要。因为,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仅通过存银行、买国债来运作的养老金,实际上是在贬值。

  对于养老金到底入不入市,何时入市?显然需要在两会这个层级上做一个更为清晰的论述。或许,一旦养老金入市的政策明确,A股市场的价值有望重新被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会,如何提高国民收入,以及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不少分析人士将收入倍增计划和养老金入市并称为又一个制度性红利。或许,一旦两会落实收入倍增计划的具体内容,市场或将迎来大机会。

  产业振兴怎么“玩”?

  整体来看,由于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新兴产业的整体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速度。在中国经济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关键时刻,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的确到了需要从整体规划,到具体政策推动的时候。

  除了新兴产业以外,文化产业也是两会的热点之一。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文化产业都成为推动发展的焦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方两会上,各地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地方工作的新亮点。

  2011年底,文化产业政策利好推动文化股大幅上扬,而在今年的两会上,关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扶持政策势必会再次呈现。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历年的两会中,不乏对细分产业政策的“利好”出台,2012年的两会最火的产业,又会是什么呢?

  或许,市场能够看到,资金将按图索骥,根据两会的议题挖掘产业题材股热炒。一旦题材火爆,市场整体性机会也就明朗了。

  楼市调控何时松?

  从2010年4月至今,楼市调控已经历时近两年了,期间的收效是有目共睹的。

  有消息称,在两会前夜,一些开发商已经开始向中央政府频频上书,要求松绑既有的房控政策。而地方政策则以实际性的动作,来测试中央对房控的反应,芜湖便是最好的例子。业内专家认为,从大的方向看,楼市调控短期内是不会出现动摇的。

  不过,对于楼市缓慢松绑,结构性松绑,市场还是有一定预期。这个政策出台的预期包括:首套房利率如何规定、刚性需求如何照顾、保障性住房如何落实、资本利得税、房产税会不会出现等。

  或许,市场能够看到,一旦两会给房地产更多的放松信号,哪怕没有出台更不利的政策,市场也会将其解读成利好,予以热炒;而一旦两会对楼市政策继续紧缩,甚至出现房产税等致命“武器”,地产股或又将再次寻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