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谁是中国互联网变局中下一代王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16:20 来源: 新浪财经
专栏作家:龙真 专栏作家:龙真

  文/龙真(i黑马分析师)

  写在前面:每个人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到底谁会在互联网形态天翻地覆,移动互联网强势崛起的这个时代里成为下一代王者?

  和大家一样,也在做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1)“人”性化平台将会是未来的趋势,它将囊括包括游戏、电商、资讯等在内的一切。(2)对于人性“稳定”性的研究成果将决定未来互联网的下一个方向。下一个Google、下一个Facebook将从更趋于“稳定”的人性化平台中诞生。(3)个体将成为未来互联网的核心力量,针对团体和机构的互联网形态都将被边缘化。

  随着手机和多种终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的形态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起来。即便是在这一领域面临过多次挑战但十余年来始终引领潮流的老牌龙头公司们也都越来越加重了危机感。

  搜狐CEO张朝阳、网易CEO丁磊从2011年开始都做了深刻反思、准备发力;而腾讯的马化腾和新浪的曹国伟则在警醒之余,开始了在传统门户网站加入社会化媒体元素,新浪微博(http://weibo.com)、腾讯朋友等发展态势迅猛;此外在国外广被看好的Facebook模式在中国的模仿者人人网和开心网却都面临了流量下滑、用户流失的不妙处境;在趋势上,移动互联网+电商+金融服务领域的结合已经不可阻挡,未来5年内这些新兴领域将会被现有势力主宰,还是为新兴公司所攻占,业内也是众说纷纭。这些都让人们对于中国未来的互联网形态和竞争格局充满了憧憬和想象。

  人们的看法慢慢正趋向一致:未来是不属于传统网站的,也不是属于传统门户的。不管是传统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未来都指向了一个方向:社会化媒体,甚至很多互联网的先锋人士已经喊出了“All Things Social”的口号。

  “人”性化平台是趋势

  事实上,不管是被定义为社会化媒体的一些互联网网站还是APP程序,它们和传统网站业务上似乎并无太大不同,也都是在游戏、资讯、娱乐,甚至线上购物、电子商务领域发力。这种误解导致了很多人用传统的互联网网站的思路去做社会化媒体。这种简单平移功能的做法对于社会化媒体而言是致命的,这也是很多网站和应用跌倒在胜利曙光前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社会化媒体这个概念被太多人误读了。所谓社会化媒体不是一种形态,而是内在的实质和精神。Facebook、Twitter、Quora等社会化媒体尽管是以各项业务为表象,但本质其实是基于真实朋友关系的互动形态,其目的是加深关系;而网游、资讯、娱乐以及电子商务等传统网站和传统门户等的做法虽然同样都是以各项业务为表象,但却是基于网络协作、线上互动的形态,目的不一,它们或是完成任务、或是学习知识、或是促成交易等。加深关系和完成任务、了解知识等的截然不同的目标也决定了它们在实现方法和实现路径上的截然不同。社会化媒体应该有新的一套完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去运作,去探索。它的核心应该是“人”性化,它的商业价值就在于成为一个人性化平台。

  纵观整个互联网形态的发展史,它基本可以归纳为经历了工具时代、平台时代和人性化平台时代三个阶段。单纯的资讯网站、单品类的购物网站、单个游戏、单个软件及程序如QQ即时聊天工具和360安全卫士等都是工具时代的产物,网页搜索引擎、传统视频网站、APP Store里的成千上万的App严格意义上也要划归到这个最初级阶段,因为它们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并不能摆脱单一工具的禁锢,很容易被边缘化。而以多元化搜索引擎形态出现的百度和Google、多业务并举的新浪和腾讯等综合门户网站、树立了生态圈的淘宝网等综合电子商务网站都把时代推进了平台时代,平台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拥有海量客户,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但多是以群体为单位,缺乏个性化和人性化元素。而平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慢慢赋予人性化因素。Myspace是人性化平台的先锋,它从对人们的兴趣出发,选择了大家所喜爱的音乐作为出发点,引起了社会化媒体的第一次革命,它甚至一度超越Google和雅虎两大巨头成为世界流量之王,彰显了人性化平台的价值。它的替代者Facebook则后来居上,它摒弃了人们的“兴趣”这个因素的不确定性,转而从“稳定”的人际关系出发,利用实名制推动了社会化媒体新的高峰的到来,它至今仍处于这股浪潮的风潮浪尖之上。

  社交游戏巨头Zynga和传统网游巨头动视暴雪的商业逻辑对比会鲜明的发现工具时代产品和人性化平台时代产品的差异,以及更凸显人性化平台的价值。(1)社交游戏熟人之间的邀请机制比传统的铺天盖地的广告更容易凑效,更容易形成用户规模。(2)社交游戏比网络游戏玩家的动机更具体。熟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如情感因素、交往因素、炫耀因素等都会夹杂其中,比网游玩家们的单纯的无聊、升级和完成任务的普遍心态要具体和有价值的多。(3)社交游戏比大型网游的用户攀比和成就心态上更加强烈,更容易利用畸形心态产生收益。攀比更容易诞生在小圈子里,圈子越大,这种攀比人数和攀比心态越弱,想从这些人身上挖出钱越困难。(4)社交游戏开发周期短、扩充性强,比大型网游有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风险,并且具有很强的黏性,大型网游只有少部分才具有较高的黏性。正因为Zynga代表着未来,所以它才能以很小的营收却赢得了和游戏产业的龙头老大动视暴雪几乎相同的估值。而且,还会在未来的几年里在估值上同后者拉开差距。几乎所有的类似游戏这样的细分市场,社会化媒体都在以相近的形式抢夺着传统网站的地盘。国内的SNS人人网几乎把搜狐传统的Chinaren校友录消灭干净,而博客这个社会化属性还不算太强的小东西就也已经革掉了之前红红火火的个人主页的命,这样的例子已经变得随处可见。

  谁会是未来王者?

  作为一个人性化平台,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了它在未来的“江湖”地位。基于个人,海量用户,以及持续的有吸引力的人性化的互动内容是三个核心要素。第三个要素比较多元化,它考验的是不但是建立一个生态系统的能力,还有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笔者接下来会有专文阐述。但基于个人以及海量用户却是踏踏实实要实现的两个硬指标。

  要实现人性化平台,它首先要考虑的出发点就是基于个人,不是基于流程,也不是基于群体。如果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网站越来越出现两种倾向,或者说先天性的基因,后天只能调整,却非常难以改变的两种特质。网站们要么满足的是群体需求;要么满足的是个人需求。

  具体来说,腾讯是一家基于个人需求的网站,从QQ诞生起,基调就已经确立,它做的就是基于QQ上用户交往的满足个人需求的产品。而百度从诞生起就是一家基于满足大家搜索需求的网站,做的是群体需求的产品,不可能针对每个人开发一个搜索引擎。这两种模式就直接决定了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会看到:腾讯做基于个人需求的产品时,往往顺风顺水,比如QQ空间、QQ秀等,但它一旦涉足群体需求的产品时,往往会有些障碍,比如搜搜、QQLive、TT浏览器等。百度也同样如此。做基于群体需求的产品时,它很容易成功,贴吧、百科、文库等都是如此,但它涉及个人细微需求的产品时,往往很难成功,包括说说、空间、hi等。同样的,人人网也是基于个人需求的,它做群组很难有戏,但做个人形象方面就会很有潜力。淘宝网属于一个异类,它的每个账户背后有个人也有团体,这类业务在向社会化媒体领域延伸上必然会遭遇困难。

  新浪更是个例外,它的新闻是基于群体需求的,它切入博客、围脖能成功,不是因为它变得基于个人需求了,而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是炒作能力。炒作能力本质上就有两面性:它满足的就是名人的个人需求,以及大家的群体需求。腾讯微博和新浪围脖本质的不同还在于它基于个人需求的属性上,相较于腾讯,新浪只是处于社会化媒体的前一阶段。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足个人需求能力的同时,腾讯还拼命的加强自己的炒作能力,满足大家的群体需求,这在它的QQ空间和微博的体现上非常突出。“名人个人需求+大众个人需求+大众群体需求”三者的结合是腾讯在社会化媒体领域上的更深挖掘。因此在这个方面,腾讯是绝对的领先者,开心网、人人网等SNS次之,新浪等炒作型门户网站再次之,淘宝等虽然困难但也可以尝试,而百度、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则面临严重困难。

  要实现人性化平台,还要拥有海量的用户群。其实这又对潜力股们做出了明确的限制。它要么是本身已经拥有了海量用户的现有的几大网站,要么就是开放API后的另几个类zynga的第三方公司。迎来开放API的潮流之后,人们对于海量用户数的定义发生了改变。最典型的就是最近颇受争议的UberMedia。这家公司是基于Twitter的第三方手机客户端公司,它通过收购囊括了UberTwitter、Twidroid、EchoFon、TweetDeck等Twitter第三方应用中的前五位的三席,Twitter的海量用户中20%的消息是通过Ubermedia旗下的服务发送的。这家“寄生”巨头其实通过Twitter这个母体,轻松借用了它的海量用户,这也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实,回顾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相对于针尖对麦芒的巨头们的竞争者们,它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寄生者们往往才是巨头们最大的敌人,也是未来的主流。IBM时代,它引入了Intel和微软作为CPU和操作系统的供应商,后两者却膨胀成两个产业的核心环节,颠覆了IBM的地位。同样的,在微软时代,Google作为微软操作系统上的IE浏览器中的一个小应用,最终演化成了颠覆浏览器,进而颠覆操作系统的强大力量,而Facebook也在走着Google同样的老路。在Facebook时代,Zynga前阵子和Facebook的激烈冲突也正凸显了这家在Facebook社交游戏里占据统治地位的王者,对Facebook这个母体的颠覆力量正在积聚。这些寄生者们和母体有着同样的海量用户,并且和母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它既长于借势又善于自我保护,既能合适的时机进攻,又能在恰当的领域和母体和睦相处,直至最后颠覆母体的地位。在国外,未来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寄生者”们颠覆现在“母体”的案例将会越来越多,甚至会改变整个产业链的形态。

  在这个“盗梦空间”似的复杂系统里,国内的网站们和国外并不相同,它们显得异常的保守,它们更倾向于把所有的上下游应用全都一网打尽,其中门户网站们尤其是腾讯做法尤甚。尽管它们也做出来一些开放API的姿态,但更多的只是为了充实自己平台的多元化应用,增加平台的黏性。由于这些门户网站和开心网、人人网两大SNS已经囊括了中国海量用户群中的绝大多数,而且它们还可以时刻抄袭,改进,并且推动着自我革新。因此,它们未来对于用户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化媒体用户的活跃度上。从这个角度而言,淘宝涉足领域过于专业,而百度的用户对于社会化媒体业务活跃度不高,基于关系的开心网、人人网,和基于炒作能力的新浪为代表的几大门户似乎旗鼓相当,但开心网和人人网需要新的思路来在关系之上构建更高的活跃度,而腾讯则在这两方面都有突出表现,而且在用户数上也要更胜一筹,因此也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赢家。

  因此,尽管国外面临着互联网形态变化和社会化媒体爆发的大好机会,会迎来百花齐放的发展,但在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依然会是这几个看似熟悉却又在悄悄转变的老面孔。其中腾讯会越来越强大,新浪、人人网都会有突出表现,开心网、淘宝和另外几大门户网站则可能要好好考虑一下颠覆自我的能力了。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虽然已经丧失了作为主流的地位,但或许可以从技术、营销等领域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尽管,对于我们这些中小创业者而言,想成为未来王者依然遥不可及,但在夹缝中还依然是大有可为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