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石油产量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世界第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19:57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9日晚间消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今日在港交所公布去年业绩,股东应占净利1,329.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5%。2011年石油产量达到240万桶/日,超过埃克森-美孚10万桶。
美联社报道称,石油巨头中正在发生变迁:一家美国巨头如今落后于一家中国的后起之秀,埃克森-美孚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石油生产商,第一次,这一殊荣落在一家仅有13年历史、名叫中石油的中国公司头上。中国政府创办了这家公司,旨在为其繁荣发展的经济获取更多石油。
过去十年来,中石油从本国的老化油田中变本加厉地汲取石油,并以高于西方同行的报价在加拿大、伊拉克和卡塔尔这些地方收购了更多石油储备,因此获得了快速增长,其主要动机是竭尽所能圈占石油。
2011年中石油的石油产量同比增长1.1%,而美孚则下降了5%,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产量也超过了美孚。当今勘探新储备的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中石油的崛起凸显出了石油巨头们在如何为世界供应石油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每家主要的石油公司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储备,以替换它们的现有油井。不过分析师称像美孚这样的西方石油公司要比中国企业保守,更加在乎自己的底线以及投资者回报。2011年国际油价上涨了19%,它们不用提高产量仍然可以盈利。
而中石油则有不同的使命,中国政府持有该公司86%的股份,中石油生产的每一滴石油几乎都被本国消费,2010年-2035年间,该公司对汽油和其它石油产品的需求预计将会翻倍。能源历史学家丹-尤金(Dan Yergin)表示:“中国对能源问题很焦虑,因为需求增长太快了。”
尽管中石油的石油产量位居世界上市石油公司之首,不过比起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来说,仍有很大差距,该公司产量达800万桶/日。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一起计算时,美孚仍是上市能源公司中产量最高的,中石油排在美孚和英国石油(BP)之后,位居第三。
中石油正准备在2012年积聚增长势头,该公司董事长蒋洁敏1月曾表示:“我们必须继续向前推进。”
为了增长,中石油从本国的石油储备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资源,预计控制着65亿桶的储备。该公司在中国北部辽阔的草原上钻探了数千口油井,以行业标准来看,这些油井中部分已经老化,可以追溯到中国建国之初。
中石油使用老化油田的措施迥异于西方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孚和其它主要油企都在出售老化、低效的油田,或者直接让它们退役。
除了大力开采本国储备外,中石油还加入了一场收购狂潮,频频从伊拉克、澳大利亚、非洲、卡塔尔和加拿大这些国家收购新的储备,自2010年至今,中石油已收购了70亿美元资产,是美孚的两倍。
除了中石油,其它几家中国油企也没有落后。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中国能源企业的总体收购规模从2002年-2003年的不足20亿美元跃升到了近480亿美元。更多时候,这些企业为了达成交易支付的价格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让一些西方公司很紧张。2005年,另一家由中国政府控制的能源企业中海油打算收购美国石油生产商优尼科(Unocal),美国立法人为了阻止这项交易,要求当时的总统布什调查中国政府在这一程序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美孚以173亿美元收购了优尼科。
研究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师Robert Bellinski表示:“美国人对中国投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存在一种抗拒,就像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我们那样,大家认为他们会取代我们,会收购我们所有的资源。”
这当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从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出口石油在经济上并不明智。然而中国的企业会增加西方石油巨头为股东获取回报的难度。中国企业一直以来愿意以高于任何人的价格收购资产,这推高了油田价格,使得其它公司的扩张成本更高。阿尔戈斯咨询公司(Argus Research)分析师Phil Weiss表示:“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能获得更多资产。”
长期来看,美国和其它经济体将受益于中国的全球扩张。通过在非洲、伊拉克和其它政治不稳定的地区尽其所能开发油井,中国将帮助提高世界石油供应。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能源政策专家迈克尔-列维(Michael Levi)表示:“坦白来说,甘冒风险的生产商越多,市场上的石油供应就越充分,因此价格也会越便宜。”
尽管扩张速度突飞猛进,然而中石油和其它中国公司仍然有很多需要向投资者证明的东西。中石油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在苏丹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高速公路、医疗设施,并为老年人提供班车。油企通常情况下不这样做,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增加经营成本,降低股东回报。
2009年和2010年,中石油勘探和生产业务的利润率只有美孚的2/3,去年股价上涨不到1%,美孚股票则上涨3.7%。
Bellinski表示:“你应该问自己:中国的石油企业,比如中石油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给中国提供能源,就是这样。尽管它们是上市公司,但我很怀疑它们对为股东创造价值有任何兴趣。”(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