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榜单让世界变得狭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22:34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纽约时报》网站Bits博客撰稿人比尔顿(NICK BILTON)指出,由于各种推荐和排行榜单在互联网世界的广泛流行,被淹没在内容海洋中的人们,他们的选择空间实际上是变小了,而不是变大了。

  以下即比尔顿的博客全文:

  感谢数字时代的到来,现在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内容宇宙当中了。

  各种榜单,各种“十大”,最受欢迎和点击最多,这一切结果确定了在商业和文化的领域究竟谁才是成功的。

  亚马逊(微博)的畅销电器、畅销书籍,或者是畅销电子书籍的名单还都分了更加详细的子门类,告诉我们该去买些什么。在谷歌(微博)的搜索结果列表当中,谁居于顶部,谁居于底部更是至关重要。

  出现在各个名单或者列表的顶部,这一事实本身就能够带来巨大的好处。在iTunes应用程序店面当中,愤怒的小鸟(微博)、Words With Friends和Pages等热门应用程序都长达数月居于顶部,帮助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获得了数额巨大的利润。

  “在某些地方,互联网的成长已经迫使企业创造出各种过滤器,来帮助你寻找和确定你需要的东西,并延伸到相关的周边;名单就是完美的过滤器。”斯坦福的经济学家杰克逊(Matthew O. Jackson)是一位社交网络和游戏理论研究者,他表示,“可是,在应用程序店面排名第十一位和进入十大名单却有着质的区别。”

  一旦占领了iTunes之类榜单的顶部,要掉出去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还必须有非常充分的原因。消费者也乐得如此,排名前二十五的应用程序名单,或者是全部六十万应用程序的大名单,没有人会喜欢第二个。

  “我们已经遇到了过滤器泡沫的问题,这本质上说来是一种文化趋同性现象。”约翰逊(Clay Johnson)在其新作《信息节食》(The Information Diet)当中指出,消费者对于他们自己在线上寻找和消费的信息应该负有责任。他指出,其实除了愤怒的小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游戏,但是我们在苹果的榜单上却找不到。“你的点击自然要产生相应的结果。你在线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仅仅是在消费,同时也是在投票。”

  各种排名或者榜单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世界上还没有微芯片的时候,在广播节目里就有热门歌曲榜单,还有我们熟悉的每周票房排名之类。可是,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一家书店或许会将《纽约时报》畅销榜的冠军书籍摆在显眼的位置,但是在书店里,你一样也可以看到其他的书。可是在数字世界当中,那些渠道却只能将我们带到别人业已做过的选择那里。毫无疑问,我们有时候应该脱离过滤器和名单的控制,但是现成的系统已经在那里,如果我们想要谋求选择和口味的多元化,就会发现这一系统将不再起作用了。

  不必说,对于那些真正的最佳而言,在榜单当中占据一席之地永远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不是真正的最佳,那么,对于这一游戏的规则,需要学习的就太多了。企业可以花钱雇枪手去撰写积极的产品或者应用程序评论,在论坛或者是店面留言板上造势,这样就可以带动大众的兴趣,推动其排名上行。

  O’Reilly Media的自身数据科学家罗利卡(Ben Lorica)密切追踪着iTunes应用程序店面的数据,他指出,要登上iTunes榜单,还有个办法就是先挤进New & Noteworthy、What’s Hot或者Staff Favorites等店面的次一级榜单。他的结论是:“要增加你的下载量,进入某一榜单就是最重要的任务。”

  此外还有所谓人气用户名单,比如Twitter、Instagram或者Facebook这样的公司在刚刚开始推出服务时,都会挑选出那些他们相信应该被放在聚光灯下的用户。那些最早进入Twitter推荐用户名单的人,现在都已经拥有了数以百万计的粉丝。那么,这一有影响力的人们的名单是从哪里来的呢?常常都是来自其他的被认为有影响力的人们的名单。我们不但是在内容的宇宙当中,而且这宇宙中还摆设着众多彼此映照的镜子。

  现在,我请各位帮我一个忙。当你读完这篇文章,请点击“邮寄本文”。这样,它就能够登上《纽约时报》网站“发送次数最多”名单了,这可以保证让更多的人读到它。(子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