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大盘复元的教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22:50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投资通讯专家、MarketWatch专栏作家赫伯特(Mark Hulbert)撰文指出,尽管股市已经整体恢复了2007年以来熊市的损失,但是具体的散户和专家投资者却依然多数在水面以下,从中可以汲取一个重要的教训。

  以下即赫伯特的评论文章全文: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的投资组合,其价值现在要高出2007年10月9日的牛市高点时的?

  或者,应该是问有没有?

  现在,你们已经不能将责任推给股市了。正如我不久前在文章当中指出的,将所有上市交易股票统合考虑,大盘目前的真实水位已经超过了2007年的高点。

  债市就更加不能承担任何的责任,因为债市的表现实际上是要远远好过股市的。如果将至少一年期的全部国债综合汇编,则这一表现指数2007年10月至今的年平均回报率为6%以上。

  当然,更短期的国债,其回报率要低不少,但是归根结底,那时到现在,这些国债也是在帮助我们赚钱而不是相反。

  更加不必说,黄金现在也不能成为借口,这四年间,金价的进展接近年平均20%。

  那么,既然几大资产门类现在较之2007年10月时都称得上是有所斩获,作为投资者的你们,为什么赔钱了呢?

  也不必搜索枯肠太难为了自己。事实上,典型的投资专家,表现也不见得比各位散户好多少。《赫伯特金融摘要》追踪了近四百种投资策略,而2007年至今,它们的整体表现是年平均亏损0.4%。

  我们这么多人在这四年半当中都是赔钱的,最根本的原因当然就是糟糕的随势操作。我们很多人在2007年至2009年熊市接近底部的时候都选择了卖出,而在牛市已经开始之后才重新进场。结果就是,我们吃到了熊市的几乎全部苦头,却只尝到了随后复苏的一部分甜头。

  当然,投资者的这种行为模式其实是由来已久了。追逐回报,在某个资产门类获得出色表现后追加投资,而在某个资产门类表现差劲之后又赶快逃离,这原本是人类的天性使然。在大多数的时候,这样的做法都只能导致表现不及买进持有策略的后果。

  从中,其实我们是可以得出一些教训的。我们最好放弃随势操作,或者是建立严格的投资纪律,下定决心在其他人追捧某一资产门类时退场,而在其他人逃避时果敢入场。(子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