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Carlos Oyarbide:中国基金业管理资产年增幅将超1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11:43 来源: 新浪财经
上证-第二届全球基金峰会于2012年4月20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会议主题是:转型与重构——全球视野下的多元资产管理。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会议。图为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中国首席运营官   上证-第二届全球基金峰会于2012年4月20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会议主题是:转型与重构——全球视野下的多元资产管理。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会议。图为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中国首席运营官

  新浪财经讯 上证-第二届全球基金峰会于2012年4月20日在上海举行。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中国首席营运官Carlos Oyarbide在会上表示,中国的共同基金渗透率要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低很多,今后几年中国基金业管理资产年均增幅将超15%,并希望中国市场具有稳定一致连贯的法律、税务和监管框架。

  以下为Carlos Oyarbide发言实录。

  Carlos Oyarbide:大家上午好!我的中文很不好,所以今天我讲英文。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大规模在经济衰退中实现增长,富有吸引力,亚洲是下一个增长前沿,将达到现有水平的2倍—3倍,不仅是投资者来源,而且是投资目的地,中国将发展成为一个强国,其长期前景极具吸引力,但短期面临挑战,稳定的环境以及不断践行最佳做法的举措,对于充分发展行业潜力而言至关重要。

  亚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家可以看到在左手这个区域管理资产从2000年到2001年,在右手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期间的年负荷增长率,除了日本之外的亚洲增长要快很多。不同专家可能有不同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但是除了日本之外的亚洲,其增幅在接下来的5到8年当中要翻好几倍。我们展望未来的话,我觉得在亚洲会有更多的机遇,目前亚洲巨头是日本,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市场的一些数据,但是我们觉得未来会是中国和印度,尤其是中国。我接下来的会详细谈一下中国。我就是很快的跟大家高屋建瓴的分享一下,我们觉得关键的变量,会影响我们对这个趋势的预测。中国的基金发展潜力巨大,我刚才也说了,中国资产管理,大家可以看到已经到了3500多亿美元,而行业的收入的话,几乎已经到了30亿美元,在右手右上角大家可以看到一些驱动的增长因素。你只要看一下这些趋势,有一个人口方面的变化,所以显然人口越来越大,就需要人口这方面的保险啊,而且人口的财富也是在增长的,人均的GDP也是在增长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些因素,能够帮助我们增长。我换个说法,所有的这些驱动因素,能够在接下来几年当中,让我们的行业在亚洲带来比较长足的增长。在右手下面,大家可以看到,在中国的情况,包括中国的基金,共同基金方面,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可能会超过15%,共同基金的行业管理资产年均增幅会超过15%。

  其他还有一些变量,我觉得也是值得我们看一看的,也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析潜力。首先,基金行业的市场渗透率跟中国其他的金融产品相比,比如中国的共同基金渗透率已经达到6.3%,要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低很多。现在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50%到60%的水平,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因素,这些因素会成为催化剂来保证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得以变成事实。我们从战略角度看一看中国的基金行业,以及从长期来看,短期来看都有什么样的含义。我们相信长期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但是短期的发展压力或者挑战比较大。一方面我们看到中产阶级的财富在增加,资本市场持续发展,还有新的销售渠道需要投资工具来支持,比如社保啊,养老金计划,所有这一切都会给长期的资金流带来很大的益处,所以长期性是乐观的。但是短期来看的话,因为受到市场增长预期的影响,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增长非常快,所以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目前这个基金的表现,比如说整体市场的表现是减少了基金的发行,因为他们对业绩有担心,尤其是不少的散户投资者会退出市场。

  另外,还有交易费,资金量减少了,所以中国的基金行业目前盈利水平并不高,事实上大部分的基金公司还是依赖中介公司分销产品,这样的话分销的费用上涨之后,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说资本的成本比如说是10%,你的回报超过10%就值得,如果是低于10%资金的成本,你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成本就越大。手续费如果要恢复到正常的水平的话,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甚至还需要行业的重新洗牌。尤其是国外的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退出,但是从我们角度来看,暂时撤出这个市场可能是一个战略,因为大家知道外面也有其他情况,是处于盈利能力的战略考虑。

  我简短的发言,最后这部分想跟大家谈一谈,我们对监管机构应该有什么样的期望。我刚才谈到了长期乐观,但是短期有挑战,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对监管机构有什么挑战呢?首先我们希望监管机构能够保持稳定,能够继续采取措施,合理的运用适合国内市场的最佳实践,最佳惯例。我们确实受到监管机构,具体来讲要有稳定而且一致的连贯法律,税务和监管框架,这对于市场很重要,对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当然见仁见智,在美国、英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都跟监管机构稳定,法律,税务和监管框架的稳定有很大的关联。

  Carlos Oyarbide:第二点,中国证监会要继续,或者应该继续采用适应国际情况的全国最佳做法,比如具体来讲中国证监会一直促进机构投资者的群体扩大,这样能够发扬长期的投资文化,包括海外的投资者,大家都知道QIFF的份额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另外在第三方的独立财务顾问方面开放共同基金销售,刚才徐明副总经理已经提到了这些发展。最后是中国证监会也不断的促进创新,逐步的批准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未来的股指期货当中。而且促进它更快的能够推出市场的产品。有更多的创新型的资产管理。我可以给大家具体的例子,在过去的六个月当中,我们不断和中国证监会进行讨论和磋商,比如说我们谈到的话题就有中国这些投资渠道的阻塞问题。这些基金经理如何管理好基金,分享我们在国际层面的最佳事件。现在中国的证监会是非常好的监管者,我们也非常荣幸和他们进行互动和合作。能够更好的找到解决和应对的方法,为中国的发展找到切实的方法。我们还共同的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放松市场的管制,并且提高整个市场以及资产管理行业的效率。我们也会更多的来挖掘整个市场的潜力。所以简而言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总结就是资产管理行业长期的全球前景,特别在中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且作为市场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必须要非常的明智,能够不断的应对和克服挑战,并且能够找到应对的方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