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的发展动力与投资蓝图论坛(实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9 17:34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2(第十四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于2012年6月6日-9日召开,上图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动力与投资蓝图”论坛。
以下为论坛实录:
胡旭波:大家下午好在医疗产业这个领域其实是蛮有意思的,中国的医疗产业投资,好像是从2007年,2008年开始突然热起来,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之前有麦瑞的上市,这两个也是目前为止在风险投资领域里面,在医药领域给投资人带来回报的投资案子,还有2008年带来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大家发现医药产业是蛮稳定的,还是在危机时候稍微成长一点点的,那个时候我们看到整个中国医药也慢慢涨起来,以前整个中国投资比率低于2%、1%,我们发现去年2011年整个投资领域,整个中国大概排在第二、第三都属于医疗产业。
在美国包括全球,美国可能有30%到40%的额度放在医药,生物、器械角度。进入2012年之后,整个全球经济也有点,好像看起来有点看不清楚,包括欧盟、美国,都发生很多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再来探讨,在中国整个生物医疗产业未来怎么发展?在投资里面有什么机会,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规划是这样的,我们回头会请台上嘉宾,他们每位都是这个行业的重量级的人,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我这边有几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有十分钟时间跟台上嘉宾互动一下。下面请杨博士先开始。
赵江华: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个论坛跟各位见面,一起来切磋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发展机遇。我叫赵江华,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属于学药的科班出身,后来到三九到华立,从车间技术员,一直到上市公司董事长,担任过各个级别管理层的岗位职务。去年我就加盟深圳龙柏宏易投资集团,健康产业是我们近些年来重点的领域,回头跟各位分享,我在投资行业,我们的一些观点和心得,谢谢大家。
肖刚: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的肖刚,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是国务院为了支持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而设立的一家基金。我们规模是200亿,分两期。第一期是一百亿,我们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是银行政权,保险跟金融相关的生产和服务型的方向。另外的一些重点投资方向,也包括像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传媒,包括最近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和消费升级有关系的食品、医药这些行业,都是我们一些重点关注的对象。2011年我们大概用了七个月时间,投了12个月项目,30个亿左右。其中40%、50%是金融行业,另外剩下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方向,今年我们在这些领域大概会投30亿,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后边希望有更多机会跟大家交流,谢谢!
施毅:下午好我是施毅,来自礼来亚洲基金,礼来是全球十大基金公司之一,我们这个基金是全球世界五百强里边,惟一一个在中国设立了投资医疗健康产业的基金,谢谢!
黄煜: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的黄煜,非常高兴今天下午能有这样的机会,和我们台上台下各位朋友互动,交流关于健康产业领域的投资。成立于2011年的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主要关注的领域就是健康产业方面的投资,除了健康产业以外,我们还关注的主要方向是,信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和先进的装备制造业,主要就这四个领域的投资。高特佳投资集团,同时也是今年3月8号,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市场的江西博雅的控股股东,希望我们在接下来交流过程当中,把我们投资感受跟大家做个分享,谢谢!
杨志:大家下午好,我是杨志,我是百奥维达基金的创始人,百奥维达中国基金,是一支专业化基金,我们主投生物医药,当然我并不是说,只投生物医药,我们现在的概念叫做,我们只投大健康概念,我们现在叫做大健康概念,这个大健康概念包括了很多,包括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医疗服务,以及涉及到农业,现代农业,健康食品和跟我们日常生活健康有关的各个项目,我们都投,所以我们这个叫做大健康,这就是百奥维达。目前为止从2005年到现在,我们总共在中国投入了1.7亿美金,大概15个项目在我们手上,也有一些退出,今天借这个机会,我看到在座各位,好像我几年前就是这样,今天来我们还是这批人,实际上做健康领域投资的呢,我2005年的时候人很少,那时候来的大家都是其他基金,现在你看在座都是很多是专门投资,而且有医药背景的来做医药健康领域投资,说明现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很好。
胡旭波:谢谢各位嘉宾的介绍。我也花一分钟时间介绍一下启明创投,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中国,我们总额差不多80亿左右,医药是我们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目前我们投了17个公司,差不多1.6、1.7亿美金左右。我们这次台上嘉宾蛮有代表性的,基本上囊括了中国目前风险投资里面,关注生物医药领域主流的基金了,既有杨博士百奥维达专门做医药的专门基金,还有礼来这样从全球制药企业巨头分离出来的投资基金,也有像我们人民币的高特佳做并购的基金,还有金浦,还有龙柏这样,或者是国有或者民营背景为主题的大型基金,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之一,我希望下面我们讨论的能够基本上反应出目前主流的基金,对整个产业的一些看法,包括机会,包括一些可能的风险,包括跟企业家的互动。
首先我会有一个问题,想提出来跟大家分享的是。
在投之前,就是所谓投资策略这一块,在目前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里面,我们每个基金都有它的定位,所以想请问各位嘉宾,在未来两年之内,2012、2013年你们怎么看这个产业,这里面有哪几个细分领域是你们最关心的?
杨志:我随便讲两句,咱们到时候大家讨论。百奥维达投资医药领域、健康领域也有到现在有将近7年了,在国内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投资医药行业,大家总是在问,你们是什么样的一个投资策略。实际上我从一个故事讲起,为什么投资健康领域?跟其他领域不一样,所以你要有一定的策略。我前两个星期我去了云南白药,跟云南白药董事长谈一个事情,后来他给我讲一个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他的一个独立董事是香港人,这个人一辈子做IT,他是最近刚刚选进来的,他为什么非得要进入白药做独立董事呢?他讲你们这个领域太好了,他说你看你这个白药,卖了上百年了,一个产品卖上百年还能赚这么钱真是不容易,他后来发现不光光白药,医药领域都有这个特点。他说当年我做IT的时候,最麻烦的事什么?我厂房盖起来了,技术已经过时了,经常这种情况,IT更新换代非常快。
但是做医药领域呢?就你真正做好那个药,那是千秋万代治病救人,多好的领域,所以大家都愿意投,第一个我们这个领域跟IT不同点,但不是完完全全没有问题。我们这个领域投资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要有耐心。
投资量可能需要也比较大,不像做个IT公司,几个人在搞间房子开始,搞点软件就开始了。你做药还需要厂房,你还要通过SDA、FDA乱七八糟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行业我们觉得从总的方向来讲,我们下面百奥维达向做的事情三个,我们希望做的事情是,我们投资一些跟企业整合和并购有关的项目,我们投资一些和企业升级的项目,还有一些我们投资一些有创新技术的项目,这就是我们大概的三个主要方向,我们要进入的。
当然我们大健康行业,刚才我讲大健康行业,现在所有人都在谈大健康,大健康就不光光局限在药厂,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这方面了,还要大。这个大是大在哪儿?实际上跟过去讲法稍微有点不一样,我们过去讲健康领域只讲治病,这是不够的,还要讲预防,因为预防比治更有效。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大健康概念,为什么要投大健康概念,我就讲到这儿。
黄煜:杨总说了这个医药行业投资的魅力,但是医药行业投资确实需要一个很长的沉淀期,导入期很长,风险其实也很大。我想作为中国本土第一家控股产业上市的投资公司,我想业内也好,投资界也好,可能对高特佳也充满了一些好奇,甚至一些疑虑我想今天借这个机会,也跟大家分享,我的三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个讲到商业模式,其实我们这个作为投资公司在考察一个企业的时候往往会把企业的商业模式,做一个核心的方向去考虑。但是同时投资公司,自己也有他自己的商业模式。
比如我们讲现在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我相信在座各位朋友,如果让你们选择笔记本电脑,你们一定会选择一个双核电脑,为什么?运行速度快又稳定,我考虑同样一个优秀企业基因也是双核的,在这样一个理念,我们高特佳以控股方式进入江西博雅,当时遭到了业内很多人置疑,尤其江西博雅经理5·28事件也受到了很多非议,事实今年江西博雅进入深交所创业板,我们打造的金融资本家产业资本的双核模式非常有效,而且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率的。
双核我这里包括三个要素,一个金融资本一个产业资本,以及这两个的桥接关系。金融资本代表什么?代表充裕的资金,以及熟悉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尤其是熟悉法人治理结构设计的金融团队。产业资本是什么?它就是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整套流程,产供销企业流程的团队,核心是怎么样这两个团队进行有效的连接,我想这就是我们讲的双CPU之间的驱动程序怎么设计的问题,高特佳来说,2007年我们进入博雅,我认为这十年来我们最大宝贵财富就是体会到,而且切实亲身经历了这个事件,我们也获得把两种模式进行有效链接的这样一个心得体会,这是我们高特佳成立十年来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这种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我们除了在学这篇行业以外,我们会在其他的化药甚至健康领域之外我们会复制,复制这样一个商业模式,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主题。
第二个主题讲到健康产业,健康产业十二五规划,总共出台了十二个文件,涉及到国家的六个部委,包括卫生部、科技部、公信委、中央管理局、商务部,应该说未来的十二五规划当中,我认为它的规划当中,涵盖了健康前产业链,所以我认为在整个健康产业十二五规划当中我认为都酝酿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哪一个产业都会有很重大的投资机会。
第三个我想在这个背景下,大的消费背景之下,我们高特佳在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策略,跟大家也做个简单的介绍,第一个我想在生物医药行业中,我们会依托江西博雅这个平台,做大做强血液制品这个行业,并且像血液制品相关的延伸,比如说疫苗,这都有可能是我们要进入的领域,本身做大做强血液制品这个行业当中,随着新版认证的实施,又给了这个行业一个很好整合和并购的时间窗口,可以遇见不久将来,血液制品行业并购浪潮一定会很快到来。
同时除了做我们讲的并购以外,我们还会把行业的综合利用开发把它做好,我们目前博雅有三大类七个产品,有两个产品我们明年就会实现产业化,我们现在在研的产品我们有四个产品,我相信2015年我们整个博雅产品能达到11个产品。第三个我们讲,除了生物医药以外,我们现在还准备把我们的金融资本加产业资本的模式,在我们化药产品当中进行复制,我们观察好几个项目都是比较成熟的企业,企业有转型的需求,我们大家也知道,中国的仿制药市场去年达到3000亿市场,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很重大的蓝海市场,能不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对我们高特佳来说,不仅仅创造一两个新药的机会,而是能不能打造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创造新药。
第三个除了生物医药,我们在医药器械、中药以及我们化药,还有我们的医疗服务等等方面,都做了将来的布局,我也希望通过这种前产业链投资方式,去整合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借助十二五规划,助力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施毅:我们这个基金跟杨总的百奥维达基金一样,也是只关注投资在医疗健康产业,医疗健康产业里边,我们又重点关注医药,不仅是因为礼来公司本身是一个医药公司,有很多医药资源。也是因为医药是医疗健康产业里边,最大的细分市场,目前在中国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大概它的价值大概可能是医疗器械的3—4倍,利润空间也是最大的。我们重点关注是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里边我们又重点关注两个东西,一个是创新性,另外一个是高质量,为什么关注这两个东西?因为这两个东西,正好是现在中国医药行业,转型带来的机会。
大家知道从创新性讲,以前中国的医药界,基本上95%的药都是仿制药,没有我们自己的创新药,但是接下去的十年,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大的希望就在创新药方面,能够有很大的突破,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国家投入,还有另外一方面,以前有很多中国的研究生,在海外。
你比如说在礼来公司,在美国的实验室里面走一趟发现,大概一半的人是中国人,或者印度人,这些人现在都有回来,就是海归,他们回来就随着他们回来,会推动我们国内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也带来很大机会,这是创新性。
另外高质量,这也是现在我们医药行业正在形成的一个转型,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医药行业的水平在国际上,我们比较客观的说,应该是相对比较低的,所以才会有毒胶囊这样的事件,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们非常关注,在中国这几千家医药企业里边,有哪些企业是真正实实在在的,从质量上,从产品的生产方面,它是非常重视,它的产品能够达到国际水平,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如果他达到了这个水平,我们可以通过礼来公司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分销网络,能够帮他把这个产品做到国外去。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现在有别的行业,有很多公司或者品牌,已经是世界上非常著名,你比如说在深圳的华为,还有其他的,海尔、联想,这些电器、消费品方面的品牌,已经是全世界非常著名的品牌,但是唯独在医药方面,中国还没有一个,你在欧美,或者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没有看到中国品牌的药,所以这个行业是相对其他行业,在中国是非常落后的,里边的原因是因为,不像电器,电器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代理商,比如说你跟沃尔玛或者家乐福合作,你一下子通过他的分销网络产品能够卖出去,医药有一个监管问题,你的药要在别的国家上市,必须通过他们那个国家的药监局批准,它的批准的标准,对发达国家来说是非常高的,中国以前的企业还没有一个企业,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非常可喜的是,我们跟百奥维达跟南明合作有一个合作,第一次你在美国药店可以看到中国的药,它是仿制药,但是是非常高品质的仿制药,它是中国通过美国药监局认证的,它的药品通过正规渠道出口到美国,这是一个零的突破我先讲到这里。
肖刚:和前面这些专业化的基金和专家相比,我们金浦投资在医药行业涉猎比较浅,但是我们也尽力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今天我们谈到健康产业,这个产业它的非常广阔,除了医疗器械这些相关的,和医疗结合很紧密的专业,包括健康、资讯,包括保健品,包括一些健康的体检服务、休闲健身,其实都在这个范畴之内。我们金浦基金也投入一些,跟这个行业相关的项目,比方说我们大家都要吃饭嘛,我们投了一些种植、养殖的项目,在这个里边有很多跟医药行业相关。比方说现在养猪、羊、牛,用的兽药。这个行业有一个广阔的,被国外称为十大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因为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健康的概念也不断的提高,大家要吃到绿色的食品,在这个过去我们一些养殖方面,可能在给药的量,给药的品种,包括药品的残留方面,都没有这方面要求现在对这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接触一些种植、养殖行业之后对这方面,也是非常看中的,能够拿到出口欧盟、美国这些国家出口的这些证明,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些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另外就是食品保健品这个行业,我们也是非常注意的行业,因为我们股东之一,有食品类的LP,比方说像酒类,最近的一些功能健康酒,劲酒、黄金酒,他们的发展非常快,我们最近看的一些功能性的茶饮料,大家在过去觉得可能跟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没法比的,但是在保健品当中大家发展的非常快,因为老百姓过去买礼品,很多是送人的,现在很多都是自用。随着社会发展财富的积累,消费的升级,另外一方面亚健康普遍存在,很多人现在都非常注重在自身健康方面的,前面几位老总提到的,防未病,还没有生病时候我就注意调理,促进我身体免疫力提高,这个行业是非常非常广阔的。另外说到医药行业,我们也非常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中医药,中医药应该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但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中国的中医药的产品的市场份额,是非常非常低的,大概5%都不到,这个里边日本和韩国非常领先。
日本这个国家75%中药药材是从中国进口的,但是他们把他们制作成的中药产品卖给我们中国,这个量占到我们31%,从这里我们看到我们是个中药传统国家,但是这个领域却落后日本、韩国。我们怎么样把这块迎头赶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也是对我们悠久文化传统的一种肯定,或者说一种保护。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比较看中的就是,抗肿瘤方面的药物。因为中国现在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每一年肿瘤病人的增长率,每年2.5%的往上涨,现在肿瘤致死的概率,已经是城镇居民致死的第一大死亡原因。
全国人民,就包括农村是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二百万人死于癌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这个领域当中,我们觉得这个市场领域是增长非常快的,每年40%以上,最近大概六七年每年40%增长,医院里边药品销售增量最快的一个领域,另外由于它对生命,是非常直接的一种药物,所以它的毛利也非常高平均毛利都在80%以上,这个领域也是非常有作为的。
我们中医要本身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一个潜力可以发觉,另外我们生物,我们的生物医药跟国际水平的差距,有但是不像其他方面那么大,不像化学药制剂那么大,所以这方面抗肿瘤药物开发方面,我们非常关注非常支持。
还有现代的一些,像建行服务的一些新的模式,我们也是非常关注的,比方说一些医院医院它有一个服务机构,把所有医院后勤管理系统,这些病人的信息管理,药品的集中的配送,信息管理,它能够统筹起来,这个市场也是非常广阔的,有专业能力,有专业团队的机构,在这方面能够脱颖而出。还有像健康检查,这个也是大家非常看中。过去健康检查很多都是单位个人支付,以后这块支付的来源,可能会更加多元化,一方面可能会医保承担一部分,第二健康保险公司,它也会承担。
因为它虽然承担了一部分费用,但是它对被保的人的健康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所以他很愿意拿出这个小的钱但是对今后健康产品有效的制定这个产品的价格,和方案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像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领域,也是我们比较关注和看中的,先说这么多,谢谢。
赵江华:针对胡总刚才提到的问题,最近两三年内作为投资机构,重点关注医药哪些投资板块?这里边实际上我们是在当前的医药形势下,要做一个分析。未来两三年内,有哪些企业会率先跑出来?
首先我们面对一个现实,现在国家出台十二五期间,八千亿的医药政策扶持的资金,包括刚才提到的,十二五期间国家主要拿出一百亿,各种配套基金三百亿,四百亿总体基金,这种技术基金扶持重大创新药物的研制。
这个大前提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大家知道国际说老龄化这个问题,中国在2000年11月底做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里面,中国的老龄化情况是怎样的呢?65岁以上的,中国的人口占到6.98%,国际通行的标准7%以上,就宣布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以前老的标准是60岁以上占10%老龄化,2000年普查我们当时人口60岁以上达到10.2%,到了2002年中国老龄化发展速度有多快?以后65岁人口已经占到全部人口8.3%。预计2020年,就8年时间,中国老龄化人口到多少?1.67亿。远远超过7%的国际标准,中国届时老龄人口占到全球人口24%。
中国跟其他发达国家对比来看,在日本、法国、德国、英国这些国家,欧洲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他们人均的GNP达到一万到三万美元,中国按7%这个标准,我们就算在2002年我们的人均GNP,也仅仅是980美元,差了10倍都不止,按最低标准差10倍不止。这就带来了今天大家看病难,看病贵,国家开始对药品限价,包括限制抗菌素使用,当然一方面药品安全,一方面是药物过渡浪费问题。
这种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哪些企业,将来能够快速发展,一个是具备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在国内市场竞争的时候,他不输于国际企业这样的一些在快速发展中的企业。
第二个我们关注有自主创新能力,现在手上已经有国家一类,或者重大疾病领域里边有突破的产品生产企业,第三个就在这个市场上边,具备并购整合其他企业能力的优势企业也有,我们关注的。具备被其他大型企业优势企业并购的,有亮点的这样一类发展中的,或者高成长的,这个都不一定通过IPO来推出,这个所谓并购推出。
第四类结合现在的市场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传统的,像电子商务,这个领域发展,这一类的企业,我们当然很多要算电子商务,当然大家研究NCP的,具备网上电子消费资质的达到113家,这些企业都在我们研究范围内。哪些企业真正能够跟自己的产生业务结合起来,利用现在的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平台能够快速发展。
第二个利用网络,利用移动通信,发展无线健康的,这一类的企业。这一类企业跟国家未来医保政策紧密相关,我们投的有一个项目在北京的,就已经可以拿到北京市,社保局的钱,用于老年社区,这种健康支持的项目,这一类的项目,将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第三类跟刚才讲的互联网三网合一相关的,现在大家很多人接触到,我们老龄化问题,日常亚健康,成就性疾病,或者说高发疾病,如果需要监控人群,你比如手机监控血压、血糖,这个在美国加州就有一个无线健康的技术,谁能捕捉这样的一个商机,谁能够在国内最早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及技术,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团队的企业,创新型企业,都是我们关注的目标,先就刚才这个问题,我做以上的一些分享,谢谢!
胡旭波: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涉及到投资以后的事情,其实风险投资人跟企业家的关系是蛮奇怪的,大家风险投资把钱给企业家,又会在一起可能会共同奋斗五年、六年、七年,这个有点像婚姻一样的,因为你不是今天买股票明天卖掉,这里有一个投资人怎么帮助企业家投资企业,怎么处理好跟企业家的关系,如果说中间有一些企业家,他的一些做法,如果说投资人感觉很不适应,怎么样处理这些问题?我下面想请各位投资人爆点真是的猛料,时间比较少,请嘉宾简单分享一下,你们怎么处理这个投资或者管理的?如果有些小故事能够分享,就更好。
杨志:我简单的讲两点,我们因为在国内投资了一段时间,所以有点经验。
跟企业家的关系,我周末给交大EMBA上课的,我们有一期跟老板交流过,我就讲我们投资你要看准人,什么样人投你你要看准,我说投资分三类人,一类就是跟你要结婚的,跟题上了床绝对这辈子,跟你夫妻关系,永远不分离的。还有一类就是我们这类人情人,我跟你我一切都为你好,但是我绝对不会超过十几年,我这个期限是有的,咱们俩这段时间,我绝对对你最好帮助你。还有一票做股票证券人,这种人属于嫖客一夜情,他们属于这类的。
总的来讲我们这类人,跟被投资人谈话的时候,投之前肯定他是孙子,投资以后肯定我们是孙子,这没错的,任何一个都是。我们跟他们讲清楚,投资的时候我们一定跟你被投资人讲清楚,你跟他之间的关系,否则别人会误认为你就是夫妻,你将来退出的时候,他觉得你这样做不是有点是背叛我,你这要跟我离婚,其实不是离婚的意思,我们要退出。
黄煜:杨总形容非常贴切,我基本上同意他这种形容。高特佳投资医药行业,我们策略也是两个大的策略,因为高特佳本身这个公司,我们自测资本金2.5亿,本身我们就是个基金,我们策略投资两大策略,一个是刚才杨总讲的,少数权益投资,我不它称之为情人关系,还用一个因为我自有资本基投资项目,我认为那就是完完全全的这种婚姻的嫁接。
对我高特佳来说,我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情人,而我是要做一个什么,通过这种产业的嫁接,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做江西博雅的心得。我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商业模式,江西博雅不可能完成上市。在整个血液制品博雅属于第三梯队,但是博雅突然上市,行业人说连博雅都能上市,不能相信?他们在电脑当中看到江西博雅的名字,以至于他们都不敢相信博雅能上市。这种关系当中,为什么我讲这种双核模式是有效的,就是因为在5·28这么重大的事件当中,两个团队的结合,保障了这个企业最后能够安然度过了危机。所以我们在危机管理,企业经营很多当中都体现出,两个团队精神协作的成果。我们成果的心得。我们现在整个高特佳,在健康投资,哪怕再早期项目我们都看,就是为了把模式一次一次复制出来。我们在座有做医药投资研发的,我非常高兴有这样机会跟大家交流项目上的事情,谢谢大家!
杨志:我插个花絮,这个事跟他们有关系,我投资企业叫中信医药,当年我们拥有你们7%、8%,我们当时情人关系,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逃跑了,所以钱没赚到,按道理跟他们这样,我们就赚到钱了。
施毅:我觉得这种关系很大程度是由资本决定的,投资人跟管理团队股权比例决定这个关系。国外很多公司他的VC投的时候,投资人已经控股这个公司,所以投资人是非常强势的,国外投资人换管理团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管理团队见投资人也是唯唯诺诺,有非常充足准备,真正见老板一样。但是在国内,我个人的体会是,投资人处在比较弱势的地位,比如说我们礼来的投资,我们全部是20%以下的投资,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我们就是一个配角,我们不是一个主角,我们不能对管理团队指手划脚,我们只是在他需要帮助,或者他判断出现盲点,他在策略上出现重大失误,我们会提出我们看法。但是日常这方面,我们都不会有很深入的介入。
肖刚:跟刚才施总说的情况,我们比较类似。因为我们这个基金,它这个是分散投资的理念,规模比较大。我们在单个企业当中的投资比例,一般不超过20%。所以我们对企业团队,一开始选择合作是非常谨慎的,对企业的投钱的考察,是非常谨慎的。首先我们选择这个企业必须是非常成型的企业,我们也看了很多公司像苏北有很多做种植养殖的做园艺的公司,他们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历史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财务方面比较小,比较弱比较乱,但是在这样公司当中我们仍然选择一些合作伙伴,其实选择标准之一,企业要非常成型,要把他实际情况跟我们说清楚,不要拿出报表和实际数据都不一致。
第二个我们非常看中这个团队,这个团队他的专业能力怎么样?凝聚力怎么样?稳定性怎么样?团队对整个公司方向把握,引领能力怎么样?第三个我们看他的产品,是不是有他在市场当中的闪光点,同时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
如果我们投进去以后,我们对前面几个方面的判断,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使企业由于大的周期影响,或者突发事件的影响,而导致他业绩可能不像原来预测那么好,但是我们也不会对他支持发生改变,这个在我们去年投资的很多项目当中,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比方说我们投了有一个做高铁动车玻璃公司,高铁前挡风玻璃他占了70%市场份额,但是去年高铁事件一出,对他们影响非常大,他们销售预期实际订单影响非常大,这个方面我们共同判断这个前景,还应该是光明的,虽然短期碰到一定困难,但大家还是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今年最近政策发生松动,这个也是符合我们国家重大建设方向的我觉得投后,你投前用的标准,投后应该相一致,如果没有变化,短期大家应该共同度过,谢谢!
赵江华:我想作为投资者来讲,肯定都非常关注,企业的一个,首先是内在的核心投资价值,其次是管理团队,尤其是当家人他们的凝聚力他们的理想。就健康产业来讲,我认为当家人的角色,非常重要。
第一个我们投的大部分是创新型企业或者正在走一条模式创新的,这样道路的企业。
这个当家人的这种个人的领导魅力,个人的诚信,是我们首先考虑的,我们实际上作为投资者来讲,我们的角色,不管我们心有多大,实际上我们投资企业我们就是一个新娘角色,真正我们嫁给他了,我们就是嫁鸡随鸡,我们会倾尽我们能力,起到一个监督者,我们当然不希望当家人变成一个妻管严,当然我们也不会做一个百依百顺的弱势女子,我们肯定会提出我们建议,包括我们日常监督中起到我们监督作用。同时会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支持,这一点是双方的。
当然作为基金来讲,我们也希望在我们自身的能力打造方面,也确实能够不断的提高,能够切实帮助我们企业,我先发表这样的观点,谢谢!
胡旭波:我们大概还有五分钟时间,问一下高特佳两总,我们中小板每年有200多家的速度上市,对投资人也成为一个很主流的投资渠道,启明我自己也有体会,本身是美国过来的,我们对A股市场几乎一无所知,我们之前投的企业机构基本上以外资结构为主,因为启明本身不了解证监会,所以我们给企业提供的价值非常非常少,基本上企业希望我们提供什么资讯我们也不知道,运气比较好今年我们4月份已经创业板获批了,这里黄总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您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A股上市里面,对证监会那边,核心有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反应出来证监会怎么看,对您上次提的要求,还有一个企业家有没有哪些关注的?坦白讲我们接触很多企业,当时几家时候都钱很少,想尽办法省钱,甚至避税。
黄煜:最近IPO议论比较多,定价发行机制问题,甚至发改委审核企业上市都在讨论。从我个人体会,因为整个高特佳的团队特点,我们的金融背景这样一个特点,像我和我的主要伙伴们,原来都是从君安证券出来的,我们对资本市场比较了解,从江西博雅这个案例上市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轨迹,比如我们从207年12月20号完成对江西博雅的投资,我们从2011年的3月1号就完成了上报工作,中间什么事没耽误,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对整个国内A股上市的路径很熟悉,我们提前规范,提前布局,提前申报,我们就完成了上市工作,整个布局非常流畅,从国内目前上市退出情况,我觉得掌握一定的国内上市的规律,我想对企业也好,对投资公司也好,也是非常好的这样一个经验。
我想从上市公司,因为我本身跟着博雅一起上市,我们也关注了整个过程,我想从证监会把握上市无非两条,一个就是企业是否独立完整,比如说他会从你人员是否独立,财务是否独立,你的财务资产是否独立,还有你的业务链条是否独立?来判断你的企业能否具有独立上市的资格。
第二持续性,你的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是否具有持续性的盈利能力,这两点是证监会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我们实际操作江西博雅过程当中,我们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独立性和持续性问题。比如 对江西博雅我们只派了一个董事,其实博雅团队是完全独立的团队,我们为了保持我们中立和独立性,我们私自跟证监会承诺,跟股民承诺我们五年内不退出江西博雅,也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最长的锁定期,从高特佳经验来看,我到一个企业去,有半天时间我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企业,具不具备上市条件,仅仅从技术角度就可以判断,是否有这样的条件。
但是我想再怎么说,IPO退出毕竟还是少数的这样一个案例,因为你看中国目前来看,就算你每年IPO的数量来看,每年最多也就300家左右,已经是比较快的发行节奏,更多时候可能来自于并购的速度,并购退出的案例,所以我想未来的情况来看,既要关注IPO的前景,我们同时也是为并购案例,也做这样的准备,尤其是我们同行背景的投资公司,我们在并购方面的掌握,同样也有自己很独特的理解和优势,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上市经验。
胡旭波: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