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宋立洪: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产业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0 15:17 来源: 新浪财经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新浪财经 陈鑫 摄)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6月10日,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图为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先生: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年的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今年以来我国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的第二次下行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还是有很多的争论的。包括今天上午我们也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也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矛盾的,我觉得我们这次专门设立了一个专题来讨论中国制造怎么样迈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政府、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今天上午几个领导也讲了,我们国家提升地位,实现中国外贸调结构实际上是面临外紧内迫的局面。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经济环境可能是比较低迷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携手来挽救这个危机,一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实际上危机爆发的本质原因没有解决,所以导致出现了今天这样一波三折的局面。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经济复苏的道路将会是曲折和漫长的,在将来5年到10年中很难恢复。西班牙的银行、审计还要一周才能完成,甚至需要新的救助还不好说。总的来看这个需求将会是长期低迷的局面。

  第二个是说,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危机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核心基本上是面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提出来的。我们国家产业结构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整,上面面临发达国家的更多的竞争,后面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追逐。

  第三个是国际贸易的摩擦增多,这是我们在崛起过程中跟一些国家利益碰撞的必然结果,再一个也反映了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竞争更加激烈的事实。内迫的话我们国内的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我们中国的企业家都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今天上午讲的一个数字,比如人均工资增长33%,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22%,这些数字都讲了。美国提出工业化以后,美国的一些州也做过对比,考虑到美国劳动力的因素,实际上我们和美国一些州的劳动力,一些竞争力也相差无几。

  再是资源环境的压力,这个就不讲了,上午也讲了很多数字。他讲得很客气,他说我们对能源资源的依存度,很多是超过了50%,事实上我们原油超过了50%,我们的铜矿超过了60%,我们的铁矿砂超过了70%,我们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的规模已经很大,超过了环境承载的能力。再一个我们入世的制度的红利也在减少,我可以举一些数字,比如从2001年到2011年,我们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11%提高到了39%,服装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14%提高到3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子通讯ICT这类产品我们从12%提高到68%,这个确实包含了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巨大变化。我们十五时期,我们国家的外贸发展速度比全球的平均增速高出15.25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只高出7.8个百分点,到2010年和2011年,只高了1.3个百分点。我们七八年的时候我们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是0.8%,01年的时候是4.3,到2011年的时候已经到了10.4%,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出口第一大国。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我们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的话,我们外贸的发展会有很大的问题。

  再一个是我们调整全球价值链的新优势。上午有一些专家说,我们的外贸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坚定信心,我们还是有调节的基础。从环境来讲,我们国家的经济毕竟还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跑者,而且是持续稳定的增长,我们劳动者的素质通过这么多年大幅度提升,科技支撑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外贸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也更加完善,尤其是我们一大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的500强发布这个排名,实际上这个500强企业就是突出的代表。我们这些500强企业占我们国家整体外贸协会整体不到1%,但是我们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全进出口总额的37%。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利用起来,形成全球价值链合作的新优势,我想是非常好的。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这是我们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四个主要的方面。在这四个方面里面,技术创新是核心,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这个时期大概是93年,应该是克林顿执政的后半期,美国提出来这样一个,在半导体工业等方面创新优势大大增强。刚才王主席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新的情况,柔性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这已经不仅仅是概念上的东西,这个已经走进了工作中和生活中,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国际竞争的新格局和我们产业分工调整变化带来的机遇,加大创新力度,这里面我觉得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要加大研发投入。我们的企业有条件有实力投入研发,并且有实力的企业要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在科技密集的国家设立一些研发中心,或者跟一些研发企业进行合作,这里有很多的例子,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介绍了。

  再一个是我们要发挥跨国公司的效应,现在对于外资也有不少的定论,外资不光光带来资金,还有技术、人才等,我们要加大引资,加大引进智力和技术等。

  再一个产品质量是基础,在技术相当的情况下,实际上产品质量是一个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的因素。我们国家经历过产品质量比较差的阶段,大概在市场供给比较短缺的时候,我们很多企业是不顾产品质量的。推动了我们质量的提升,后来相继引进了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在质量方面这些年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我们产品的质量决定了是不是被市场接受的时候,那产品质量出口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新的环境下,我们还是要大力加强产品质量,我们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比如说消费型产品是怎么样的,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我们的企业和协会要积极参与、促使更多的标准。如果我们有更多的这样的企业能够掌握国际标准,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对我们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是品牌的培育是非常关键的,上午李部长讲话,我们出口产品中自有品牌的比重很低,他提到一个数据是10%的比重,现在的话这个比重可能有一些提升,浙江宁波市的这个比重更高一些,我记得前几年好象达到了20%,但是总的来看,有影响力的品牌,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还是很少。这是我国外贸大而不强的局面,推进品牌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育自己的一个网络,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实际上根本上还是要有渠道支持。我们长期接受外国定单的加工的局面,主要是我们没有营销渠道。这个我个人认为跟国家贸易长期分割有很大的关系,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境外去建设营销网络。我知道还有一些企业并购了一些掌握境外营销企业的网络,使它取得了更大的发展,这样的例子我也见到了很多。

  最后一点是良好的服务是支撑。现在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服务的竞争。刚才王教授讲的,过去是制造影响服务,现在是服务影响制造。这个趋势确实要引起高度是。一个是发展个性化的需求,现在日益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包括我们要开展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我们以较小的量来取得更多的附加值。再一个是要发展一体化的服务,这个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承包企业更针对性一些。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把一些设备承包出去,把一些工程接过来。再一个要像刚才讲的,智能制造与提升服务,这些方面的服务,甚至提供消费者直接参与这种研发的机会,参与给企业研发设计的机会。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四个方面构成了,我们要质量与服务进一步融合,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融合,贸易融资和工业融资进一步融合,一个方向性的东西。我想讲的最后一个观点是,今天上午许教授讲的,政府要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这个,我觉得调结构实际上还是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市场很重要,企业是主体,但是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对于我们商务部门来讲,要完善政策,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服务,为外贸发展做出更好的工作。一个要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在08、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我们大幅度提高了退税率,融资的支持和力度很大,保险的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我们对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将来我们要努力保持这些大政策的稳定,为企业创造一个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第二个要加强各类平台的基地建设,当然我们还有一些促进,比如说展览会等等。第三个要从制度上保护和鼓励企业创新,这个很重要的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国务院去年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最后一点要改善经贸环境,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个转型升级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可能也是痛苦的,但是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这条路一定会走好,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