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3日 16:08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长安讲坛第36讲,长安讲坛总第167期。做客专家是高级经济师、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他的演讲题目是“经济战略转型 调整三大结构”。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济战略转型 媒体来源:新浪财经主持人:题目是“经济结构调整三大战略”,许善达局长是一个既有高深的理论素养,又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一个学者型的官员,我们每次听他讲座都感觉到收获非常多,所以今天许局长给我们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经济战略转型”。我们下面就请许局长给我们讲解。
许善达:今天在清华办讲坛,我讲的内容跟我在其它地方讲的内容还有所不同。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我的一些想法里头有很多是关于政策调整、体制改革一些设想,一会儿我会慢慢讲。但是因为你们都是学府的人,都是理论水平很高的人。这里头在我思考实际问题的时候,有两个理论问题上的思考,这个思考成立不成立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的功底差,所以我在这儿讲一讲,我希望你们学理论的人能够批评指正,我们来探讨,看看这种对体制和政策的研究理念有哪些问题我们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为实践出真知。
我印象里头有一次在北大开会的时候,当时那时候是林毅夫搞的这个活动,下面很多人参加,就问你认为中国对于经济理论能做出什么贡献?当时下面有人这么问。后来林毅夫就讲,当时他说中国在理论上现在还不能说有多大的贡献,但是他认为很可能是在转型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的一部分,他认为这个中国可能会有一点理论上的建树。我觉得中国现在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30多年的经历,应该说实践很丰富,还是可以有一点理论上的思考的。我在很多地方讲课,这个东西我是不讲的,因为听众不一样,所以今天我向大家请教,多少我讲一点有关的问题。
这个图是一个最简单的图,咱们学经济学lorentz曲线,这个曲线和这个直线围的面积就是收入。这个曲线的形状对应的就是经济系数,经济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差距大小的。我从这个问题想到一个什么样的思考呢?人们的收入总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要消费,一部分要去做储蓄、做投资。我们现在把它看成是一个封闭的定义题,不考虑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就简单的就是一个消费、一个投资。投资之后形成产能,就是供给,消费就是需求,把其它的一些小因素抽干掉以后,一个基本的公式就是你的供给要等于你的需求,这样社会是平衡的。所谓的供给应该从投资上来,所以供给应该是投资的函数,你有多少投资,最后产生多少供给,需求是从消费上来,当然这两个函数是不一样的,这样一个基本的关系。
如果一个社会的供求是相等的,S等于D的话,那么这两个公式应该是平衡的。这里边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大家学经济学,有一个公理,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个是没有人去证明的一公理,大家承认不承认这个规律。我们假设这个是成立的,它应该有这样一个线,这底下相当于消费,上面就相当于投资的部分,就是说具有收入的人,收入水平越低他用于交费的越多,收入水平越多他用是投资越多,这个线就表示一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关系。如果承认这个关系,下面给推导出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加入总收入的面积大小是不变的,还是这么大,但是分配的比例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再划另外一个示意图。比如现在收入差距比过去拉的大,同样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也是成立的,这个线就压得更低了,就是用于消费的比例和用于投资的比例变化就更大了。同样,如果基尼系数缩小,差距缩小了,相应的分界的这个线就会往上升。
这两个函数应该说都是正相关,消费的钱越多产生的需求越多,投资越大产生的供给越大,这两个应该都是大于零的。如果这个东西要成立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什么结论呢?就是这两个的关系,这两个等于或者大于或者小于的关系,就反映出基尼系数的数字是不是能够和它对应起来。所以结论是什么呢?假如说这个等于这个,那个这个基尼系数应该是使得供给和需求、产能和需求相等的基尼系数,就是说是这两个平衡点。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大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基尼系数太高了,太高了以后,消费就不足了,投资就大了,所以产生的供给就大了,大于需求了。如果反过来说,消费太多了,供给不足,说明基尼系数太小了。这个结论能不能站得住,请你们深入讨论一下。
这个问题我想要是引申一点,我们学经济学都知道讲公平与效率,这是几百年争论的,到底是公平第一还是效率第一,争论很多。公平与效率有没有均衡点?我认为基尼系数是反映公平程度的指标,如果某一基尼系数,某一个反映分配差距的系数,假如能够使这个等于这个,换句话就是使这个公式成立的话,那么这个基尼系数或者这种分配关系就应该是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点。这个结论能不能成立,我希望大家来探讨一下。因为这个结论如果成立或者不成立,对下面的结论就有关系了,为什么有关系呢?因为我们改革30年,在改革初期,小平同志讲,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只是针对当时的分配过于平均,过于平均就是基尼系数太小了,所以没有效率。小平同志提出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最后又讲,当财富增加了以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了以后,我们最后要实现共同富裕,我认为他说的共同富裕就应该指的是要控制收入差距,使得能够平衡。所以我认为小平同志讲的两句话,一开始说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说以后实现共同富裕,我认为反映的是我们国家所谓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点,在改革开放初期是过于公平,效率太低,现在的情况结论就是效率比较高了,但是公平不够,是不是能站得住,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产能过剩,就是供给远远超过了需求。这个是我所想到的,能不能站的住我不知道,是我在思考问题里面想到的一个关系。
我倒认为是值得我们想的一个理论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要长期发展,究竟我们在处理规划上、战略上应该有一个什么方向,怎么把握这个东西,我认为要讲近期的事情,理论的因素小一点,要讲中长期的事情,理论的导向、理论的认识就非常有价值了,它会对我们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影响非常大。所以现在我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有30多年的经验了,理论界是应该从这30多年实践中间能够提炼、抽象出一些指导我们更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理论,所以这个是我所想到的一个问题。如果讲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点,或者产能与需求的关系,或者基尼系数这一系列都是带有理论色彩的问题,我希望你们能够有时间,大家可以来研究一下,究竟能不能站的住,我也没有把握,但是我有这么一个想法。这是我的第一个理论问题,跟大家来介绍一下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