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好买基金:私募1期领涨现象出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13:40 来源: 新浪财经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朱世杰 

  随着阳光私募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私募基金公司在产品数量、基金经理队伍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旗下不同产品也难免出现一定的业绩差异,而“1期”产品往往被认为是私募公司倾力打造的旗舰产品,那么是不是“私募1期”拥有普遍的领涨现象呢?

  为了研究私募公司旗下不同产品业绩的差异情况,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有5只以上产品成立满1年的私募基金公司。在这22家私募基金公司中,有15家公司首只产品近一年收益超过公司平均收益,有6家公司首只产品近一年收益低于公司平均,唯有星石1家公司这两项数据基本持平。

近一年私募公司旗下产品业绩
公司名称 基金经理数 首只产品名称 产品数量 近12月绝对收益率(%)
总数 满1年 首只产品 公司平均 收益差
新价值 5 新价值1 29 19 2.44 -14.50 16.94
尚雅 2 尚雅1期 25 12 20.01 3.24 16.78
金中和 2 金中和西鼎 10 8 25.08 9.52 15.56
泽熙 1 泽熙瑞金1号 5 5 54.18 42.00 12.18
凯石 3 岁腾一号 5 5 23.16 12.73 10.44
朱雀 7 朱雀1期 30 20 19.98 12.26 7.72
中睿合银 1 鑫兰瑞 12 8 30.86 23.96 6.89
汇利 1 汇利优选 13 7 5.49 0.71 4.77
和聚 1 和聚1期 6 5 17.93 14.82 3.11
远策 1 远策1期 10 7 7.04 4.25 2.80
民森 1 民森A号 12 9 24.50 21.86 2.64
淡水泉 2 淡水泉成长 26 20 31.77 29.41 2.37
瀚信 2 瀚信成长1期 16 9 3.10 1.35 1.75
源乐晟 1 乐晟股票精选 11 6 11.17 10.08 1.10
智德 1 智德持续增长 9 6 1.47 0.42 1.06
星石 1 星石1 22 20 3.57 3.57 0.00
同威 1 同威1期 8 8 -2.19 -1.90 -0.29
从容 3 从容优势1 20 13 -6.45 -0.92 -5.52
武当 1 武当1 20 18 1.44 7.24 -5.80
证大 3 证大一期 5 5 -1.59 5.80 -7.40
睿信 2 睿信1 6 5 -2.74 7.28 -10.02
云南信托 3 中国龙1 21 21 -9.98 0.18 -10.16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1年8月17日

  近2/3“私募1期”领涨

  在上述22家私募公司中,有近2/3的公司的确存在“私募1期”领涨现象。首只产品近一年收益与公司平均收益差距最大的公司为新价值,两者差距达到16.94个百分点。尚雅、金中和、泽熙、凯石也差距也在10%以上。而首只产品与公司平均收益差距较小的如瀚信、源乐晟、智德、星石、同威等,其差距均在2个百分点以内。

  由同一家公司管理,不同产品出现几个百分点的差距实属正常,但如果其差距过大,则必有其中原因。

  首要原因就是产品风格差异。以从容为例,从容旗下基金可以分为优势系列、稳健系列、成长系列和医疗系列,均以明确的风格命名,单从其基金名称就可以大致了解基金的风格。在近一年震荡微跌的市场中,从容稳健系列稳步上升取得正收益,医疗系列随着医药股走出独立向上行情,而成长系列由于比较激进的风格出现损失,优势系列则介于稳健和成长风格之间,略有损失。这样的风格差异最终导致了属于优势系列的从容优势1期近一年落后于从容平均约5.5个百分点。

  第二个原因就是基金经理差异。以首只产品与公司平均收益差距最大的新价值为例。新价值目前拥有5位基金经理,不同产品并不采取完全复制策略,基金经理在服从公司大的决策方向和仓位要求之余,拥有一定的自由配置空间,这一部分配置的不同就带来了略微的业绩差异,而日积月累后,业绩的差异可能慢慢抵消或者逐步拉大。新价值的首只产品新价值1期在2009年度夺得私募亚军,仅次于罗伟广的新价值2期,2010年4月起由现任基金经理陈延泰接管。在近一年的市场中,新价值整体偏重中小盘,仓位较重,总体上损失较多;而新价值1期则仓位较轻,加之陈延泰仅管理这一只产品,总体规模较小,能够在灵活地切换到一些别的板块,如新能源、化工、地产等,最终也收获了较好的结果,近一年大幅领先新价值平均收益。拥有3位基金经理的凯石、云南信托和7位基金经理的朱雀也同样由于基金经理差异的原因,导致产品业绩分化。

  第三个原因是基金净值公布日期差异。多数私募旗下产品每月净值公布日为同一天,但也有一些私募并非如此,净值公布日相差几周甚至几天便有可能造成账面上的收益差异。例如睿信和武当旗下的首只产品睿信1号、武当1期,其本月净值公布日期均为8月10日,正好在近期美债风波引起大跌的低位;而这两家公司其他产品的净值公布日期大多在8月1日以及之前,净值未包含大跌的影响。因此,睿信1号、武当1期因为净值公布日期前后差异的原因,仅在单月就落后了公司兄弟产品约4个百分点,继而影响到近一年的统计结果。

  买不到“私募1期”,怎么办?

  投资者在决策时,往往关注私募旗下成立最早的基金,通过“XX1期”的长期业绩来考察该私募公司的投资能力。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私募基金公司,由于产品名额满、基金封闭等原因,投资者很难买到“XX1期”或者成立较早的老产品;而投资者实际购买的新产品则可能会和原来参照基金出现一些偏差。优秀公司的首只产品就几乎都已经封闭申购或者追加申购。

  因此,对于苦于买不到“私募1期”的投资者我们有如下建议。

  首先,投资者应考察基金公司各产品以往业绩的差异,对于差异较小、明确采取复制策略的私募,投资者购买新产品并无大碍。其次,对于有不同策略基金的私募公司,投资者要根据自身风格选择基金,而不是根据某段时间某种策略基金涨势较好来作为选择标准。

  再次,对于设有多基金经理的私募公司来说,可以关注其他可能成为后起之秀基金经理的产品,由于其管理规模小、操作灵活,有时业绩甚至反超以往老产品,例如凯石旗下许友胜管理的国投凯益、睿信旗下王丹枫和李振宁管理的睿信成长1期以及新价值旗下的多只产品。除此之外,还可以关注一些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私募,这些私募公司的首只产品不仅买得到,而且处于高成长期,其中能保持良好业绩的今后很可能发展成为知名私募公司,当然这种投资风格蕴含一定风险,适合激进的投资者。

  最后,对于不同产品业绩差异过大,却没有明确原因的私募公司,投资者在选择其新产品时则需要多加谨慎。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