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争议政策放松预期 做多底气不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00:55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朱景锋

  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两大物价数据,基金公司普遍认为,8月份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仍然偏高,通胀数据仍将保持缓慢回落势头,短期内还看不到政策放松的迹象。对于股市走向,一些基金认为短期市场缺乏向上的催化剂,将继续维持震荡偏弱的格局。

  8月数据符合预期

  上投摩根表示,通胀将稳步回落,“8月CPI同比上升6.2%,PPI同比上升7.3%,两个价格指数较7月的增速均有所放缓,符合我们认为7月后通胀继续缓慢回落的预期”。

  大成基金则认为,随着油价、原材料价格及国内食品价格的回落,下半年CPI和PPI双双回落将是大概率事件。

  汇丰晋信分析,CPI数据虽较前一月有所回落,但仍落在市场预期的上限,且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减小的影响。四季度CPI逐步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下降幅度未必很大,整体水平中枢较高,中期通胀压力仍未完全解除。

  中欧基金表示,8月份CPI涨幅回落符合市场预期,但6.2%的水平仍略高于此前市场的预测值。通胀回落的程度也并没有此前市场预期的乐观,预计货币政策短期不会出现放松。四季度起,受翘尾因素影响,CPI同比增速将逐渐回落,而欧债危机等因素致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调,也可能减轻我国的输入型通胀,进一步减缓通胀压力。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8月CPI回落基本符合预期。从经济周期角度上来看,近12年3个CPI上升周期延续的时间一般为23到28个月,按照此规律,本次CPI上升预计进入尾声。同时,海外价格传导也已进入尾声,通胀趋缓的态势已相对确定。但即使CPI在7月见顶,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体中的通胀压力就消退,更多只是意味着日益严重的通胀势头被遏制住了。中国经济实际上已步入适度通胀、适度增长的运行期,防通胀存在长期化趋势。

  政策何时放松存分歧

  在物价稳步回落的预期之下,各大基金关注的焦点转向了政策何时会放松,对此各基金公司显然存在较大分歧。一些基金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放松是大势所趋,但部分基金对政策放松持谨慎态度。

  上投摩根认为,当前投资的关注点落在国内的紧缩环境何时松动。鉴于央行刚刚扩大了准备金定义的范围,仅这一措施就将在明年3月前回收资金约9000亿元,预计央行短期内不会转向放松政策,但不排除央行在某些特定领域适当放松,如对中小企业融资。

  大成基金认为,通胀的回落将舒缓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压力。短期内政策将继续处于观察期,不会更紧但也不会明显放松。鉴于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提升,欧债危机陷入僵局,加之年内经济呈回落趋势,中长期内宏观经济政策放松将是大势所趋。

  汇丰晋信认为由于通胀显示出常态特征,意味着期待中的明确货币政策放松信号难以成立。管理层主要担心的问题是一旦释放积极政策信号,通胀局面将再度无法收拾。

  交银施罗德认为,仅就下半年而言,鉴于目前通胀仍在高位、经济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稳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财政政策”的政策组合与经济运行的实际是一致的。

  股市仍将震荡

  上周股市延续调整格局。对于后市,汇丰晋信认为,在维持较高存准率的同时将保证金纳入上缴范围的政策,已经体现了调控基调不变;而近几周公开市场净投放则体现了灵活性,是调节资金周期的一种表现。短期来看,市场缺乏向上的催化剂,预计将继续维持震荡偏弱的格局。

  申万菱信同样表示悲观,该公司认为,上周五公布的CPI超出市场预期,通胀拐点未现,也打消了市场对中央政策宽松的幻想。从技术面观察,大盘已经跌破了最后一根长期上升轨道线,再加上全球经济疲软,国内通胀高企并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流动性没有本质上的改善,市场低迷的走势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A股中期难有起色,但是市场过度的恐慌往往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带来机会。建议继续密切关注海内外局势,并注意国内经济周期下行的确定性信号。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