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问责国美3-28暴跌:职业经理人被指不省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0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0日讯 (记者 段丹峰)香港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电器)于3月27日公布了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到目前为止,已过了近两周时间,但国美股价一直没有走出3-28暴跌的阴影。

  28日,国美电器股价大跌21.15%,报1.64港元,成为当天香港联交所交易最为活跃的两只股票之一。国美电器最近一个交易日(5日)1.590港元收盘,降幅达2.454%,并未超过28日收盘价。业内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源于企业成本控制不力、职业经理人不省钱,但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线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何阳青时,他没有就此表态。

  国美电器201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5%

  国美27日公布了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期内,国美上市公司部分销售收入总计达到人民币598.21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7.5%,综合毛利润从人民币93.60亿元增至108.59亿元,年同比增长16.0%。

  据了解,2011年,国美上市公司部分新开门店282间,关闭门店29间,净增门店253间,总门店数由2010年年底的826间增加至1079间,覆盖中国235个大中城市。截止报告期末,国美上市公司部分累计推出40间“新活馆”,并完成661间现有门店的“新模式店”改造工程。

  国美年报显示,其综合毛利率第一次出现下降,国美方面给出的解释是,2011年年投入电子商务,投资额较大,拉低了整体综合毛利率。在电器连锁巨头国美电器27日交出一份让此前看好其增长前景的投行大跌眼镜的2011年年报后,28日,美银美林等投行纷纷抛出降低评级报告。盘后,国美电器股价大跌21.15%,报1.64港元,成为当天香港联交所交易最为活跃的两只股票之一。此后至今,国美电器股票就一直低迷不振。

  去年净利降6.2% 至18亿

  2011年是国美执行新五年战略规划的第二年。年报数据显示,国美电器去年净利润按年减少6.2%,至18.4亿元,每股盈利10.9分,不派末期息。

  国美去年11月引入新的企业资源规划信息系统(ERP),令公司去年全年同店增长仅3.1%,第四季更倒退5.9%,国美电器首席财务官方巍指出,新系统会有9个月的磨合期。

  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表示,今年资本开支约为10亿至12亿元,主要用于开设新店及优化店铺,3亿至4亿元则用于电子商务。国美去年净增门店253间,去年底总门店数目达1079间。

  王俊洲指,今年净开店数目与去年相若,约250至260间,其中一半以上位于二三线城市。随着门店扩张及发展电子商务,国美期内营销费用按年增35%,至69亿元,占收入11.54%,较2010年同期上升1.49个百分点。

  营销费用同比增长35%

  对于年报下跌的情势,国美方面给出的解释是,2011年年投入电子商务,投资额较大,拉低了整体综合毛利率。但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国美电器销售成本由2010年的499.91亿增加到522.64亿元,增长幅度约为16%;另外,营销费用由2010年的51亿元增加到69亿元,增长幅度约为35%。营销费用的增加已经远远超过2011年国美总营收17.5%的增长,所以国美销售收入下滑很大程度上是营销费用增长过快。

  有数据显示,国美门店总数达到了1079家,截至去年底国美电器的资本性开支共约8.61亿元,同比增长55.14%,主要原因就是去年新开门店、改造门店及ERP项目购置硬件设备。

  相比于国美门店的扩张战略,苏宁则选择了多种方式调整做改革,包括在一线城市的店面调整,增加货品品类,业内人士称苏宁正在“去电器化”。此外渠道深入二、三、甚至四线城市,这些城市毛利率增长也不容小觑。

  国美利润不到苏宁四成

  既国美发布年报之后的3月30日晚7点,苏宁电器随即发布2011年度报告。苏宁电器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8.89亿元,同比增长24.35%,同时实现净利润48.21亿元,同比增长20.16%。这一系列的数据与国美相比均处于绝对领先,营业收入是国美的1.56倍。

  “美苏”争霸局面已经维持多年,国美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副经理卢江卢江表示,虽然国美上市公司部分总营收低于苏宁电器,但如果加上非上市公司部分,则“两家差不多”。卢江称,非上市门店业绩基本与上市门店持平,因此按照增长比率粗算,国美集团总营收应该在955亿元左右。

  截至报告期末,国美上市公司去年开设新门店282家,关闭低效门店29家,门店总数达到1079家。加上非上市门店及大中电器门店,国美集团运营的门店数量合计达到1737家。苏宁的门店总数与之相当,为1724家。

  职业经理人不省钱

  业界表示,国美2011年度净利润下跌,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控制不力”。国美2011年营业收入仅增长17.50%,但是,其营销费用却同比上涨35%,从2010年的51.14亿元增至2011年的69.04亿元。营销费用涨幅是其营业收入涨幅的一倍。国美如果能够将营销费用的涨幅略作控制,其年度净利润就不可能仅18.4亿元。

  低毛利率与高营销费用,是国美在2011年度业绩下跌的重要原因。国美销售业务毛利率为12.63%,明显低于苏宁的17.96%。另外,国美2011年营销费用高达69亿元,随便节省一点的话,净利润也不至于会下跌了。

  专家:企业成本控制不力 主营业务毛利率太低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线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时,对方以不再负责此事拒绝了记者采访。随后,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线采访了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他表示,国美电器出现这么多年罕见的净利润下跌,虽然财报并没有直接说明下跌的原因,但是他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企业成本控制不力,去年大量投入的营销费用正反映了这点。国美上市公司部分销售收入总计达到人民币598.21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7.5%,但其营销费用由2010年的51亿元增加到69亿元,增长幅度约为35%,其营销费用增长幅度是销售收入的两倍左右,由此可见,国美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情况并不力。

  其二,国美电器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偏低。梁振鹏表示,从去年国美年报来看,其销售业务毛利率并不高。去年国美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2.63%,而国美最大对手苏宁电器的毛利率为17.96%。国美与苏宁相比,主营业务毛利率低了5个多百分点。另外,2011年国美电器的每平方米营业面积销售收入为18117元人民币,这比其在2010年的18621元人民币要低。

  除此之外,对于国美电器的业绩下滑情况,国美目前的职业经理人高管团队到底有没有哪个人来承担责任?至今国美都没有给出答案。国美大股东身陷囹圄,无法对国美电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进行严格的业绩考核。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