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宋鸿兵解读金本位谁受益:货币格局将大变

2011年01月21日 15:28 来源:《英才》

  嘉宾

  宋鸿兵|《货币战争》作者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张庭宾|中华元金融战略智库首席战略顾问

  文|本刊记者 李冬洁           出处|《英才》杂志2011年1月刊

  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葛朗台经常唏嘘:“只有金子是惟一可以信赖的朋友”。在目前的经济局势下,估计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过老葛的衣钵。

  世行行长佐利克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呼吁主要经济体考虑重新实行经过改良的金本位制货币体系,为汇率变动提供指引。

  事实上,关于金本位复归的探讨,不光是最近才出现的新概念。早在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在世界经济的几次反复震荡中,复归金本位也曾被推崇为一剂良药,但最终都不了了之,而此次的时机是否成熟?如果复归金本位,会对复苏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谁又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呢?

  货币格局将大变

  《英才》:随着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美元大幅贬值的预期越来越强烈,美元重要的货币价值标尺开始动摇,而最近一年来黄金价格的大幅飙升,让市场关于货币体系复归金本位的讨论越来越激烈。目前回归金本位的市场条件成熟了吗?

  宋鸿兵:货币是什么?货币就是债权的收据。以前在金本位时,我是一个金匠银行家,你把黄金存在我这里,我给你一张收据,你随时可以拿这个纸条来兑现,那个收据就是货币。后来废除金本位了,把黄金踢出去了,我换成国债和某一种银行的债务、债券。那么你再来我这兑现的时候,我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实物资产的钱,给你的只是某一个人欠我的钱,他现在欠你了,这个是货币的本质。这次美元如果第二轮、第三轮“放水”连续不断地搞下去,就会出现货币格局的重大变化。

  孙立坚:首先说这是不可能,因为金本位退出历史舞台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而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被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给替代了。金本位被替代,是因为它走投无路了。为什么当初人们要放弃金本位?经济学中有个主要的话题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就是一个国家发多少货币是和黄金储备量结合在一起,如果多发货币,那和黄金的比率就要调整了,国家之间靠货币来兑换。但问题是,大家都知道,黄金和货币之间,黄金是良币,所以在贸易的过程中,谁也不会拿黄金去结算,都知道把黄金留下当储备,把纸币给别人,这就是当初黄金退出本位体的最关键因素,劣币驱逐良币发生了。这个世界只要黄金和货币共存,劣币一定驱逐良币,把良币留在家里储备,劣币用来结算。

  张庭宾:现在并不是说黄金多么想成为金本位的问题,如果金本位回归,这是现实的博弈推进的过程,黄金只是被动的承受者。为什么会有这个推动力?就是因为纸币的滥发导致信用的丧失,各国纸币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一败俱伤。实际上,这是纸币自我的否定,无可奈何之下才选择了金本位。

  《英才》:在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回归金本位被反复提及,但到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次和以往的经济环境相比有什么特点?

  宋鸿兵:这次如果美国走这样一个量化宽松政策再这么几轮地玩下去,会再现上世纪30年代的情况,也就是现在的美元好比当年的英镑。大家现在还认为世界的一切没有发生变化,一切还会倒回到2007年之前,美元还是绝对的老大,而世界各国货币没有其他的办法,没有人能取代美元,所以我们只有维持原来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如果参照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那十年,全世界的货币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张庭宾:过去因为美元还比较强大,真正的挑战者还没有出现,但这次不一样了,这次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动摇到美元,还动摇到全球各种信用纸币的根本合法性了。纸币和黄金相比,弊端很多,他们的合法性有两个基本保障,一是纸币是有利息的,而黄金没有,现在美元已趋近零利率,其他各国利率也很低,跟黄金有什么区别?它比黄金的短板更短,长的地方也不长;第二纸币发行要有人担保,但现在不需要发国债,美联储就可以直接印钞票了,连最后的控制都没有了。

  金本位,谁受益

  《英才》:在回归金本位的问题上,有观点认为这会带来经济的通缩,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庭宾:这样说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假定了一个前提,就是黄金和纸币之间是一个固定的汇率关系,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加了,比黄金的存量增长要快,就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问题,比如单位商品的价格下降,但改良版的金本位不是固定汇率制的金本位。我的观点是,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条件不一定搞一个固定的纸币和黄金的比率的金本位,可以是浮动的,比如美元滥发那就美元贬值,黄金价格上涨,但价值标尺是黄金。

  《英才》: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是,如果实行金本位,那么现有的黄金储备量如何来满足如今已经翻番的经济体量的需求?

  张庭宾:这和黄金储量没有关系,如果纸币太多,黄金就涨价,这不会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由此引发的通货紧缩有时也是一种概念,通货紧缩对大众有什么坏处?现在金融的理论全都是利于发行者的,基于纸币发行背后的特权者的利益所设定的,他们有意丑化恶化诋毁黄金,有意诋毁通货紧缩。

  《英才》:如果回归金本位,从目前的局势看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张庭宾:表面上看中国会吃亏,美国官方黄金储量是8100吨,中国是1054吨,但民间有5000到6000吨的黄金。如果从持有黄金的现状来看,其实复归金本位对于美国是最不利的,美国金融系统的泡沫有500万亿的规模,复归以后这些泡沫都得破掉,体系就崩溃了。中国短期来看是吃小亏,但回归后就占了大便宜,因为中国是贸易生产国,如果以黄金结算,那未来就占了大便宜。

  《英才》:长远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宋鸿兵: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到2012年,可能全世界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货值总量会超过2万亿美元,将会成为世界三大贸易结算之一,这仅仅是中国一家的行动。如果再加上俄罗斯、巴西、日本、韩国等亚洲区的国家,还有一些其他的欧元区的国家都这样,那就会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美元谁还要?现在惟一可能用美元结算的就是石油,但你怎么知道,那个时候海湾的国家不会跟其他的国家达成货币互换?那个时候美元就架空了。

  那个时候全世界2/3流通的美元在海外,这些美元会像海啸一样,铺天盖地的涌回美国去购买资产、商品。那就是一场超级的恶性通胀。那个时候美国面临的就是必须要用非正常的军事手段来打破这个进程,那就是战争。只有打得全世界整个体系一片大乱,才能够使这个过程迟缓下来。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再也不会看到2007年以前的,全球货币的那种可以说大家都相安无事,基本稳定的态势,那个格局已经被这个危机彻底颠覆了。

  孙立坚:现在就是要联合世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要求美国不能采取这样一个和其他非货币锚国家一样的政策来刺激经济。货币锚国家如果要刺激经济,我们来帮助你创造就业,世界成立一个采购团,大家拿美元的资产去买你国家的商品,给你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增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