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居民收入增长政府减税是关键

2011年01月20日 15:19 来源:法制晚报

  居民收入增长不是政府发钱

  昨日本报报道,根据市人大代表建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草案将做出50多处修改。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的表述中增加了“扣除价格因素”的限定。这条消息,成为今日媒体的热点话题。很多人都理解为,这就是要涨工资了。

  工资当然会涨,但肯定不是政府给涨,而是企业给涨,老板给涨。加上“扣除价格因素”,这就引发了一个话题:这8%到底靠谁去实现?靠物价部门还是靠统计局?抑或靠老板们仗义疏财?

  某些行业,工资是长期不动的,甚至以低工资为生存基础。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它们不仅难以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也不会给员工年终奖或加班费,甚至连起码的医疗、劳动保险都不愿意上。

  老板耍赖皮是一个因素,更多的则是中小企业税费较多、门槛高、负担沉重。要让员工的收入增加,给企业减负就是一个课题。这可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比如网店怎么管理、住宅是不是能注册公司,一些税费是否能给小企业减免,诸如此类,是要靠政府的政策去实现的。

  说白了,社会财富就那么多,要让居民多拿点,政府可能就得让出一点,这个思想准备要有。另外一条,就是要好好管管垄断企业。春节临近,媒体报道的消息,盈利上千亿的中石油,又琢磨着天然气涨价。这不好,工资涨一点,天然气再涨一点,水电再涨一点,汽油再涨一点,本来增长8%容易实现,结果都让垄断企业拿去蚕食了。

  其实长期以来,各个阶层的人,对能源价格的上涨都感到压力,尤其是普通群众,有切肤之痛。按住它们不涨价,居民收入相对就多了。当然,这不是北京市自己说了算的,但至少,要对这类价格上涨持慎重的态度,能予以遏制,就予以遏制。

  还有就是要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先不说年终奖的事,这日常无限制的加班,就是压在很多人头上沉重的大山。一些企业把无偿加班视为理所当然,政府对它们缺少监督和惩罚措施。小企业生存艰难也就罢了,一些日进斗金的上市公司也这么干,就太不地道了。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劳动保障部门抓住个反面典型好好处理一下,让老板们把加班费按规定付给大家,年均收入增长8%的目标实际上很容易达到。

  这次北京市开两会,“十二五”规划中,居民收入增长最受百姓关心,实际上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关键是,不要把它理解为政府发钱,而要理解成政府让出部分利益来,并督促企业把这部分利益分给员工。把这个关系理顺,社会各个环节才都能体会出好来,北京市的整体经济环境也能改善和活跃起来,GDP不会低,百姓的钱袋子也会鼓一些。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