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5日 14:31 来源:广西日报
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庞 娟
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由于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结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入手。近年来,广西的投资结构不断调整,投资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但是,投资结构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投资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偏低等等。可以这样说,广西的投资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属粗放型,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调控政策、环保要求的制约。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既是推动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也是增强广西经济长远发展后劲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政策对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的导向作用非常大。
针对优化投资结构,尽快制定高端、高质、高效、低碳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明确任务目标和对策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并将优化投资结构工作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纳入到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促进投资结构调整的考核导向,强化激励约束,增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调整优化政府财政投资结构,通过政府财政投资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有利于促进投资结构调整优化的领域。一方面,发挥财政性资金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以贴息、补助、杠杆基金等方式,引导带动民间投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政府财政投资资金使用方式。设立重点发展领域的专项引导资金,引导示范带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培植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三、拓宽融资渠道。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需要相应的资金保障。进一步规范、完善鼓励和激活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项目投资信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于高层次发展,突出抓好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大项目和外资项目,突出大项目的推进和储备工作。在发挥金融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创新金融手段,积极探索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在这方面,可考虑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为重点,使资本能集聚到相应的投资领域。
四、找准投资的结合点。
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优化投资结构,应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一是扩大投资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相结合。广西“十二五”的投资重点,应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生物工程、先进制造业、医药、电子工业、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和增长速度,集中力量扶持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项目建设,同时,注重利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通过科技专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支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通信等对未来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努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和消费热点,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
二是扩大投资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把能源产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继续严格控制新上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项目,抑制部分行业无序建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对主导产业的投资重点确定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因素,力求避免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的投资。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加快推进重点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能源、污染严重的工艺、产品和设备。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促进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用地向重大项目集中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系数和投资强度。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及经济开发密度、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合理定位,开展合理的投资活动。
三是扩大投资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相结合。在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努力培育教育、文化、信息、旅游和服务等行业的消费、积极培育和发掘社区服务、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和卫生保障等新的消费点,同时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逐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四是扩大投资与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和支撑能力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仅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而且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