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5日 16:28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温天纳
笔者从事投资银行工作,对市场融资数据的变化特别敏感。香港证券融资市场在过去两年有非常亮丽的表现,新股融资频繁,港股市值同比更增长超过两成至2.7万亿美元。随着内地证券市场企业融资量的大幅增长,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在数年后大有可能接近伦敦。
去年友邦保险(AIA)选择来港上市,巴西企业发行香港预托证券HDR,日本企业也即将在今年登陆香港。不过,笔者观察了不少近期的数据,除了新股上市方面,香港金融市场在整体国际化和多元化方面,确实是比不上伦敦、纽约及新加坡,更有被其他亚太区市场超越的可能。
新加坡交易所近年来力争上游,近期除了成功吸引香港上市公司和记黄埔分拆码头业务到当地上市外,又宣布3月起取消午休,将交易时间延长至8小时,日前还宣布今年8月推出全球最快交易系统SGX Reach,令香港交易所无论在交易时间与系统两方面都被抛离。
面对新加坡交易所近日的连串动作,笔者观察到香港交易所也不是原地踏步,今年底香港交易所的系统将升级至AMS/3.8,每秒的买卖盘处理量提升10倍至3万宗,交易速度缩减至9毫秒,拉近与新加坡的差距。不过,对比起新加坡交易所的SGX Reach每秒可处理100万个交易盘,香港交易所每秒3万宗的AMS/3.8依然大幅落后。尽管香港交易所会将AMS/3.8再扩容,将每秒的买卖盘处理量再进一步升至15万宗,距离仍然存在。
港、新两地大幅扩容,市场增长真的有这么厉害吗?笔者评估,目前在香港交易所最繁忙的交易日,现行每秒3000宗的处理量,其实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处理相关的交易量。
新加坡交易所的SGX Reach系统,交易速度高达90微秒,较目前全球最快的伦敦交易所系统(126微秒)还快,更是香港交易所提升系统速度至9毫秒后的100倍,SGX Reach每秒可处理100万个交易盘,也大幅抛离AMS/3.8的处理量。既然香港交易所的系统容量尚未用尽,存在大空间,按理不用加快提升系统。而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投比香港市场更少。新加坡交易所之所以提升系统至这么惊人的容量,笔者认为背后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高频交易,增加未来交易征费收入。
高频交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极高速地完成交易。由开仓到平仓,整个交易时间只需3至5毫秒,速度相当惊人,高频交易商藉此赚取股票买卖价中极微小的差价。以AMS/3.8的交易速度约9毫秒,还未能真正吸引到高频交易,相反,新加坡交易所就可以做到。
高频交易正逐渐成为不少国际市场的主要交易来源,增加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相关参与机构更容易从中获利。笔者参考过数据,美股中有七成的成交来自高频交易,可见其所带来的利润确实不容小看。不过,高频交易有可能因为机器故障或人为疏忽,导致股市剧烈波动,大有可能引发另一轮金融危机。因此,在扩容的背后,市场监管必须进一步加强。 (作者系招商证券香港投行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