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潘颖 1月26日,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经济学家张曙光在天则2010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报告会上表示,预计2011年经济增速会在9.5%以上,但考虑到经济增长潜力下降和宏观经济再平衡的需要,2011年经济增长不宜超过9%。
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已经开始下降,而短期内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超过潜在增长率,这会导致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而如果经济增速超过9.5%,可能助长通胀形势进一步加剧。
他表示,当前物价上涨既有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需求拉动因素,也有工资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而如果经济增速过快,这些因素的作用还会加强,2011年通胀压力还会加大。
“12月CPI的回落只是强制干预的结果,反弹是必然的。这样,今年一、二季度的通胀率有可能达到5%左右,个别月份可能突破6%,即使三、四季度有所回落,全年恐怕也不低于4%。”他说。
张曙光还强调,把食品价格上涨归结为自然因素的作用会遮盖部分真相。农业的比较收益和粮食价格偏低是显然的事实,而为了保证粮食和蔬菜的供应,平抑市场物价,中央政府曾下令各个地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减少道路运输关卡收费,这说明问题不完全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的问题或许更大,而流通问题是体制问题,这也提醒治理宏观经济要从体制入手。
与张曙光较为相似的是,上周末,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在一经济论坛上质疑,9.5%—10%的高增速恐怕不能支撑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既然如此,应当考虑牺牲1—1.5%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帮助实现发展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