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告别低用工成本时代

2011年02月28日 08:27 来源:南方日报

  与其说是老板不想加工资,不如说是老板没有足够的钱加工资。众所周知,中国许多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些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本就有限,让它们涨工资等于剥夺了它们的竞争力。

  佛山市近日举行新春第一场招聘会,参加企业近百家,但求职者寥寥。不少制造企业更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车站蹲点、派单,但收效甚微,有企业甚至把招人的“回扣标准”由200元每人升到1000元每人,但依然无法满足用工需求。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称今年佛山用工缺口近8万人,但业内人士指出实际用工缺口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看经济发展主要看两件事,即财富的创造和财富的分配。从财富的创造来看,中国干得很不错,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能够达到10%。但从财富的分配来看,中国在这方面是做得不够的。据多方面研究,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很多人结合上述事实分析出现用工荒的原因,称原因在于财富分配不合理,说老板剥削工人,老板富得流油,工人工资太低。

  这不,发生在高明的一则新闻似乎佐证了这一观点。高明区更合镇白石工业区耀银山铝业有限公司的厂规上明确写道:早退5分钟扣罚10元,半小时扣罚20元,半天40元,一天80元;上班时间睡觉扣罚50元,严重者扣罚100元;非工作需要闲聊者扣罚20元;人走不熄灯、卫生打扫不干净等每次扣罚20元……诸如此类的惩罚性条款约有150余项。有工人称他一个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一般都会被扣300多元,有时被扣500多元。

  然而,笔者认为,老板与工人之间是互利互惠,而非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自由的。没有人强迫工人非得去某间工厂上班,工人在某间工厂工作得不开心,也完全可以用脚投票,选择离开。

  在这种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中,工资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可以说是合理的。正因为如此,即便高明这间公司的厂规看似十分变态,但工人并没有完全走掉,依然有这么多人在那里上班,说明其拥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所以,与其说是老板不想加工资,不如说是老板没有足够的钱加工资。众所周知,中国许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现代制造业的价值链是一条两头高中间低的弧线,两头中上面一头是研发、材料采购、设计,下面一头是品牌营销、渠道管理、综合物流、金融。这两头的附加值都很高。中间的一块,像加工、组装、制造则附加值比较低。也就是说,这些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本就有限,它的利润本来就是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让它们涨工资,等于剥夺了它的竞争力和命根子。

  当前,企业老板面临着两难困境:加工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在国际市场就没有竞争力;不加工资,招不到工人,接了订单也没法出货。

  诚如很多人所言,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加快转型升级是惟一的道路,要依靠技术而非低劳动力成本来发展。可是,转型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健全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否则,企业就没有转型升级的资本,即便有了创新的资本,它的创新成果也可能毁于漏洞百出的知识产权制度。

  拿什么告别低用工成本时代?在青黄不接之时,企业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善待工人,涨一点工资,多一点温情,让其他企业的工人奔善者去。而政府要做的有很多,一方面要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便利的融资条件,另一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