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28日 14:58 来源:《环球财经》杂志
中美关系稳定,美元就能基本稳定,中美关系吃紧,美元一定暴跌。人民币走强,美元就“不敢”单方面走弱。而一旦经济数据好转,美联储很可能“突然“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如果是这样,美元有可能在2011年5~6月份出现显著走强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汪钰
美国债务危机:太大了反而未必能发生
2010年圣诞节前,华尔街著名分析师迈瑞迪斯·惠特尼关于2011年美国将有100个城市“破产”的预言,引发了人们对美元后市的讨论。人们担心,一旦大批地方政府入不敷出,美国的地方债市场将殃及美国面向全球的国债市场,美国国债利率会急升,导致美国政府筹资成本大幅上升,可能把美国政府拖入债务危机。一旦这种情形发生,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美元暴跌。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目前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就至少持有2.5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国债,还可能有相同数量的美元资产。如果中国率先向美国政府追讨债务而其他国家纷纷跟进的话,美元将暴跌20%。
在欧元区爆发债务危机的时候,市场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那就是英国、日本包括美国也会爆发类似的主权债务危机。尤其是美国,它太庞大了;更严重的风险是,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支柱,一旦爆发债务危机,全球各国拒绝购买美国国债,全球市场将拒绝美元结算,世界金融体系将立即出现大混乱——这将是一场无法挽救的危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很难想象,全球各国会允许这种玉石俱焚的惨状发生。
美国今明两年
爆发经济危机的概率并不大
与大多数人的担心相反,笔者认为,美国在2011~2012年爆发由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概率并不大。
欧元区危机之所以爆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欧元的设计者们太希望欧元走强了,从2000年开始,欧元兑美元上涨了七年半,期间欧元的“声誉”达到顶点,用欧元替代美元的憧憬一时间弥漫于整个国际市场,忽悠了很多人,也忽悠了欧洲人自己。笔者认为,“欧元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正是忘乎所以。
与欧元相反,美元是从崩溃的边缘走过来的,期间还经历了次贷危机和房地产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使得美国人先于别国正视自身经济存在的巨大金融隐患,也高度关注美国的债务问题以及美元暴跌的可能。这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是防范重大危机发生的心理“防火墙”。注意力集中了,美元大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反而降低了。
与欧元区相比,美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直至今日,美国政府的还债能力还很强,不像欧盟有些国家那样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美国国债标售市场一直很火爆,这种趋势在2011年立即逆转的可能性不大。
同时,尽管美联储疯狂印钞,但不等于忘乎所以,像很多人诅咒的那样——自己找死,上帝都救不了;美联储还不至于如此疯狂。而且美国经济自身的活力和弹性比欧洲,甚至比英国、日本都强。债务谁都有,关键是偿债能力,对美国这样的经济体来说,关键是创新。只要维持住创新经济的领先优势,美国的国债市场就能维持。
更重要的一点来自中国,来自人民币。中美关系稳定,美元就能基本稳定,中美关系吃紧,美元一定暴跌。人民币走强,美元就“不敢”单方面走弱。中国经济获得良好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与中美关系都会得到稳定。
展望2011年的中美关系,最大的变数是美国政府有可能遏制中国发展,包括引发中国周边国家出现紧张局势。但只要中国自身强大,谁都不敢轻举妄动。胡锦涛主席访美后,两国政治关系出现一定时间稳定的预期在加强。如果是这样,美元出现大麻烦的可能性也就进一步降低了。
经济数据好转,货币政策存变数
尽管强力唱空美国经济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初露一些积极因素,这也是美国国债市场近期保持强势的基本面原因。
我们知道,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一般有两大因素,一是避险需求,或曰风险偏好,即当美国之外的国家或市场发生重大风险隐患,导致市场对风险偏好进行重估之时,美国债券会被全球投资者追捧;反之,风险偏好指数上升,会使股市上涨,债市发闷,美元走弱。二是当美国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市场预测未来美国经济增长将快于其他经济体时,美国的债券收益率也会上涨,由此导致美元走强——当然,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发生在美元处于底部区域的时候。
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美国经济数据好转,而美元还处于历史底部区域。2010年11~12月,美国债券利率持续走低,圣诞节后拍卖的300亿美元国债,中标利率只有0.74%,说明买盘踊跃。同时,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数据:房屋数据、通货膨胀数据,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数据近期都出现好转迹象,其中11月份成屋销量增幅为6.5%,虽略低于预期,但仍有较大幅度上升,而且11月的成屋价格也小幅上涨,为2010年以来首见。再如去年11月申领失业金人数,已降至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也是个积极信号。
正是因为数据好转,美国一些重量级人物已经开始呼吁美联储在2011年应该调整量化宽松规模。在美联储决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之后,美国的通胀数据也有上升迹象,因此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日益强烈,美国民众很担心前门拦虎,后门进狼——经济没有怎么好转,通胀却不期而至——而且很难赶走。
目前,中国央行已经开始升息,欧洲央行近期却很难升息,日本、英国也差不多,惟一可能跟上中国央行升息步伐的西方国家央行就是美联储了。如果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好转,尤其是就业和银行贷款数据出现好转,美联储很可能“突然“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减少第二轮量化宽松规模。
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突然”这两字,是因为一旦数据好转,美联储不会拖延——美联储希望以此向世界发出美国经济基本面可靠的强烈信号。如果是这样,美元几个月后,最有可能在2011年5~6月份出现显著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