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时评:破解谣盐是一场综合测试

2011年03月18日 11: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

  3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原盐年产量远超加碘食盐需求量,企业随时可将原盐加工成加碘食盐。专家则指出,中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资源充裕,供应不成问题。即使是海盐,亦远离日本,被污染的可能性极小,而碘盐本身也不能预防辐射。这些权威信息,足以粉碎“食盐荒”、“碘盐可防辐射”、“海盐将受污染”等谣言。

  其实,面对日本核电站机组“氢气爆炸”和“核燃料棒熔化”,大部分民众都不清楚这些术语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灾情罕见、事关重大的情况下,一丁点流言都会激起人们的心理波动,这不过是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如何破解这种情况下滋生的不实传言,成为考验政府部门、媒体、专家和公众等各方面的一场综合测试。

  为此,中盐总公司开通了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发布有关食盐供应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回复网上疑问,为4亿多网民送去了“镇静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手机群发短信,让百姓吃上了“定心丸”。新媒体在辟谣止谣方面的本领令人刮目相看。

  盐业总公司、工信部、专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权威信息辟谣,履行了社会责任。而许多民众在获悉相关权威信息后,不信谣、不传谣,其表现也可谓理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然天地不施仁惠于世人,但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在天灾面前保持独有的理性,惨痛的灾难就将成为完善社会运行机制的历练,社会面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和理性水准在灾难后必将变得更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