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蔡眆: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

2011年03月21日 17:06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在近日举办的《透视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之“中国制造升级之路”上,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眆研究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属于低生育率国家,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因此“十二五”是至为关键的时期。

  他认为,从“未富先老” 出发,中国必须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轨道,同时与发展阶段适应,与原有模式衔接,发挥其潜力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不过蔡眆也指出,中国地域辽阔且差异大,可以形成国内版雁阵模型,故即沿海地区的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仍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比较优势。此外,中国服务业不发达,主要在于低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故产业结构升级中,要分化出新型服务业态。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也指出,中国企业不能够再像过去那样依靠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和压低劳动力价格的方式来维持产业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要创新,形成新的产业成本的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张文魁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二五"规划中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会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生活的重中之重,也会是政策的着力点。如果能够实现,到"十二五"末,我们国家的一些结构失衡问题将得到逐步缓解。

  从全国范围来看,张文魁的观点是,东部地区由于各方面成本的上升,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GDP增速可适当放缓;而中西部多数省份都在卯足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GDP的增长。但他提醒,发展同时应把如何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将是未来工作重点,不要片面地追求速度。

  至于中国企业面临的用工荒问题,企业要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技术创新;以机器替代劳动力,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人力成本价值,让每一个人劳动技能更高、工作技巧更强、更有知识、更有技能,也更健康。

  对于中国产业升级,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认为,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仅靠政府规划出一个新兴产业,然后企业照着去发展就可以了,这样是行不通的。只有企业自身才能使得自己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表现之一就是中国的产品在价格仍然有竞争力。

  这同样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企业如何寻找到增强竞争力的新源泉,因为只有当企业能够提高效率,找到新的竞争源泉,能够使得我们的产品继续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价格的优势,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转型升级实质上就是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中,如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即寻求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

  中国制造升级之路”是《透视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的一月论坛,据《中国经营报》社总编助理李学宾介绍,《透视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每月举办一次,将邀请国内顶尖经济学家剖析国内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态势。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