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何帆: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新兴国家货币被迫升值

2011年04月08日 15:26 来源:CCTV《今日观察》

  原油、黄金,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的攀升。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供应充足的流动性,此前,日本央行连续三天大举向市场注资,这也将使全球的流动性进一步的过剩。流动性的潮涌会对世界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包括我们国家又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著名财经评论员何帆、张鸿共同评论。

  小麦、玉米、国际期货价格持续走高,国际油价高位徘徊,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流动性潮涌,哪些新问题需要直面挑战?

  张鸿:整个大宗商品都在上涨的趋势之内

  (《今日观察》评论员)

  当下国际大宗商品看涨的表象很简单,比如现在去菜市场买米,我们说米有点贵,那么全世界的粮食都在涨,这就是粮价在涨,春节期间尤其涨的厉害。然后黄金的价格在中长期是一个向上的趋势,还有白银已经屡创新高,30多年来不断的再创新高。此外原油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除了投资的需求,还有避险的需求,就国际稍微有一点动荡,油价就会涨,而且这一次的日本地震又带来一个新的原油上涨的理由,现在的海啸把核电带来的次生灾害变成了一个对传统能源的新的需求,能源又借机开始上涨,所以整个的大宗商品都在上涨的趋势之内。

  何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处在一个动荡期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这些大宗商品的波动表面上有很多理由,有人说:“这是因为日本的地震”,有人说:“这是因为北非政局的动荡”,甚至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因为中国要买东西,所以这些价格上涨。”其实背后的原因是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上,国际游资是扎堆的。国际金融里有一个术语叫“超调”,就是他调整的实际上比基本面要调得要多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大的炒作成分和投机成分。所以很多企业家在这段时间要睁大眼睛,不要把这个波动看成是趋势,因为在现在为止,整个国际金融的市场都是处在一个动荡期,树欲静而风不止。

  张鸿:发达国家惹祸影响新兴经济体

  (《今日观察》评论员)

  2007年底到2008年初的时候,发生的也是现在的这个情况,就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走弱,然后有极度宽松的一些货币政策,然后大宗商品涨价,当时的石油炒到了每桶147美元,紧接着金融危机来了。再往前看,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也是伴随着经济的衰退,所以现在很多经济学家说,这一次大宗商品上涨,其实又是一个警惕。

  那么这一次和上一次的雷同在哪?就是发达国家惹的祸。因为新兴经济体的这一块,比如巴西、俄罗斯、印度等等,它可能是整个全球发展的一个洼地,就像泄洪一样,它的流动性就像水一样,来的多就把石油价格给漂起来了,把粮食价格给漂起来了,然后水就蔓延到新兴经济体,到发展中国家来,在这些国家泄洪,然后发达国家相对安全。所以现在“金砖四国”都面临着比较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就是被他们传染的。

  何帆:新兴国家货币被迫升值是全球流动性泛滥带来的结果

  (《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果说美国金融危机是一场地震,那么现在的全球性泛滥就是海啸,它是一个次生灾害。它现在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变得更加的困难。真正洪水的源头是在发达国家,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现在基本上都是零利率,但是这些钱没有在他们国家留下来,现在美国人不敢买美国国债,已经有一个非常大的基金已经在他的资产组合里把美国国债全部清空了。欧洲的投资者也不敢买欧洲的债券,因为现在还不知道葡萄牙、西班牙会不会出问题。日本的投资者也不敢去买日本国债,因为日本现在的债务余额占GDP比例已经超过200%了,那这些钱就全部到新兴市场,到大宗商品市场。

  原来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曾经说过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是你们的问题。”现在全球流动性是,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把它放出来的,但是流入到的是新兴市场,新兴市场遇到的问题是一个通货膨胀,那么很多新兴国家通货膨胀已经达到5%,印度2010年的时候一直是超过8.5%的。另外,全球新兴市场的股票暴涨,当然中国是个例外。还有一个就是资本“热钱”流入。2010年,这个资本流入到东亚国家,除了日本之外的新兴的东亚国家,他的规模已经差不多达到了东亚金融危机之前,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就是已经到达警戒线了。还有很多新兴国家货币被迫升值,2009年到2010年,巴西的货币升值了38%,印尼的货币升值了26%,韩国的货币升值了24%,这其实都是因为全球泛滥,全球流动性泛滥最后带来的结果。

  巴曙松:日本有可能成为推动全球流动性继续宽松的一个新力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欧盟央行对于物价迅速上涨非常关注,现在市场预期,可能在下半年,就会开始进入加息。美国的美联储最近连续的上调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市场通常会预计,第二次量化宽松在6月份结束之后,很可能就不会再有第三次的进一步大规模的货币投放量化宽松政策。最近新增的一个量化宽松的因素,实际是日本在地震之后,日本央行因为采用其他的政策刺激工具,已经空间不大,利率已经是零利率了,所以它加大货币的投放,加大流动性的投放,它有可能成为推动全球的流动性继续维持宽松状况的一个新的力量。

  流动性过剩,全球通胀压力骤增,新形势下,我国又当如何应对?

  张鸿:防止国际“热钱”的涌入  自身要促进内需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国家面临两个压力,一个就是输入性通胀,它其实是一个底下的推动力。当大宗商品开始涨价的时候,除了卖米的小贩会跟你说“这个米会涨价”,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必需品很多都在涨价,而且都言之凿凿说我有道理,比如日化集体涨价,然后方便面的涨价,这是底下的推动力。还有一个就是上边的拉动力,这个拉动力来自“热钱”,就是当我们这个地方是洼地,很多“热钱”就进来了,进来以后就开始往上拉,这时候资产的泡沫就会出来,当然股市确实是例外,去年中国股市是全球跌幅第二。房地产的价格,国内的这些投资品的价格等到处流,这些价格它都来自于流动性,都是那些水让价格漂起来了。所以我们第一是要自己设立防火墙,防止他们的“热钱”进来;第二,我们自己内部要修内功,就是要促进内需,调我们自己的经济结构,不依赖于出口,我们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他们的辐射。

  何帆:要进一步做好资本管制的工作  同时密切关注外界情况

  (《今日观察》评论员)

  第一道防火墙就是资本管制,因为之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反对资本管制,他认为资本就应该是全球自由流动,但是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因为大规模的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它不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它是一个破坏性的因素。所以现在巴西以及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在采取各种不同的控制短期资本流动的政策。那我们国家其实有一个好处,因为我们始终是非常谨慎的,没有放开我们的资本管制,一旦我们放开资本管制,在资本账户下,这个资本可以大举的进入或者是流出,那中国的经济受到的冲击就非常的大了。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资本管制的工作,同时严密的监视外面的情况,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到“以我为主”。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问题,今年的物价稳定的任务比较严重,一个方面是我们因为国内的因素,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了。

  从国内因素来看,因为我们可能有存在一定的经济过热,所以这时候它自然会出现物价上涨的因素。另外就是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所以如果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要做到继续执行我们原来制定好的政策,就是通过主动的财政政策使得中国的经济继续增长,同时非常谨慎的用货币政策。现在央行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都是在收紧流动性。要不然国内的流动性很多,外面的钱又进来了,那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通货膨胀就真起来了。

  此外,我们还应该更多的利用国际平台,加强国际间的协调。比如今年20国集团要讨论的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监管国际资本流动,能够如何更好的管理全球流动性过剩。管理好全球流动性过剩:第一就是要对这些源头要加强控制,美国、欧洲的货币政策是带来溢出效应的,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国家从源头上要进行监控。另外,各个国家之间,像资本管制的这些政策,该采取的就要采取,还有比如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包括有一些区域的这些货币合作组织就该发挥消防队员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全球性的资本流动,需要做的工作还是非常多的。

  连平: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稳健的基调  严控“热钱”的流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今日观察》评论员)

  首先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目前稳健的基调,不宜太紧。从融资的角度来看,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其中像信贷维持在7万亿到7.5万亿,这样的一个水平比较好。同时,汇率政策应该要有灵活性和弹性。在利用外资政策方面,要避免过度对外资优惠的政策,把控好各方面的渠道,要严格的按照国家一些新近的有关政策来执行,加强资本管理,要严控“热钱”的流入。

  张鸿:调整好自身结构  扩大内需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要防止受到外界的感染,就要调整好自己的结构,然后扩大内需,根本上就是要解决民生问题,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这样整个的金融活起来,自己的经济活起来,我们的自身免疫力就会增强,然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何帆:继续更严格的执行资本监管政策

  (《今日观察》评论员)

  小的方面,我们已经做得很好。比如加强资本监管,我们都不需要采取新的更严厉的措施,我们只要把原来的监管政策能够更严格的执行,效果就会非常不错。但从大的方向来说,我们的风险还是很大,因为随着全球性流动危机,现在带来各个国家政策分歧越来越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