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08日 15:26 来源:《能源》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造成世界石油市场巨幅波动,世界石油心脏出现“心律紊乱”,会否再一次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危机?
文|管清友 李君臣
北非中东地区的政局动荡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场剧变中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是突尼斯,并迅速波及北非和中东地区13个国家。随后,联合国出面干预,一些大国开始介入。3月19日,美英法等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使得该地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目前,该地区动荡局势尚不明朗,世界经济和石油市场面临考验。
石油心脏“心率紊乱”
在突尼斯内乱之后,埃及、约旦、也门、阿尔及利亚、伊朗、阿曼和利比亚等13个国家先后发生反政府抗议活动。2月11日执政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2月15日,利比亚爆发动乱,在利比亚作业的意大利埃尼公司、西班牙的雷普索尔公司和德国的巴斯夫公司纷纷宣布停产;另外,炼油厂和石油码头的关闭使石油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
广义上的中东地区包括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共18个国家,也称大中东地区。该地区是世界上最棘手、最不稳定和最危险的地区,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中东地区地处亚欧非三洲的结合部,周围环绕着地中海、里海、黑海、阿拉伯海和红海,素有“五海三洲之地”。这些海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沟通,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极大地方便了东西方之间的运输,是世界重要的航道。中东地区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来就成为东西方的交流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一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不到8%,但却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009年,中东地区石油探明储量为8157亿桶,超过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0%;石油产量为2864.8万桶/天,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5%左右。在世界经济严重依赖石油的工业化社会背景下,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必争的利益所在。第三次石油危机中,美国总统布什直言不讳:海湾石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石油,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各种力量博弈的焦点,加剧了该地区形势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极容易引起相互之间的争端。
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也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和平。另外,阿拉伯民族内部、阿拉伯与伊朗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是造成中东地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中东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开放程度较低。目前仍有6个国家为君主制国家;即使实现民主制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强人统治,民主制名存实亡。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该地区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政府腐败等问题,石油资源的利益并没有惠及全民众,而政治改良又严重滞后。在西方民主思想不断输入的情况下,民众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不满和专制政府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很容易酿成社会问题。
在这次13个动乱国家中,也门是阿拉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超过4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经济学人》杂志编制的中东社会“动乱指数”中,该指数得分越高社会越不稳定,也门得分高达86.9,利比亚高达71,埃及则为67.6。
史上三次石油危机
由于石油不是一种普通商品,而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和战略物资,其价格又往往受政治乃至军事因素的制约。根据“油气地缘政治”(oil-gas geopolitics)学说理论,从地缘政治学的观点来看待石油与天然气问题,即由油气储量、产销、消费的地理分布和地理相关的因素引起的,涉及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关系战略问题。
历史上曾经爆发过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73年,OPEC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对抗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使原油价格猛涨2倍多,从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78年,两伊战争使当时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石油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石油价格从15美元/桶上涨至39美元/桶,造成了经济滞涨。
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90年,美国为了维护其中东石油利益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导致伊拉克石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上涨近2倍至40美元/桶以上。由于国际能源署(IEA)采取了充分的应急预案,以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也迅速增产以稳定市场,国际油价很快随之下降。
三次石油危机都伴随着油价的剧烈上涨,但是其根本原因是石油供应短缺造成的。三次石油危机都是由石油产量的剧降促发的,第一次是阿拉伯国家的联合限产,第二次是伊朗的产量剧减,第三次则是伊拉克、科威特产量的降低。
从危机程度来看,在第三次石油危机中,由于各方积极释放石油储量,使世界石油供给很快得到恢复,平抑了高涨的油价,因此第三次石油危机的影响程度很低。由此可知,供应短缺造成了油价上涨,油价上涨只是石油危机的特征,不能以短期内油价剧烈上涨来判断石油危机的到来。
纵观石油发展史,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石油价格的几次大幅波动都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有关,地缘政治因素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次发生社会动荡的13个国家2009年的原油探明储量达655.5亿吨,占全球储量的36%,产量9.5亿吨,占全球产量比重近25%。其中伊朗、沙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四国是OPEC主要成员国,沙特是全球最大油气储量和生产国,伊朗也是全球重要的产油大国,利比亚是非洲排名在前四位的产油国。伊朗和利比亚局势紧张后,国际市场担忧情绪骤增,原油价格陡涨。
“油库”地位不动摇
国际油价对中东局势如此敏感,是因为中东作为全球原油储量和产量最集中的地区,“世界石油宝库”的名号也由此而来。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2009年中东地区拥有世界57%的石油储量和30%的石油产量。
中东、北非还是众多石油消费大国的原油进口重要来源。中东地区(狭义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占全球的35%,北非也有5%的市场份额。
中东原油输出传统目的地主要是日本、欧洲和美国,近年来对印度和中国的出口量增加明显,2009年对印度的出口量达1.1亿吨,占12.0%,超过欧洲和美国,印度成为中东原油输出的第二大目的地。对中国的出口量也超过美国,接近欧洲水平。
北非原油输出目的国(地)集中,其输出的原油80%到了美国和欧洲,2005年以来,北非对美、欧的出口量分别基本保持在20%和60%水平。2009年,北非输出到中国的原油虽然仅占其输出量的6.5%,但较2008年增加了一倍多。
近年来,美、欧对中东原油依存分化明显,美国原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程度较欧洲要明显。2009年中东和北非分别占美国原油进口的15%和5%,是美国的第三大和第五大原油来源地;而欧洲原油进口来源更为集中,中东和北非是其第二大和第三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合计占年进口总量的近30%。
而从趋势来看,欧洲地区从北非及中东进口的原油量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是从中东的进口量在下降,从2005年的1.56亿吨下降到2009年的1.05亿吨,减少了32%多;欧洲从北非的进口量略有增加。美国从北非及中东进口的原油总量基本稳定,但在2009年出现了大幅下滑。
连接心脏的通道
由于石油的产地和消费地相对比较集中,世界油气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不一致性和非均衡性,必然会在供与求、产与销之间产生联系,从而形成油气地区连接。在全球范围内,油气地区连接主要是从“石油供应心脏地带”到需求地带的流通与对接。
中东地区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三大国际水道。它们是连接与沟通“石油供应心脏地带”和美欧石油消费地带、通向里海-中亚石油“心脏地带”的油气战略通道和枢纽。
当前,全球石油贸易严重依赖于海上运输通道,主要有七条石油运输航线连接着主要石油产地和主要石油消费国,其石油运量约占世界石油总运量的60%。七条干线中,霍尔木兹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扼守着四条航线的咽喉地带。
苏伊士运河更是世界贸易的动脉与咽喉,通过运河的航运吨位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90%以上。突尼斯、埃及动乱,因市场担心埃及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或将封闭,进而导致该地区输往欧洲的原油供应被切断;即使使用油轮绕道非洲运输,但运输时间延长,并占用油轮运力,市场认为有可能推高全球运费率。受此影响,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直持续高位运行。
第四次石油危机可能性
利比亚作为非洲第一大石油资源国,石油产量位居非洲第四位,并且生产的是高品质原油,替代性较差。动乱以来,外国石油企业纷纷停产撤离,致使利比亚石油产量锐减。201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各国石油消费也在逐步恢复,从而使世界石油市场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利比亚产量的锐减加剧了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偏紧的程度,极大地刺激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是,利比亚动乱难以导致新的“石油危机”。
首先,利比亚的石油产量虽然位居非洲第四位,但只有世界石油产量的2%左右。按照损失50%计算,利比亚动乱造成的世界石油产量的损失只有1%左右,影响非常小。再加上经过三次石油危机,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纷纷建立了石油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分散进口来源、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等措施,有效规避了短期内石油产量剧烈波动产生的风险。利比亚石油产量约为165万桶/天,居非洲第四位,其中超过80%的产量用于出口,约80%的出口量出口至欧洲地区。
我们按照2009年利比亚石油主要出口结构计算,利比亚向意大利的石油出口占意大利石油消费的26.7%左右;向德国的石油出口占德国消费的7.6%左右;向法国的石油出口占法国消费的7.2%左右;向西班牙的石油出口占西班牙消费的8.0%左右。向其他地区的出口量占各国对应的石油消费比例都非常小。由此可见,利比亚动乱造成的供应中断对欧洲地区的石油供应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意大利的石油供应。但是国际能源署拥有约1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满足其成员145天的进口需求,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供应短缺风险;对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而言,利比亚动乱对其石油供应几乎没有影响。
其次,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仍然具有剩余产能。目前,OPEC剩余产能将仍处在较高水平,市场调节能力明显增强。OECD石油库存总体仍处于历史高位,美国仍维持较高库存。2月25日,沙特宣布释放剩余产能,保证欧洲的石油供给,迅速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情绪,使国际油价出现回落。目前,沙特约有500万桶/天的剩余产能,因此能够有效填补利比亚动乱导致的石油供应缺口。美国也宣布,必要时候动用石油储备以平抑油价。
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说,利比亚动乱难以从根本上动摇世界石油市场的基础。短期内造成市场的恐慌情绪从而导致国际油价的上涨也属正常现象,但这并不能预示世界石油危机的到来。相反,当石油消费国启动各种应急措施以及石油生产国释放剩余产能的时候,国际油价预计会很快恢复。
但是北非中东局势尚未尘埃落定,形势发展仍有待于观察。有观察家认为,这场剧变将继续扩散,石油危机爆发并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滞涨。但笔者认为,北非中东局势稳定更符合各方利益。美国在这次剧变中的角色与上一次石油危机不同。目前看来,很难下结论说这次剧变是美国的阴谋,甚至可以说,美国也有些措手不及。
中东各国石油储量很不均衡,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有非产油国和产油国之分。本次局势动荡波及的国家多为非产油国,而产油国依靠政府出售油气资源积累大量财富,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社会动荡,构筑起厚重的防波提(巴林、科威特、沙特纷纷宣布为国民发放补助或资助)。
社会改革方面,只要能汲取他国动乱教训,调整改革步伐,施行冲击力相对较小的变革,就能避免革命。同时在主要的产油国,几乎都有美国的军事力量部署,最不起眼的巴林是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美军在科威特也拥有重要基地,沙特在军事上更是有美国的坚定支持,美国势必将重点防范动乱扩散到主要产油国。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或扩散概率低。
然而,国际油价依然具有上行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利比亚动乱持续,市场预期继续悲观;二是利比亚动乱向中东其他国家扩散,波及到沙特等其他石油生产国,造成世界石油产量下降。第一种情况下,只要市场预期得到恢复,油价也会逐步恢复正常,不会造成石油危机。第二种情况下,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地区的石油产量下降,势必会加剧世界石油市场供给紧张的局面,极有可能酿成新的石油危机。但现在看来,中东剧变扩散至沙特、伊朗的可能性较小。
利比亚动乱向中东其他地区的扩散可能性很大,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导致石油市场动荡的原因也没有消除。
中东地区拥有超过世界60%的石油探明储量;35%的世界石油产量;40%的石油出口量,因此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虽然随着世界其他地区石油的不断发现与开采,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已不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是其“石油心脏”的地位仍在,仍是西方国家极力维持稳定的地区之一。即便此次中东局势稳定下来,该地区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这里依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的一个热点地区。
近期,一旦动乱向中东其他地区尤其是产油国诸如沙特扩散,就极易引发新的石油危机。届时,石油市场将再次出现供给严重不足的现象,冲击羸弱的世界经济。新的石油危机是全世界都不愿意看到的,国际社会介入利比亚国内的冲突,能够有效防止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维护石油市场的稳定,确保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