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重庆酉阳发GPS手机监管官员8小时外的生活,要求他们24小时开机,接受跟踪监督,购机费和通话费按相关规定由县财政统一支付。
通过GPS手机监控官员8小时以外的生活,重庆市酉阳县这一开创国内先河的举措,引起公众热议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政府投入巨大财力和精力之后,其现实效果到底如何呢?以笔者个人之见,这不过是当地政府的一种“技术崇拜症”而已,真实效果恐怕很难令人乐观。
媒体记者征得有关部门同意之后,随机抽取13位持机者进行定位,结果竟然有8个人定位失败。后来经过电信部门查实,其中有三人关机,其余人员要么是手机损坏,要么是信号问题无法接通。由此可以想见,在平时的监控中,效果也不会比记者抽查好到哪里去。
更进一步说,即使所有的手机都成功定位,也联系到了持机的官员,就一定能够发挥监督的作用吗?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官员带着定位手机去其他城市开会,入住宾馆以后接到了监督部门的电话,但远在外地的监督部门,也仅仅是知道他在什么位置,住在什么宾馆而已,至于他是在喝酒唱歌还是在开会学习,还不全凭当事官员自己一张嘴?
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政府官员8小时以外的生活进行监督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监督,应以制度建设为主,而不能完全依赖高科技,“技术崇拜症”的结果,只会让监督流于形式,耗费了财力、人力和精力,效果却无法令人乐观。
只有制度建设才是根本,才能发挥长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功能,严格落实惩戒措施,要比所谓的GPS手机定位实用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