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5日 15:01 来源:新浪博客
林伯强
我国车用柴油标准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后,7月1日,城市加油站供应的柴油必须为满足新标准的车用柴油。
从供应方面来看,新标准对炼化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提出挑战,炼油设施升级换代也将有比较大投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旗下的炼化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或者新建装置,成品油早在2010年二季度已经全部达到了国Ⅲ标准要求。现有85%以上的炼化企业已通过技术改造,其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国Ⅲ标准要求。因而整体上新标准的出台不会对供应产生太大的影响。
现在未达标准的只有部分民营小炼化企业,主要是由于资金短缺,没有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政府部门可以考虑通过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为他们提供信贷等资金支持。新标准的实施也必将会淘汰掉一些产能过于落后、与新标准相距甚远的小企业。对于产业的升级重组这也是一次机会。
从需求方面,据估计,我国柴油车在汽车保有量中的比重不足30%。比如,《中国柴油技术和柴油车发展政策研究执行报告》预计,2020年我国柴油车可占汽车总量的30%。目前的重中型载货车、大中型客车中,大多数是柴油车;轻卡(皮卡除外)及轻客(MPV、SUV除外)中柴油车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中,而家用轿车中柴油车的比例相对较小,在欧洲,轿车保有量中柴油轿车可占到30%左右,有的国家甚至超过40%,而我国轿车中柴油轿车在2006年的比重仅为0.2%,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
新标准在全国的出台将使燃油品质上升的同时,也将意味着油价上升。由于发展阶段决定,我国整体燃油需求弹性较小,油企可能存在价格上涨中受益的机会。由于柴油车集中于大中型客车、货车等,因而其对运输企业的影响将会较大,而一般百姓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事实上,今年由于汽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人们已经开始较多地选择柴油汽车,比如,节油的柴油轿车、SUV车、MPV车也开始备受用户的关注。但是,与工业需求相联系使得柴油供需相对紧张和不稳定,气候和其他原因都可以导致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去年的拉闸限电就造成柴油短缺。那么,柴油标准的提高和柴油价格的上升,或许可以使这样的局面得到一定的缓解。当然,为了减轻柴油标准提高导致柴油价格上涨对公益性等行业的影响,各地政府可考虑对一些群体(如农业生产)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车用柴油标准的进一步严格伴随着车用汽油标准的提升,无论哪种车用油的标准提高,其长远的政策寓意在于推动我国汽车业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可以对车型有进一步的选择,包括从汽油车向柴油车的选择,从柴油汽车向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选择等,也将进一步推动生物柴油、车用充电站等的发展。
分享到: |